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研发的“一种致密气藏气井井控半径确定方法及系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
和常规气藏不同,致密气藏的储层致密、孔喉狭小、储层沉积规模小且沉积变化大,储层非均质性极强。现有的均质储层井控半径的计算方法不能准确反映致密气藏非均质储层的实际开发情况,不再适用于致密气藏井控半径的计算沥青网sinoasphalt.com。为此,研究院技术人员充分考虑致密气藏储层非均质性的特征,根据压裂缝控制半径及启动压力控制半径计算致密气藏气井井控半径。通过该方法计算得到的致密气藏气井井控半径比较准确,井距设置合理,能够精确反映致密气藏非均质储层的实际开发,指导合理气井合理井距的确定,提高储量动用程度。
目前该发明已在东胜气田得到实际应用,采用本发明得到的气井井控半径和实际试井解释结果误差仅为4%,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5月13日,河南油田工程院采用“氮气泡沫+耐高温封窜剂”对稠油蒸汽吞吐采油井杨1902井进行了调剖封窜施工, 5月30日,该井注蒸汽后转放喷生产,进一步扩大了新型无固相耐高温封窜剂技术现场试验规模。
稠油油藏经过高轮次蒸汽吞吐开采后,油藏矛盾加剧,层间、井间干扰加大,向油层注入的高温蒸汽,易在高渗透、高采出程度层段无效循环,导致油井生产效果差,需要用调剖手段封堵原来的“通道”,引导高温蒸汽向地层走向富含油区域地层,实现增产目的。
针对这个问题,工程院技术人员以酶解木质素为主要原料,研发形成了一种新型无固相耐高温封窜剂。该封窜剂体系具有成胶温度低、成胶后强度高、耐高温性能好等特点。同时,由于该封窜剂为无固相颗粒,可顺利通过防砂筛管,保证了稠油热采机械防砂井的顺利施工。目前该项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目前,该项技术自进入现场以来在井楼、春光等油田累计试验应用30多口井,典型试验井——新H5343井实施措施后,蒸汽窜流得到有效抑制,对应井组周期综合含水率下降9.8个百分点,阶段累计增油467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