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应用标准》(JTG/T 2421-2021,简称《标准》),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为便于理解《标准》的编制背景、定位与主要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将《标准》解读如下:
一、背景
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是加快交通强国建设、推动智慧公路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BIM技术在我国公路工程中的深入广泛应用,加速了公路行业的数字化发展,促进了公路设计、施工、运维技术的协调发展。为适应我国公路行业应用BIM技术的需求,推动公路工程BIM技术的良性发展和全生命期应用,进一步提升公路工程全生命期BIM技术的应用水平和数字化水平,我部制定了公路工程BIM技术基础标准,确定公路设施模型架构、模型编码、数据格式等问题,规范信息模型在公路工程全生命期应用的技术要求,为下一步公路数字化打下基础沥青网sinoasphalt.com。
二、《标准》定位
《标准》旨在规范公路工程设计阶段BIM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明确协同设计、模型应用和模型交付等技术要求,实现模型和信息在设计阶段的有效共享以及向施工阶段的传递。《标准》适用于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涵盖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专业。
三、主要内容
《标准》在充分总结国内外相关BIM技术标准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公路工程设计需求出发,制定了适合我国公路工程行业特点、有利于BIM技术设计阶段应用的规定和要求。《标准》包括7章和10个附录,分别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模型要求;5协同设计;6应用;7交付;附录A模型精细度;附录B项目;附录C路线;附录D路基;附录E路面;附录F桥梁;附录G涵洞;附录H隧道;附录J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附录K地形地质。主要内容包括:
(一)协同设计:根据公路工程应用BIM技术要求,并结合公路工程项目特点,从协同平台选择、协同工作内容、协同设计流程等方面,规范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协同设计,提出设计各阶段需要制定协同目标和实施计划,确定信息交换、校对评审等关键节点、交换的方式和内容,以及协同设计流程,保障信息在各专业间的有效共享和传递。
(二)模型应用:根据对众多公路工程项目调研,从BIM技术特点和公路设计需求出发,提出可视化分析、方案比选、碰撞检查、模型出图和工程量统计5种设计阶段的典型应用,推荐设计过程中应用BIM技术,提高设计品质。
(三)模型交付:依据《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JTG/T 2420-2021)的总体要求,参照《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针对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信息模型的交付成果,确定L2.0和L3.0两种不同的模型精细度等级,从交付成果组成、模型内容和深度等方面详细规定,并预留相应的扩展接口,确保信息模型交付内容和深度的一致。
四、实施注意事项
由于本《标准》为新编标准,且贯穿设计阶段,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与相关规范配套使用。《标准》使用过程中应与《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JTG/T 2420-2021)、《公路工程施工信息模型应用标准》(JTG/T 2422-2021)以及公路工程设计有关标准规范等配套使用。
(二)持续跟踪《标准》施行效果。在《标准》应用中,应持续跟踪施行效果,关注与公路工程建设管养实际的适应性和协调性,关注现有BIM软件工具的适用性,加强BIM技术应用的反馈和分析,及时总结工程应用经验,进一步提高BIM技术应用水平和效果,为公路工程BIM技术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精心组织宣贯培训。《标准》在公路建设中广泛使用,服务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勘察、设计、管理等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有效地组织宣贯培训,让技术人员准确理解《标准》,正确使用《标准》。
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公路建设与养护产业展览会
预计到2025年底!河北高速公路将突破9000公里
“十四五”路网焕新!浙江加速高速公路提质增效
安徽省普通公路建设提前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总投资超百亿!甘肃两个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
密织现代综合交通网,迈向新时代“九州通衢”!湖北交通“十四五”成绩单出炉
桥隧比82%!九绵高速主体完工,9月下旬通车!
广州这条高速将扩宽至双向十至十二车道!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雾封层措施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基于GA10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钢桥面铺装施工工艺优化研究
长寿命沥青路面层间剪应力控制及处治工艺
环保型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在高速公路长寿命路面中的应用与性能评估
直击现场,北京首条湖城一体赛车道即将亮相北京亦庄
商河:从交通“四无县”迈向省会北部交通新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