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如茵,池水清幽,荷叶田田,鱼戏其间……曾经的工业废水外排口经过天津石化水务部多年的努力,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员工们时常打卡的休闲地。天津石化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做好外排水指标、工业废水回用率、异味治理等工作。今年以来,多项指标在集团公司排名中摘星夺旗沥青网sinoasphalt.com。
瞄准外排出水指标,攻关立项,着力追根溯源
“要保证外排出水达标,必须要源头管控,过程监控,末端可控,全过程打通工艺流程,不能有丝毫差错。”水务部水净化车间主任师王国栋在攻关课题小组会上反复强调。面对前方装置来水异常,王国栋带队成立攻关课题小组,生产技术科主要负责人和车间管理人员分别承包不同技术攻关课题。他们瞄准外排出水,确立任务目标,定期商讨措施,解决技术难题并总结运行经验。
源头管控方面,他们完善来水超标应急预案,与前方生产装置及时沟通,针对异常来水与公司联动启动应急机制,有效避免对本部门装置造成冲击。过程监控方面,要求操作人员密切监控来水温度、进水pH值等参数变化,严格按照工艺卡片内容,对指标波动开展分析、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努力做好过程指标的运行控制。
末端可控方面,先后完成气浮排查整治、高密池加药排泥优化等攻关项目,持续提升装置工业水处理能力的同时,重点围绕生化装置COD、氨氮去除能力提升,实施了高低浓度废水稀释、工艺参数范围精准控制等多项有效措施。在不添加药剂的情况下,企业外排出水COD指标较去年同期进一步降低,实现经济环保双赢。
瞄准近零补水,工业废水回用率,发力精准施策
近年来,由于生产需要,前方生产装置出现新的用水结构变化和调整,导致该部接收工业水源减少,出现产用不平衡现象。对此,他们合理利用公司多水源特点,重点分析各系统水平衡情况,及时调整结构,优化季节性运行方案,采取提升循环水质,实施雨水回收利用等措施。截至目前,工业废水回用率达到69.7%,领先国内同行业水平。
由于循环水装置带漏运行情况发生,提升循环水水质、降低新鲜水补充率难度加大。该部采取加强承包商与属地车间直接联系的措施,及时指导药剂服务商调整药剂配方、建立完善加药方案,有效提升了循环水水质。目前,该部循环水腐蚀速率、黏附速率全部达标,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5%,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升。
他们还从员工操作入手,加强循环水操作管理,及时根据循环水水质调整补水比例、加强旁滤运行操作、优化排污管理、提高查漏消漏效率等措施,有效减缓泄漏对循环水系统的影响。一系列措施的有序推进,使循环水补新水率较去年同期下降10.7%,创历史最好水平。
瞄准异味治理,关键装置,联动重拳攻坚
由于前方生产装置原油加工多样化,造成水务部接收的废水成分日趋复杂,使得废气成分也日趋复杂,为异味治理带来难度。为攻克这一难题,该部负责人亲自挂帅,成立由生产技术、安全环保、设备等专业科室组成的专项工作组,重新修订关键装置操作规程、工艺卡片、开停工方案等基础资料。
该部积极查找异味源头,建立“一源一案”,采用不同的物理、化学、生物处理办法疏导,根据异味散发部位的不同,分别落实整改措施。尤其针对污水处理装置气浮刮渣操作,造成异味溢出,他们积极探索含油含盐溶气气浮池不开盖进行刮渣操作方法,有针对性地摸索出水堰板提升比例与刮渣时间最佳匹配,形成密闭刮渣操作法,达到既能保证池内浮渣清除干净,优化出水水质,又能消除员工在刮渣过程中打开密封盖板的情况,彻底消除异味源。
此措施的固化,颠覆了污水处理刮渣必须开盖观察才能保证处理效果的传统壁垒。下一步,该部生产技术科技术人员将完成密闭刮渣科研项目,利用视频和水下操作设备的密闭刮渣操作,以实际行动打造“无异味工厂”。
预计到2025年底!河北高速公路将突破9000公里
“十四五”路网焕新!浙江加速高速公路提质增效
安徽省普通公路建设提前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总投资超百亿!甘肃两个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
密织现代综合交通网,迈向新时代“九州通衢”!湖北交通“十四五”成绩单出炉
桥隧比82%!九绵高速主体完工,9月下旬通车!
广州这条高速将扩宽至双向十至十二车道!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雾封层措施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基于GA10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钢桥面铺装施工工艺优化研究
长寿命沥青路面层间剪应力控制及处治工艺
环保型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在高速公路长寿命路面中的应用与性能评估
直击现场,北京首条湖城一体赛车道即将亮相北京亦庄
商河:从交通“四无县”迈向省会北部交通新枢纽
双向六改十!这个高速改扩建项目进入施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