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过近三天的时间,在江苏海事局的全程监控和精心维护下,世界上体积最大沉井基础——常泰长江大桥6号主塔墩沉井顺利完成出坞并浮运至常泰长江大桥水域。
常泰长江大桥6号墩沉井是由惠生(南通)重工有限公司制造,基础平面呈圆端型,立面为台阶型,长95.0米、宽57.8米,圆端半径28.9米,自重20130吨,横截面积约有13个篮球场大小。沉井基础由两节组成,总高72米,本次浮运的为底节高39米,远远望去,犹如一块巨型的蜂窝煤状“大铁块”沥青网sinoasphalt.com。由1艘主拖和6艘辅拖协助,拖带总长358米、总宽77.8米,浮运总里程约120公里,航速约3至6节。
本次6号墩沉井尺度大、操纵难度大,不仅是长江历史上拖带体积最大的沉井,更是国家重点工程常泰长江大桥施工最重要的环节。相较以往拖带作业,本次浮运航程最远、耗时最长,对水文、气象等条件要求极高,且途经水域船舶流量大、通航环境复杂,中途需要临时停靠码头,在出坞、浮运、中途停靠码头及系泊期间均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为保障本次作业顺利、安全,江苏海事局全局上下高度重视,前后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由南通海事局牵头,先后精心指导完成了沉井拖航阻力拖力计算、浮运安全计算、系泊设施拉力计算和拖航操纵模拟试验和适拖检验,帮助完善出坞及浮运通航安全保障方案;二是南通海事局提前组织相关领域权威专家进行技术评审,多次赴现场进行专项检查,协调落实召开省级、市级层面的协调会、航次计划预备会和航前协调会;三是在江苏海事局的统筹部署下,由南通海事局牵头,会同上下游7个分支海事局先后6次修改制定了详细的专项交通维护方案,3次召开内部协调会,明确各阶段、各节点、各分支海事局、各海巡艇和随艇人员的职责;四是专门成立了以江苏海事局分管局领导为组长,江苏海事局指挥中心、南通海事局、常泰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江苏省气候中心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次维护工作的组织协调;五是在确认落实了各项安全保障、应急措施、专家评审意见及会议要求的基础上,南通海事局第一时间签发了大型拖带许可,发布了航行通告,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各类港航企业微信群广泛发动,宣传作业信息,及时调整航次和生产计划,尽可能为沉井“让路”;六是出坞及浮运期间,由南通海事局牵头并派艇全程维护,沿途各分支局加强沟通和信息通报,提前联系明确交接水域,对沉井途经水域提前实施临时交通管制,保障交通组织有序。据统计,本次出坞及浮运作业涉及南通、常熟、太仓、张家港、江阴、泰州、常州7个分支海事局,4个VTS中心全程重点监控,23艘海巡艇无缝衔接,整体联动,圆满保障了常泰长江大桥6号墩沉井基础顺利实现大挪移。
据悉,常泰长江大桥位于泰州大桥与江阴大桥中间,跨江连接常州与泰兴两市,大桥主跨1176米,将成为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是长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城际铁路“三位一体”的跨江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