今年以来,化销华北坚持以化工板块整体效益最大化为原则,紧贴市场需求,加强资源统筹和渠道优化,不断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和精细化营销能力,持续推动挖潜增效向全方位延伸,有效提升企业价值创造力。上半年,实现经营量超时间进度,助力企业创效增效。
持续提升市场牵引力。以市场研究与经营决策体系为抓手,强化对政策信息及市场信息的采集、分析和运用,推动商情研究、行业研究与经营运作有机融合,有效提升阶段性市场需求和产品效益测算精准度,为科学制定经营策略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发挥好市场“雷达”作用,高效反馈市场和客户需求,联合区域内12家生产企业制定实施42个针对性生产经营优化项目,引导企业科学优化装置分工和产品结构,加快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充分挖掘现有产能最大价值。
持续提升经营运作能力。科学排布产品库存,精心开展库存运作,助力企业跨月库存经营创效。聚焦芳烃、聚酯等产业链协同,深入推进上下游渠道开发与合作,与外部企业创新构建“船运+汽运”双轨运输、“合约+现货”灵活交易的复合合作模式,实现自营量同比增长21.3%,创历史新高。
持续提升精细化营销能力。统筹推进客户开发工作,及时筛选发现用量稳定、附加值高、行业发展前景好的潜力客户,逐渐优化培育核心渠道。以价值为导向,紧跟市场变化,灵活调整营销策略,合理平衡长约、重点和非合约客户预算份额,促进优质资源向高价值、高性价比客户倾斜,实现战略客户创品牌、重点客户稳渠道、非合约客户增活力。上半年,对战略客户的销量占比27.44%,同比增长2.5%。
持续培育新的效益增长极。加大新兴材料领域市场调研力度,协同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紧扣市场需求和客户痛点,加快开发高附加值新产品,有效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与下游行业龙头、隐形冠军企业深化战略合作,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增值服务和“一站式、一揽子、全过程”解决方案,推动定制化产销进程全面提速。上半年,完成定制化产品开发27个,聚丙烯医用料、高压电缆料等高附加值产品销量占比同比提高10.6%。
持续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牢固树立产业链、贸易链整体经营思维,携手化销国贸加强国际化经营战略和全球大宗产品贸易链研究,全面提升原料保障、资源获取、市场开拓和贸易能力。上半年,芳烃条线出口业务实现量效双增,甲苯、苯乙烯、间苯二甲酸等产品出口量效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当前,外部挑战显著增多,能源产业格局深度重构,新能源加速替代与市场竞争白热化并行。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石化企业要以系统思维推动拓市攻坚,践行“市场导向、客户至上”理念,既在存量市场中精耕细作,又在增量空间中创新突破,以进攻姿态拓市场、提量效,全力推动经营质量再上新台阶。
强化市场导向,深化供需联动。充分发挥市场“雷达”作用,产销联动、量价统筹推进拓市攻坚,细化客户服务,着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完善以销定产柔性机制,通过市场需求预测反推装置生产计划,根据市场变化建立完善弹性排产模型。构建以产促销价值传导网络,加快将炼化技术优势转化为定制化产品开发能力,以高价值、差异化产品创造新需求、引领新发展。
聚焦客户价值,重构服务体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推行全生命周期客户管理,完善产品定制生产、定向开发快速响应机制,满足客户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实现服务供给与客户需求演进同频共振。打造“技术+商务”复合型服务模式,针对战略客户组建产销研用一体化服务团队,将技术服务深度嵌入客户工艺流程优化全过程,增强战略客户黏性。构建客户价值评价体系,从价格、技术、合作等方面实施精细管理,推动营销资源精准投放目标客户。
深化竞合思维,构建协同生态。深耕一体协同优化,坚持整体利益最大化,创新产业链协同机制,探索新型竞合模式,一体应对市场变化、一体提升运转效能、一体推进创效攻坚,以合作培育新增长点,以竞争拓展市场新空间。
拓市增效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只有以客户为中心织密服务网络,从“卖产品”转向“创价值”,用协同思维打破管理壁垒,最大限度发挥一体化优势,才能在市场攻坚战中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今年以来,炼油销售公司充分发挥一体化、专业化优势,持续强化市场研判能力,多措并举拓市扩销创效,大力提升市场影响力和原料保障力。上半年,经营总量超计划完成,高端定制化产品销量同比增长96%,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深化产销协同机制,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受外部环境影响,全面摸排国内各区域民用液化气市场容量,协调生产企业增产民用液化气保供国内市场,4月以来,月均增产民用液化气超4万吨。发挥商情信息专业化优势,帮助生产企业做好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助力企业增效。敏锐捕捉硫黄产品市场动态,抓住市场变化趋势,携手企业推进生产优化,助力企业在差异化方面增收创效。
深化产销研用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紧抓负极材料、碳素等行业发展契机,不断巩固拓展负极专用焦、预焙阳极专用焦、针状焦等高端碳材料市场,持续提升产品价值。紧密协同生产企业,深入市场一线,开展客户调研,广泛了解终端用户对产品关键指标的差异化需求,并将信息高效反馈至生产端,为优化生产提供精准导向,助力企业利用装置检修期间对焦化工艺实施针对性改造优化,实现高端碳材料量效齐升。上半年,高端碳材料销量同比增长167%,有效助力企业增收创效。发挥东海牌沥青资源核心优势,在西南、华中、华东、华南精准布局7个改性沥青委托加工点,不仅满足不同区域对改性沥青规格、品质的差异化需求,而且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