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合创一季度效益再创历史新高 |
一季度,中天合创战严寒、抓防疫,在安稳运行上下功夫,在优化经营上做文章,在党建引领上抓落实,累计生产甲醇114.69万吨,烯烃36.96万吨,同比增长5.51%、8.07%,实现产品销售33.7亿元、利税8.4亿元、纳税额5.8亿元,不仅保持了安稳运行的高质量,还创造了经营效益的好水平,季度利润、高附加值聚乙烯产品量价均创建厂以来历史新高。“季度开门红”捷报传出,全厂上下精神为之振奋。
那么,一季度效益从哪里来?
在安稳运行上下功夫——向安全要效益
在经历了2020年煤化工行业因疫情原因大面积利润下滑的阵痛之后,实现“攻坚创效”,成为全企业上下共同的追求!
早在去年12月份务虚会上,新调整的中天合创领导班子就对2021年生产经营形势进行了认真研究,超前谋划,逐渐明确:尽管企业还受到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原油价格在逐步走高,聚烯烃市场正渐渐向好,这是一个争取较好经济效益的难得机遇! 在年初召开的中天合创一届五次职代会上,中天合创总经理胡传清明确提出“确保装置开出新周期、管理提升新水平、经营创出新业绩”的目标沥青网sinoasphalt.com。
一季度,中天合创克服极寒天气、疫情防控的影响,积极响应“能耗双控”的号召,深入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狠抓两会、两节等特殊时期的安全稳定运行。今年1、2月份,鄂尔多斯地区遭受寒流,连续多天平均气温保持在零下24摄氏度。面对极寒天气,中天合创迅速启动防冻防凝应急处置预案,及时发现并处理冻坏的仪表、伴热管线,保证了装置关键机组、重点设备安稳运行。一季度,甲醇各装置实现了满负荷经济运行。烯烃各装置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创投产以来历史新高。
在优化经营上做文章——向市场要效益
良好的业绩背后,凝聚了生产、计划、运销等各个环节干部员工太多的心血和努力。一季度,中天合创加强产销衔接,抢抓高压聚乙烯产品价格高的市场机遇,通过“三优化”实现了“三增效”,并渐渐实现着由跟随市场变为掌控市场。
首先,优化原材料,实现降本增效。中天合创一季度原料煤全部实现互供,原料煤质量大大提升,有效降低了原材料成本。为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根据周边甲醇价格情况,中天合创及时外购部分甲醇,保障下游装置负荷,减少了效益损失。
其次,优化生产经营,实现增产增效。市场是只看不见的手,抓住市场就是抓住效益。“哪个产品市场效益好,就生产哪个产品”,这是中天合创一直坚持的原则。中天合创建立了滚动的“日对照、旬小结、月分析、年目标”的生产经营分析制度,及时调整高价格聚烯烃牌号生产,开满、开足两套高压聚乙烯装置,争创最大效益。一季度,共计生产高附加值高压聚乙烯产品10.32万吨,同比增长4.91%。
第三,优化物流,实现拓市增效。中天合创根据产品销售节奏和目标市场需求,灵活安排产品发运方式,加大铁路发运量,降低物流成本,拓展产品市场,基本形成了“公路和铁路为主导,临近货运站作为灵活补充”的产品销售物流体系。中天合创一方面积极向当地铁路部门争取,保证日均来车量,一方面拓展铁路配置流向,使得中天合创产品销售走得更远、辐射面更广,提高了市场控制力。通过积极有效的举措,铁路出厂能力得以最大程度挖掘,铁路出厂总量逐步提升。一季度,中天合创发运聚烯烃产品37.54万吨,同比增长13.30%,其中铁路发运量为9.20万吨,占比为24.51%;销售聚烯烃产品36.75万吨,同比增长16.67%。
在党建引领上抓落实——向管理要效益
“要用工作实效来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中天合创总经理、中天合创党委书记褚小华反复强调。今年以来,中天合创利用党员技术攻关、党员包机制、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主题党日等先锋工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确保在基层一线落实落地。
为了更好地对标世界一流管理,中天合创将今年定为“精细管理年”。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发扬“站排头、争第一”的精神,在精细管理、百日安全无事故、持续攻坚创效等任务面前冲在前、抢在先、当先锋、作表率。春节正值防疫关键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留厂过年,大大保证了在岗力量。
精细管理,不仅是对企业管理的提升改造,更是对干部队伍作风的历练提高。今年以来,党员领导干部值班、带班下基层多了,更重心下移、靠前指挥了。党员干部更是带头把听党号令、为企业分忧转化成自觉行动,集中精力开展 “甲醇煤浆提浓”“降低烯烃醇耗”“降低热电供电标煤耗”“水系统运行优化”等20余项技术攻关,努力破解制约安全发展、绿色发展、资源利用不充分和技术指标不先进等瓶颈问题,实现降本增效……一季度,中天合创单位聚烯烃产品综合能耗和水耗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中天合创各级党组织、各部门单位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担当作为,既抱“大西瓜”,也捡“小芝麻”。中天合创以提质增效为契机,全年共计立项45项挖潜增效项目,拟增效1.8亿元。今年一季度,已经完成挖潜增效6343.42万元。通过改代利用、利旧等措施,降低全厂库存,一季度共计降低库存金额为1267万元。中天合创今年确定了工程建设、物资采购招投标管理、大型检维修项目管理、化工三剂大宗物资采购使用管理等专项治理,进一步强基固本。同时,严格加强成本费用管控,落实各项压减费用措施,优化资金支付方式,加大承兑汇票支付力度。今年一季度,办公费、车辆使用费、环境卫生费、低值易耗费、业务招待费以及会议费等可控费用发生额均低于进度计划,把攻坚创效落在了实处、细处。
扬子石化茂金属聚乙烯家族再添新成员 |
4月1日,扬子石化在2号聚乙烯装置上成功实现了茂金属中密度重包装膜料mPE F331F首次工业化生产。经检测,产品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这是该公司继茂金属重包装膜mPE-L F181F、拉伸缠绕膜料mPE-L F184P和耐热型非交联聚乙烯管材料mPE P3806R之后,成功开发的第4个茂金属聚乙烯工业化牌号,在茂金属聚乙烯产品系列化开发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该产品既保持了mHDPE的刚性,又具有mLLDPE的柔性、耐蠕变性,制造的薄膜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耐穿刺性能和较好挺括度,具备优异的综合性能。作为重包装膜的芯层材料,可满足减薄使用要求,降低树脂包装成本。
扬子石化研究院科研人员在充分调研市场的前提下,与生产部门紧密合作,依据产品性能指标,通力开展协作。经过精心组织,优化生产模式,强化过程控制,成功实现了专用料的工业化生产。
目前,首批产品经过出厂检测合格后,已经开始在下游客户试用。下一步,研发团队将持续关注客户试用情况,结合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对产品生产和质量提升进行完善和优化,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上海石化低硫船用燃料油高产稳产 |
今年以来,上海石化炼油部开启低硫船用燃料油(以下简称“低硫船燃”)第三周期生产。今年一季度,低硫船燃按计划生产超过4万吨,今后将保持1.5万吨/月的高产能稳定生产。
国际海事组织(IMO)要求,自2020年1月1日起全球船舶使用的燃料油硫含量从之前的不高于3.5%降至不高于0.5%。IMO对低硫船燃指标有严苛要求,尤其对硫含量和黏度指标要求较高。上海石化严格控制原料比例,生产前控制原料硫含量和反应温度,确保硫含量合格,生产中及时调整分馏系统柴油抽出,确保黏度平稳。
该公司炼油部及时优化生产工艺,及时调整操作。准备生产低硫船燃时,降低装置负荷和掺渣,加氢渣油分析合格后,切换流程输送低硫船燃至成品罐,化验分析合格后随时出厂。满足低硫船燃生产总量后,又迅速调整操作,调高装置负荷和掺渣,及时恢复流程,为催化裂化生产备料。装置灵活调整,做到低硫船燃生产和催化裂化备料两不误。
2020年,炼油部累计生产低硫船燃25.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15000吨,相当于160万辆国四柴油卡车停开一年的减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