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沥青路面微表处预防性养护在我省的逐步应用,一方面出现个别路段实施后病害反复出现以及存在抗滑等路用性能下降较快的问题;另一方面微表处本身不论是室内试验还是现场检测均缺乏长期应用效果的观测与分析。针对上述微表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对近年来实施的沥青路面微表处养护措施进行各路用性能指标跟踪检测的基础上,对微表处的长期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下一步微表处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沥青路面 | 微表处 | 长期使用效果 | 评价
0引言
沥青路面微表处预防性养护技术是近二、三十年来国外在稀浆封层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和研究的,是稀浆封层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沥青网sinoasphalt.com。微表处技术因其开放交通快、抗滑性能好,特别是对路面病害进行预防性养护效果佳等技术优点,使用寿命一般为4~6年或更长,目前已成为欧美发达国家重要的路面养护手段。该技术1999年以来已在我国很多省份逐步推广使用,并于2005年发布了《微表处和稀浆封层技术指南》JTG/TF40-02-2005。
2006年以来,微表处逐渐在广东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进行了较大范围的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有应用较好的路段,也有失败的教训,因此本文拟通过对14条不同时期实施微表处养护路段进行抗滑、行驶质量、破损状况以及封水效果等路用性能进行跟踪检测评价,总结经验,分析微表处长期应用的效果及适用性,以期为今后路面预防性养护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1微表处对路面行驶质量的改善及长期应用情况
各路段微表处施工后路面的行驶质量检测结果统计及历年变化情况分别见表1和图1。数据显示:
(1)除了个别路段微表处对路面的平整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外,其它项目实施微表处后,对路面的行驶质量改善不明显;
(2)从长期使用效果来看,部分早期实施微表处的路段,其实施后行驶质量的衰减变化情况与未实施路段无明显差异。
2微表处对路面车辙的改善及长期应用情况
微表处施工前后各路段路面车辙深度的检测结果统计及历年变化情况分别见表2和图2,数据显示:
(1)所有路段微表处使用至今,车辙深度基本上在6~10mm之间,评价结果大多为良;
(2)实施前车辙深度较大的路段,实施后车辙深度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且从长期使用效果来看,抗车辙效果较好(路段3、4、5)。需要说明的是,个别前期车辙较大的路段实施后改善效果不明显(路段9)。
3微表处对路面抗滑性能的改善及长期应用情况
微表处施工前后各路段路面抗滑性能(横向力系数SFC)检测结果统计及历年变化情况分别见表3和图3,数据显示:
(1)微表处实施后1年内,抗滑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部分路段横向力系数甚至达70以上;
(2)从长期使用效果来看,大部分微表处罩面运营2~3年后,依然保持较好的抗滑性能,横向力系数SFC保持在50左右;但存在约36%的路段实施后抗滑性能提升不明显(甚至下降)或经过1年的使用后抗滑性能大幅下降,
其原因可能与采用的集料以及交通量等因素有关,需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要严格控制微表处集料质量。
4微表处对路面破损的改善及长期应用情况
微表处施工前后各路段路面破损状况PCI检测结果统计见表4。由于病害调查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因此大部分路段缺少实施前的检测数据。
但现有数据显示:
(1)大部分路段破损状况评价为优,但存在部分路段目前评价为良,甚至个别刚实施1年的微表处路段出现大范围泛油、脱皮等病害(路段8),路面破损状况评价结果接近于中;
(2)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微表处罩面后,路面的表观质量一段时间内会有很大的改善,但是通车半年后,原路面的横向反射裂缝通常会反射到表面上来,通车一年后,坑槽等病害也会有一定的反应。因此,一方面微表处罩面前的病害处理需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适用于微表处进行预防性养护,切忌盲目实施。
5微表处罩面路段渗水系数检测情况
通过对微表处渗水系数检测的情况可知,微表处罩面后3个月左右检测渗水系数,一般会有个别渗水仪四周冒水的现象发生。原因一是集料尚未完全压密,内部存在连通空隙;原因二是可能与施工时级配、乳化沥青的含水量有一定的关系。
从各路段微表处罩面近期渗水系数的结果来看,整体基本不渗水(个别使用年限达4年的路段检测值相对稍大)。
6结论与建议
(1)微表处作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形式,从其长期路用性能检测结果来看,其对路面行驶质量无显著改善;对路面车辙有较大幅度的改善且长期应用效果较好,但仅限于原路面车辙深度不大的情况下;短期内对路面抗滑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改善,但由于存在部分路段使用1年后抗滑性能大幅下降的问题,其抗滑性能长期使用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对路面破损状况的改善较为明显,但其对反射裂缝防治效果不佳,另外原路面的病害处治效果对其影响较大;长期来看,其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
(2)不可否认,微表处在某些方面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且长期使用效果较好,但也存在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应用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综合其现有应用效果,一方面建议路面管养单位在明确微表处应用范围的前提下,根据路段实际情况综合确认该采取何种适宜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切忌盲目实施;另一方面,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同时重点关注对原路面病害的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