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早的道路石油沥青标准是1954年原石油工业部制定的《石油》(SYB1811—54),1959年修订为《石油沥青》(SYB1811—59),1962年修订为《道路石油沥青》(SYB1661—62)。这是我国道路石油沥青标准的雏形。
国内最早的道路石油沥青标准是1959年制定的原石油工业部石油沥青标准sYB1811—59,之后经过六次修订或确认,对标准名称、产品牌号和指标限值等进行了调整沥青网sinoasphalt.com。随着最近十余年来国内公路建设,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建设事业的持续蓬勃发展,以及国产道路石油沥青产量与质量的大幅度提升,1994年我国制定并发布实施了高等级道路石油沥青标准GB/I.15180—94,又于2000年对其进一步修订,更名为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标准,并增加了蜡含量指标。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国情的特殊性,我国至今仍保留有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与中、轻道路石油沥青两个系列产品标准,

1道路石油沥青国家标准
1.1《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2-86
从国家层面来讲,我国最早的道路沥青国家标准是《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2-86)。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通知,由交通部及城乡建设部的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本规范总结了建国以来修筑沥青路面的经验,并对一些主要技术问题,如沥青混凝土技术标准、路面平整度指标、沥青质量要求、石料压碎值指标、粗粒式
混凝土试验方法等进行了科研及调查工作,收集及吸取了国外修筑沥青路面的先进经验,并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最后由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1.2《高等级道路石油沥青》GB/T15180-1994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随着国内公路建设、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建设事业的持续蓬勃发展,以及国产道路石油沥青产量与质量的大幅度提升,1994年我国制定并发布实施了《高等级道路石油沥青》GB/T15180-1994,该标准参考日本铺路用石油沥青标准。
1.3《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后来由交通部组编、建设部发布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是对《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2-86)的修订。
1.4《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标准》(GB/T15180-2000)
2000年进一步修订了《高等级道路石油沥青》GB/T15180-1994,并更名为《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标准》(GB/T15180-2000),增加了蜡含量指标。

1.5《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标准》(GB/T15180-2010)
2010年又一次修订为《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GB/T15180-2010,此标准为现行国家标准,适用于重交通道路建设。其对道路石油沥青的指标要求见表1。

2道路石油沥青石化行业标准
道路石油沥青是石化企业炼制原油的最终产品,石化行业是道路石油沥青的生产者,对道路石油沥青标准的制定、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道路石油沥青产品标准是1954年首发的石油标准《石油》(SYB1811-54)。经过行业调整和标准的清理整顿,历次修订变更标准代号、标准等级和修订如下:1992年以前,道路石油沥青石油或石化行业标准归口到石油工业部管理,从最早制定的《石油》(SYB1811—54),先后修订为《石油沥青》(SYB1811—59)、《道路石油沥青》(SYB1661—62)、《道路石油沥青》(SYB1661—77)、《道路石油沥青》(SYB1661—85)。1992年后道路石油沥青标准归口到石化行业管理,标准代码及编号《道路石油沥青》(SYB1661—85)变更为《道路石油沥青》(SH0522—1992)。后续又分别于2000年及2010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分别修订为《道路石油沥青》(SH0522—2000)、《道路石油沥青》(SH0522—2010)。至此,《道路石油沥青》(SH0522—2010)是石化行
业现行标准,此标准适用于中低级道路及城市道路非主干道路面的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
3道路石油沥青交通行业标准
3.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1983)
983年根据交通部的指示,交通部发布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1983)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单位等五个单位共同编写)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沥青路面施工的规范和有关施工的技术经验,并对一些主要技术问题,如沥青混凝土技术标准、路面平整度指标、沥青质量要求、石料压碎值指标、粗粒式沥青混凝土试验方法等进行了科研及调查工作,收集及吸取了国外修筑沥青路面的先进经验。
3.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
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通知,由交通部及城乡建设部的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1983)于1986年修订成国家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2-86)。这两个规范对指导我国沥青路面建设起了很大作用。七五以后我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建设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引入监理制度,沥青路面施工水平明显提高,原有规范不适应生产需要。于是十年后将以上两个规范合并修订成
交通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自1994年12月1日起实行。该规范在保证沥青路面的建设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在交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公路建设又面临新的问题和形势,另外国外一些先进的筑路机械和施工工艺引入我国公路建设,原来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已不能满足我国公路建设的需要。我国的道路工作者通过国家科技攻关等一系列科学研究及长期的工程实践,对沥青路面的各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为此,2004年经交通部组织对其进行了修订,发布实施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此规范为我国
交通行业的现行规范,提出新的道路沥青标准,引入气候分区的概念,根据高温、低温指标对道路石油沥青进行二级分区。而且不同等级的公路使用的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是不同的。对照国内外标准,综合考虑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和感温性,增加了PI值、60℃动力粘度、10℃延度三个指标,适用于A、B级道路石油的指标要求。此规范中的沥青指标要求是
我国目前为止所有关于道路石油沥青标准指标最多最严格的标准。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见表3,表中“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包括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和中、轻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在我国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中,道路石油沥青被分为A级、B级、C级,并且规定了各等级沥青应满足的技术要求及各等级沥青的适用范围。为我国石油沥青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若经建设单位同意,沥青的PI值、60℃动力粘度,10℃延度可作为选择性指标。
3.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17)
修订过程中,编写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吸收了执行上一版规范以来的经验,总结、凝练了近10年来国内外沥青路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成熟技术,并对主要技术问题开展了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工作,确保主要施工技术的可持续性、成熟性和先进性,保留了上一版规范工程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技术内容。同时规定了沥青路面施工中应遵循的准则、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及关键工序的控制原则,并与相关标准、规范的协调配套。
为了适应我国公路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经广泛征求意见,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1、统一将原标准中按照公路技术等级确定各技术标准的原则,调整为按照交通等级确定各技术标准的原则;
2、在材料技术要求中,对基质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和纤维等技术要求进行完善,提出了新的技术指标;
3、增加了低标号沥青、橡胶改性沥青、高弹改性沥青、泡沫沥青材料技术要求;
4、增加了橡胶沥青混合料类型及相应混合料设计、施工工艺及要求;
5、完善了OGFC混合料级配、设计标准和施工工艺;
6、完善了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体系,增加了旋转压实混合料设计方法和标准;
7、完善了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TB及SMA等混合料的马歇尔设计标准;
8、完善了沥青混合料使用性能验证标准;提出了添加剂等新型材料使用性能对照验证的原则和要求;
9、完善了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制、运输、压实和成型工艺要求,调整了对拌合楼类型、多车道摊铺机摊铺类型等规定;
10、增加了沥青路面最高设计温度和最低设计温度确定方法,及参考用沥青性能标准评价标准;
11、增加了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
12、完善了冷补料混合料设计和试验方法和检验标准;
13、明确了沥青路面各类下封层技术的应用条件,增加了热沥青同步碎石封层、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封层和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等新型封层形式;
14、完善了粘层应用条件,明确了防水粘结层应用条件,增加了热沥青防水粘结层和橡胶沥青防水粘结层;
15、完善了施工质量管理与工程交工验收的压实度、渗水等技术要求,增加了OGFC、ARHM等路面的验收;
16、完善了沥青混合料施工质量动态管理方法,修改了沥青路面质量过程控制和总量检验方法;
17、删除了交工验收内容。
预计到2025年底!河北高速公路将突破9000公里
“十四五”路网焕新!浙江加速高速公路提质增效
安徽省普通公路建设提前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总投资超百亿!甘肃两个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
密织现代综合交通网,迈向新时代“九州通衢”!湖北交通“十四五”成绩单出炉
桥隧比82%!九绵高速主体完工,9月下旬通车!
广州这条高速将扩宽至双向十至十二车道!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雾封层措施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基于GA10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钢桥面铺装施工工艺优化研究
长寿命沥青路面层间剪应力控制及处治工艺
环保型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在高速公路长寿命路面中的应用与性能评估
直击现场,北京首条湖城一体赛车道即将亮相北京亦庄
商河:从交通“四无县”迈向省会北部交通新枢纽
双向六改十!这个高速改扩建项目进入施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