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粉煤灰掺量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流值测试和低温劈裂试验,系统分析了粉煤灰掺量对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粉煤灰(40%~80%)可以有效提高混合料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和延展性,其中,80% 掺量下的马歇尔稳定度达到最大值。粉煤灰掺量增加有助于提高混合料的延展性,但掺量过高(超过80%)会降低抗裂性能和刚度,尤其在低温条件下,劈裂抗拉强度明显下降。研究结果为粉煤灰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建议在工程中合理控制粉煤灰掺量,平衡各项路用性能。
关键词:粉煤灰 ;沥青混合料 ;高温稳定性 ;低温抗裂性 ;马歇尔稳定度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产生的主要工业副产物,因其丰富的资源、低廉的成本及较好的化学稳定性,逐渐应用于土木工程中,特别是在水泥混凝土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将粉煤灰应用于沥青混合料中,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然而,粉煤灰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尤其是不同掺量的粉煤灰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 [1]。
在高温条件下,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用于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通过测试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能够分析混合料在荷载作用下的抗变形能力 [2-3]。在低温条件下,劈裂试验是评价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的有效方式,通过测试劈裂强度,可以评估混合料在低温条件下的抗拉破坏能力 [4]。因此,本研究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劈裂试验,系统分析了不同粉煤灰掺量对沥青混合料在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路用性能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试验研究不同掺量下的材料性能,确定最佳的掺量配比,为道路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数据支持。
1 试验设计
1.1 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的常见原材料主要有沥青、粗细集料、矿粉。由于矿粉的生产过程会造成较大的能源消耗,不符合绿色低碳的生产理念,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常采用粉煤灰进行替代。本文所用沥青为 70# 石油沥青,其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具体见表 1。
粗集料为粒径在 2.36mm~13.2mm 的石灰岩碎石,细集料为粒径在 0.075mm~2.36mm 的石灰岩碎石屑。矿粉为粒径小于 0.075mm 的石灰岩矿粉,粉煤灰取自当地发电厂,其粒径小于 0.075mm。两者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能对比如图 1 所示。
本文共设计 6 种不同的粉煤灰替代矿粉掺量的试验方案,替代率分别为 0%、20%、40%、60%、80% 和 100%。试验中的油石比分别为 3.5%、4.0%、4.5%、5.0%、5.5%,根据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油石比与马歇尔稳定度间关系如图2 所示。最终确定本试验的最佳油石比为 4.9%。因此,后续试验均基于最佳油石比。每组试验设置 3 个平行试样(试样高度 63.5 cm),将平行试样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进行后续分析。
1.2 试验方法
1.2.1 耐高温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耐高温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分为两个主要步骤:水浴加热和稳定度测试。模拟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通过水浴加热使试样达到规定的温度,以便进行马歇尔稳定度测试。主要步骤如下:按照设计的油石比制作沥青混合料试样,标准尺寸为直径 101.6 mm,高度 63.5 mm 的圆柱体。将恒温水浴设备的温度设定为 60℃,这是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中常用的高温测试条件。将沥青混合料试样放入水浴槽中,使其完全浸没在水中,保持温度均匀。试样在水浴中保持(60±1)min,保证试样内部与外部的温度一致,达到 60℃的高温状态。在加热时间结束后,将试样从水浴中取出,并迅速进行下一步的马歇尔稳定度测试,以免试样降温影响测试结果。
在马歇尔稳定度测试中,将试样放置在测试设备的加载头之间,并以 1.27 mm/min 的速度进行垂直加载。在测试过程中,设备记录试样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即马歇尔稳定度)和破坏时的垂直变形量(流值)。
1.2.2 低温劈裂试验
低温劈裂试验包括低温冷冻和劈裂测试两个步骤。将按照设计配比制作的沥青混合料试样放入低温恒温箱中,设定温度为 -10℃或其他符合试验要求的低温条件,冷冻至少4h,保证试样内部和外部温度一致,达到稳定的低温状态。在冷冻完成后,试样迅速取出并进行劈裂试验。
将试样水平放置在劈裂试验机上,以 50 mm/min 的加载速度垂直施加压力,直到试样沿直径方向破裂。记录试样破裂时的最大荷载,计算其抗拉强度,从而评估沥青混合料在低温环境下的抗裂性能。通过该试验,可以有效模拟严寒环境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2 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
2.1 粉煤灰掺量对马歇尔稳定度的影响分析
图 3 为粉煤灰掺量对马歇尔稳定度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马歇尔稳定度随粉煤灰掺量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表明适量的粉煤灰有助于提高混合料的密实度和黏结性,从而增强其抗变形能力。然而,当粉煤灰掺量过多时,稳定度反而降低,可能是因粉煤灰过量导致混合料内部结构破坏,增加了空隙率,试验降低了骨料与沥青的黏结性。当粉煤灰掺量为 80% 时,马歇尔稳定度达到最大值(10.3143kN)。表明在 80% 的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抗变形能力最强,也是最佳的粉煤灰掺量。
2.2 粉煤灰对流值的影响
图 4 为粉煤灰掺量对流值的影响的结果。从图中可知,当掺量在 20%~40% 时,流值处于最低点(约为 2.63 mm),表明此时沥青混合料的变形能力较小,表现出良好的刚性。当粉煤灰掺量超过 60% 时,流值明显增加,表明高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流动性增强,抗变形能力下降,可能是过多粉煤灰导致混合料的内部结构失稳。
综上所述,粉煤灰掺量对流值的影响较为显著,当掺量较少时(20%~40%),混合料的流值较低,抗变形性能较好,而当掺量较多时(60%~100%),流值明显上升,抗变形能力下降。因此,在工程应用中,应避免过掺量多的粉煤灰,保持混合料的良好性能。
2.3 粉煤灰对马歇尔模数的影响
图 5 为粉煤灰掺量对马歇尔模数的影响。
由图 5 可知,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马歇尔模数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粉煤灰掺量为 0%~40% 时,马歇尔模数不断上升,表明掺加适量的粉煤灰可以增强沥青混合料的刚度和抗变形能力。然而,在掺量超过 40% 后,马歇尔模数逐渐下降,尤其当粉煤灰掺量达到 100% 时,马歇尔模数降至最低值。当粉煤灰掺量为 40% 时,马歇尔模数达到最大值 4.41961kN/mm,表明在此掺量下,沥青混合料的刚度和抗变形能力最强。当粉煤灰掺量达到 100% 时,模数降至最低值(2.77569 GPa),表明此时混合料的刚度和稳定性大幅下降,表现较差。
综上所述,粉煤灰的掺量对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模数有显著影响。当掺量为 40% 时,混合料的模数最大,表明其力学性能最佳,而掺量超过这个比例后,模数逐渐减少,会影响材料的刚度和抗变形性能。因此,工程中应将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 40% 左右,以达到最佳性能。
3 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
3.1 粉煤灰对低温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图6为粉煤灰掺量对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由图6可知,粉煤灰掺量对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表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劈裂抗拉强度不断降低,表明增加粉煤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沥青混合料的抗拉能力。在没有掺加粉煤灰的情况下,劈裂抗拉强度最大(2.4266 MPa),表明未掺入粉煤灰的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抗裂性能。当粉煤灰掺量达到 100% 时,劈裂抗拉强度降至最低(1.9912 MPa),表明粉煤灰过多会显著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影响其抵抗裂缝形成的能力。
综上所述,粉煤灰掺量增加会显著降低沥青混合料的劈裂抗拉强度。未掺加粉煤灰的混合料表现出最佳的抗裂性能,而掺量越高,抗拉强度下降越明显。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将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较低范围内,避免混合料的抗裂性能降低。
3.2 粉煤灰对破坏拉伸应变的影响
粉煤灰掺量对破坏拉伸应变的影响如图 7 所示。
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加,破坏拉伸应变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粉煤灰掺量从 0% 增至 100%,破坏拉伸应变也不断增加,说明掺入粉煤灰提高了混合料的延展性和变形能力。随着粉煤灰掺量从 0% 增至 100%,破坏拉伸应变逐渐增加,这表明加入粉煤灰使混合料的韧性提高,能够承受更多的拉伸变形,不易发生破坏。
综上所述,粉煤灰掺量增加能够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破坏拉伸应变,使其变形能力增强,延展性增加。当粉煤灰掺量为 100% 时,混合料表现出最强的变形能力,因此在某些对延展性要求较高的工程中,适量增加粉煤灰掺量可能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整体韧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平衡其他性能,保证混合料的整体质量和性能。
4 结论
当粉煤灰掺量在 80% 时,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达到最大值,表明其高温抗变形能力最强,但掺量超过 80%后,稳定性下降。当 40% 粉煤灰掺量时,混合料的马歇尔模数最大,刚度和抗变形能力最佳,超过这个掺量后,刚度逐渐下降。粉煤灰掺量增加会显著降低混合料的劈裂抗拉强度,抗裂性能随掺量增加而降低,因此建议在低温环境中控制粉煤灰的掺量。粉煤灰掺量增加能提高混合料的破坏拉伸应变和韧性,100% 掺量时的延展性最强,适用于对变形能力要求较高的工程。
参考文献:
[1] 吴金荣, 李飞, 宋风宁, 等 . 粉煤灰 / 聚酯纤维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研究 [J]. 硅酸盐通报, 2020,39(4): 1343-1350.
[2] 童李, 胡晓军 . 聚酯纤维对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影响 [J]. 陇东学院学报, 2024, 35(5): 36-40.
[3] 赵爱军, 寇吟松, 李武伦, 等 . 高掺量 SBS 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老化行为 [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49(4): 751-763.
[4] 尹力勃 . 混合料内部裂隙对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影响 [J].交通世界, 2023 (13): 41-44.
原创作者:姜雨雨1,李祥坤2,1.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2. 山东省城建设计院,山东 济南 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