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多省发改委官网发现,随着各地重点工程的复工及一批2020年省级重点项目名单的下发,超过40万亿元的投资体量浮出水面。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下称新基建)成了此轮投资中的新宠。尤其是在3月4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高层再提新基建之后,新基建瞬间火了沥青网sinoasphalt.com。
据悉,此次会议就基建的措辞连用两个“加快”,即“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建进度”。
“这次大规模的基建投资跟以往不同之处在于,除了传统的‘铁公基’之外,还包括更具科技含量、更引领消费增长和适应消费需求的新基建,比如5G、大数据中心等。”成都市社科院原副院长、现学术顾问陈家泽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这套组合拳,不仅是对冲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也为下一个历史周期的长期性增长打下一个重要基础。
而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看来,大基建投资可以保就业、维持民生。与他观点类似的是,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也认为,基建可以保就业,提振市场信心。但问题是,40万亿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从哪里来?
聚焦新基建
眼下,基建投资步入快车道。
3月5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1230个项目总投资5.9万亿元。除了广东,截至3月1日,8个省份公布计划总投资额,共计33.83万亿元。
稍早一些,3月2日,四川省重申今年的年度预计投资超过6000亿元;3月4日,山东宣布近日公布了经济增长的重点项目274个,总投资8922亿元。另有天津、青海等地尚未公布投资计划。
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止到3月6日,各省公开公布的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超过40万亿元。
在央视的报道中,新基建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新基建”板块。业界对新基建的表述并不完全一致。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近日撰文称,国有企业要着力增强新型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以5G建设为抓手,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事实上,自2018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新基建以来,今年的多次会议均提及新基建。”梁海明告诉本报记者,中央1月至少3次部署新基建,如国常会(1月3日),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2月21日、3月4日)等均提到新基建。
“截至目前,超过25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新基建。”梁海明说,从已发行专项债的项目来看,包括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冷链物流等新基建,所占比重从去年的0.6%显著提升至2020年2月的14.8%。
还有不少重大项目正处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2月28日发改委召开第九次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点名优先推动的重大项目,就包括川藏铁路、沿江高铁,而正在抓紧建设的还有,京沈高铁、天府国际机场、引江济淮工程等。
随着各地投资计划的陆续发布,业界质疑会不会重演“四万亿”刺激计划,对此,两位受访专家明确告诉本报记者“不会”,而发改委更是强调,这些都是“强弱项、补短板”的项目,是有效的精准投资。
“在这些投资中,有一部分是新基建。”梁海明称,国内内需潜力很大,不少地区还很落后,即使广东也有落后的地区,如果把钱花在基础设施,尤其是信息网络、智能城市等新基建上,对经济有个很大的支撑作用,更是稳经济、保就业的稳妥举措。
钱从何来
近期,发改委密集部署推动重大项目尽快复产复工。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3日发改委批复的基建项目达2286.0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了930.29亿元;截至2月25日全国533个重大交通项目复工率为70.17%。
当下,基建步入快车道,但重要的是这么多的投资今后钱从哪里来?在北京大岳咨询公司董事长金永祥看来,当前,PPP开设绿色通道、专项债扩容等政策支持下,基建投资持续加码,“不管是PPP还是专项债,都在替基建项目凑钱。”金永祥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而在3月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表示“要选好投资项目,加强用地、用能、资金等政策配套,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此外,疫情之前,国务院发文允许将专项债作为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以拓宽基建项目资金来源。
而近期,有关部门也对中央资金安排作出了相应调整。
首先,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2月24日在国新办会上表示,要集中使用部分中央部门存量资金,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确保资金要跟着项目走。
随后,发改委基础司司长罗国三2月27日接受央视采访时强调,加快下达中央预算投资,积极争取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以及要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接着,3月4日发改委投资司司长欧鸿透露,下一步,为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快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组织地方抓紧准备专项债项目等。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财政对基建的支持力度不小。近日财政部提前下达2020年新增专项债2900亿元,加上此前下达的1万亿元,用于支持重大项目的专项债共计12900亿元。“扩大专项债规模,对于基建的撬动效果明显。”金永祥预计,今年专项债规模会突破3万亿元。
为缓解压力,四川2月21日成功发行了首只用作铁路项目资本金的政府专项债券,用于支持7个领域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包括铁路、机场、水运、城市轨道交通等。
“在这个关键时刻,通过基建增加政府支出,刺激经济发展,很有必要。”陈家泽则进一步分析称,这还包含着几个重要的政策逻辑:首先是通过供给端的政策组合,对应基建的财政、货币和产业政策,可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进而实现“六稳”之首的稳就业;其次,在就业提高基础上可大规模释放压抑多时的消费,进而有效率推动经济增长。还有就是,进一步加快了供给侧改革和技术进步,使我国整个经济体系更具竞争力。
(来源/《华夏时报》)
预计到2025年底!河北高速公路将突破9000公里
“十四五”路网焕新!浙江加速高速公路提质增效
安徽省普通公路建设提前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总投资超百亿!甘肃两个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
密织现代综合交通网,迈向新时代“九州通衢”!湖北交通“十四五”成绩单出炉
桥隧比82%!九绵高速主体完工,9月下旬通车!
广州这条高速将扩宽至双向十至十二车道!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雾封层措施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基于GA10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钢桥面铺装施工工艺优化研究
长寿命沥青路面层间剪应力控制及处治工艺
环保型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在高速公路长寿命路面中的应用与性能评估
直击现场,北京首条湖城一体赛车道即将亮相北京亦庄
商河:从交通“四无县”迈向省会北部交通新枢纽
双向六改十!这个高速改扩建项目进入施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