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油田采油厂精准“处方”唤醒21口长停井
广3斜-28井由于地层物性差、高含水,已“沉睡” 6年,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广华采油管理区技术人员本着“不放过任何一口有效益井”的原则,综合储层条件、地层能量、井筒情况等资料仔细分析研究后,提出检泵复产建议。近日实施复产后,该井重新焕发生机,日产油1.2吨。
面对措施增产困难、产量递减较快的不利局面,该管理区聚焦老区效益稳产,将复产长停井作为挖潜手段,截至目前,共成功恢复长停井21口,累计增油900余吨沥青网sinoasphalt.com。 该区技术人员加强地质研究,针对不同潜力类型,从油藏特征、井筒井况、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梳理分类、综合研判、全面体检,分析每口井存在的潜力。他们精心编制长停井复产方案,围绕广华、浩西、浩口、丫角等区块,优先选择论证潜力大、井筒状况好、地面状况清的井,因井制宜号准脉,对症下药开处方。实施过程中,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加强现场管理,紧盯方案实施情况,紧密落实相关资料,坚持实施一口、评价一口,确保措施有效率。
通过浩西油田薄差层开展摸排和整体评价,技术人员认为薄差储层岩性纯、分布广,且边水活跃、能量充足,有复产潜力,结合含油性分析,于9月3日优选低效井浩90斜-1井实施补孔薄差层潜344345合采。该井于2019年1月计关,原先日产油不足半吨,实施合采后,初期日增油3.5吨,目前产量稳定在1.5吨左右,累计增油246吨。
近日,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通过地质-地震一体化联合攻坚,在杭锦旗新召东区带部署的勘探评价井新102井在山2段试获工业气流2万立方米/天,无阻流量2.1万立方米/天。
该井验证了地质-地震一体化圈闭描述方法的可靠性,证实了新召东区带北部三眼井断裂带附近山2段和盒1段仍具备有利成藏条件,为盒1段、山2段增储上产奠定了资源基础。
近日,由江汉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牵头的“薄互层高钙镁稠油油藏复合驱示范应用”项目通过总部立项审查。对于主力水驱单元,江汉油田采用二次采油与三次采油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采收率。其中,八面河油田面1 区注聚项目于4月进入现场实施阶段,试验井组含水率下降1.3个百分点,日产油提高3.4吨,初步见效。
八面河油田东区、西区热采稠油储量超6000万吨,因储层薄、物性差,多轮次热采后开发效果快速变差、采出程度低。江汉油田计划研发适合高钙镁稠油油藏的降黏剂,形成稠油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对于低渗透油藏,江汉油田拟开展二氧化碳驱油矿场试验。经评价,坪北油田适用二氧化碳非混相驱技术的储量有262万吨,且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气源,目前正开展二氧化碳驱室内评价研究工作,已优选坪北P47-105井组准备开展矿场先导试验。
江汉油田中高渗透油藏处于高-特高含水阶段,依靠水驱调整难度大,而其高温、高盐、高钙镁的特点又制约了聚合物驱应用。采用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能达到调流场、扩波及、提高洗油效率的目的,其耐温耐盐能力也明显优于聚合物驱。经评价,江汉油区适用非均相复合驱的储量达5900万吨,下一步将联合开展攻关、优选工区开展先导试验,形成中高渗油藏水驱接替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