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今日    | 手机 | 资讯 | 沥青 | 商铺 | 企新 |
home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技术中心 > 详细信息
公路养护工程中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要点
2025年07月01日    阅读量:1469    新闻来源:沥青网 sinoasphalt.com  |  投稿

摘 要:

为保证公路养护工程实施过程中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达到理想效果,本文在介绍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机理、核心与应用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某公路养护工程实际情况,对其沥青路面再生施工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工艺方法,以期为相关人员在公路养护工程中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养护工程;沥青路面再生;路面再生施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公路建设迅速发展,形成了完整的路网体系。在公路规模日益增大的局势下,路面养护工作逐渐形成常态化,怎样在保证养护效果与效率的同时减少养护成本成为行业热点问题,全球多数国家也面临类似挑战。通过应用再生技术能节省大量原材料消耗,降低投资,并能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效益。因此,世界各国都在推广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下,路面沥青再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成为重点课题。采用先进的路面沥青再生技术是必然趋势,我国公路行业工作者应深入研究,开发适应国情的新技术及设备,以满足公路建设与养护的需求。


1.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概述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是一种利用废旧沥青混合料的技术,通过添加新沥青或再生剂,确保再生沥青混合料具备路用性能,用于路面养护。其基本工序包括加热软化原路面、添加新料拌和、摊铺压实以恢复路面性能。整个过程需要专业设备连续作业,以达到预期养护效果。长时间使用后,沥青路面会因日晒、高温等因素老化,出现裂缝、拥包、车辙等病害。沥青材料老化主要是芳香酚转变为胶质和沥青质,导致结构强度降低。随着老化加剧,沥青的针入度减小、软化点升高、流变性能降低,影响路面正常使用。沥青再生是促进老化沥青逆向转变的过程,通过改性使其黏度达到规范要求,恢复路用性能。再生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再生剂具体类型及含量,再生沥青是由旧沥青、石料、新沥青及再生剂调配而成,可直接用于路面施工。对于沥青再生,包含以下两种机理:


第一种为相容性理论,即以化学能为切入点对沥青内部结构发生的变化进行解释;


第二种为组分调节理论,即认为沥青老化原因为组分迁移致使比例失调,采用加入缺少的组分可以恢复协调比例关系,提高路用性能。根据《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沥青组分主要有 3 组分法和 4 组分法。老化通常由沥青与空气中的氧反应引起,导致组分比例不协调,降低路用性能。两种理论本质上一致,但后者缺乏可靠的技术支持,大多采用第一种方法为再生技术应用提供指导。


2.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核心


相较于传统养护方法,再生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包括施工效率高、经济性好、环保性好以及质量可靠等。若想使旧路面材料得到充分利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技术应用:就地热再生技术是根据原路面病害状况和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养护。


2)技术前提:加热是关键环节,需控制好加热温度,一般路面表层温度控制在 260 摄氏度以下。间歇式加热是最佳方式,可突破冬季应用难题,不受季节限制。


3)技术保证:采用间歇式加热的方法,大多设备为借助旋转切削刀将矿料翻松,导致矿料被打碎。间歇式加热可保证加热路面均匀受热及达到所需松软度,避免矿料被打碎,保持矿料原有级配比。


4)技术核心:在路面软化时引入间歇式加热的方法,能使路面施工温度保持稳定,防止原路面的矿料发生破损,使矿料级配保持稳定。同时通过添加适量适当级配的集料,能实现对原路面混合料级配的调整与优化,进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5)质量保障:在沥青路面设计过程中需将不同结构层次之间的具体受力情况简化成一个模型,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并不能保证受力连续。就地热再生技术采用沥青路面面层层间热粘结技术,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层间结合较差引起的一系列病害。


6)技术原则:沥青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首先实现石料的再利用,其次才是沥青的再利用。石料数量大,且同样不可再生,因此,应避免采用旋转铣刨切削路面翻松施工方式,以保证石料的充分再生利用。


3.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优势


相较于传统铣刨重铺,就地热再生技术在保护和利用原路面材料的同时,降低了养护成本并提升了效果。其优势包括改善路面结构、提高安全性能、解决层间连接问题、延长使用寿命、恢复路面性能,并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干扰。就地热再生技术在质量方面,通过间歇式加热和自动化撒布技术,确保了施工温度和材料级配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施工质量。在速度方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施工工序简单、紧凑,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快速完成施工,减少交通干扰。经济优势体现在有效节约材料,降低养护成本,减少对交通和经济运行的影响,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方面,就地热再生技术能最大限度利用旧材料,降低对石料开采的需求以及防止环境污染,这对保护环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施工优势包括工艺简单、迅速方便、占用车道少、对交通干扰小,以及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确保施工周期和效果。


4.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


4.1 公路概况


某公路全长 14.24 公里,由于长期使用和环境影响,路面出现多种病害,需规划养护维修。本次养护范围为 K3474+000 至 K3579+000,全长 10.5 公里。自 1998 年建成以来,该段未进行大中修,仅定期小修保养。项目要求当年完工,减少行车干扰,尽量提高旧料利用率,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分析公路路况,发现病害主要为裂缝、车辙等。从行驶质量指数看,K3561~K3579 段及 K3539~K353 段行驶质量较差,超车道行驶质量优于行车道。车辙指数分析显示,车辙深度较大,影响行车安全。路面结构强度指数分析表明,行车道 PSSI 指数较高,表明结构强度较好。复拌再生工艺沥青混合料与整形再生工艺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如表 1、2 所示。

公路养护工程中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要点 沥青网,sinoasphalt.com

公路养护工程中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要点 沥青网,sinoasphalt.com


4.2 施工准备


交通组织方案对居民出行有直接影响,需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根据位置、交通流量和施工设备特性,确定封闭交通和绕行路线。施工区使用可移动警示牌和道路安全锥,避开高峰期,减少交通阻碍,尽快恢复交通。采用半开放交通施工,配备现场安全人员。先处理一幅路,再处理另一幅,设置导流路线和安全措施,防止拥堵。交通组织方案确定后,进行路面预处理、预保护位置核定、预防性养护措施调查、原路面清扫和就地热再生机械检查等准备工作。


4.3 施工工艺


4.3.1 加热软化


在就地热再生生产中,首先需加热软化原路面。沥青再生装置产生高温热风,软化沥青路面。温度反馈自动调节火力,确保软化同时减少沥青老化,提高再生效率和质量。循环风机回收残余热空气,提高热效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现场施工使用 2台加热机同步加热,效果优于单台,满足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要求。


4.3.2 铣刨


加热软化后的路面易于铣刨。铣刨质量影响旧料级配,进而影响再生路面质量。需注意控制铣刨过程和器械选择。鞍山森远刨铣机组可快速自动化铣刨,确保旧沥青混合料与再生剂充分混合。


4.3.3 添加新料与再生料复拌


多条路段利用 100% 旧料,达到预期的连续级配相关要求,尽量不添加新料。将再生剂拌和均匀后,借助专门的复拌机对铣刨料进行摊铺,具体的摊铺高度由传感器控制。摊铺时需关注温度,保证摊铺质量,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4.3.4 压实


摊铺后必须压实,压实度对路面性能至关重要。碾压机具的选择、遍数、速率需提前试验确定。温度对碾压影响大,需控制初压、复压、终压温度。如某市多条路段压实工作紧凑进行,采用静压、振动碾压和揉搓碾压相结合的方式。


4.3.5 标线恢复


热再生施工后,需待路面自然冷却至 50 摄氏度以下才可开放交通,并完成标线恢复。


4.4 施工控制


1)再生设备的选择与运行。选用国内广泛采用的某就地热再生设备,并进行预热、铣刨、拌和、碾压及开放交通等配套工作。


2)温度控制。温度对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和碾压至关重要,需参照规范保证相应温度。


3)就地热再生剂含量的控制。确保再生剂含量添加的准确性,避免路面在气温较高的夏季产生车辙或在气温较低的冬季产生开裂等一系列病害问题。


4)均匀性控制。确保再生剂以及旧料之间的拌和达到均匀,新旧料充分拌和,摊铺时混合料不离析。拌和时间需适中,以确保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和性能。


4.5 质量检查


实施工程时,严格遵循质量上乘的基本原则,具体分为三个阶段实施质量控制:首先,在施工开始前做好巡查与试验;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最后,在施工完成后进行定期观测。开工前全面调查并进行必要的取样分析,明确再生剂以及热沥青材料的具体添加数量,进而得出新料配合比。试验时再生剂添加方式会对混合料的品质造成很大影响,对此应保证所用计量装置准确无误且铣刨深度保持均匀。施工期间做好数据记录,尤其是温度检测数据,以此为之后的施工提供可靠指导。沥青路面再生施工质量标准如表 3 所示。

公路养护工程中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要点 沥青网,sinoasphalt.com


5 结语

综上所述,再生技术是当前公路养护工程中常用的养护技术,能充分利用旧路面材料,消除病害,恢复路面的技术性能。本文对这项养护技术的机理、特点和优势,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总结,旨在为类似公路养护工程的沥青路面养护施工提供可靠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赵东辉.基于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J].广东建材,2024(12):134-136.

[2]王桂茵.基于可再生材料的环保型路面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研究[J].时代汽车,2024(23):30-32.

[3]吴丽娜.公路养护工程中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31):135-137.

[4]祖民星.软粘结剂和再生剂对再生沥青路面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24(11):34-36+107.

[5]胡贵华,欧阳剑,周基,等.再生剂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24(10):65-72.

[6]温友江.公路沥青路面冷再生稀浆封层及其摊铺压实技术应用要点[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4(10):152-154.

[7]谢超.VE改性剂在普通沥青路面复拌就地热再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交通节能与环保,2024(04):135-138.

[8]张阳,柳昊,郝晶,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沥青路面协同再生养护决策及效益研究[J].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2024(04):34-40.

原创作者:余旌琳(1985年-),男,汉族,山西省忻州市人,大学专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公路工程。


标签:综合论文技术中心再生沥青沥青混凝土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沥青网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邮箱:23341570@qq.com
微信关注WeChat
扫描关注微信,获取涂料最新资讯 公众号:中国沥青网 您还可以直接查找
全站地图

深圳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工商网监
电子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