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21日,深中通道项目技术专家组第三次会议在广州召开,审查通过了工程建设总体计划、深中通道智能建造及科技创新阶段性成果、岛隧工程相关设计方案及项目施工方案等重大技术问题,为深中通道项目后续施工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缪昌文、郑健龙、陈湘生,多位国内知名设计大师、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领域桥梁、隧道工程专家,交通运输部、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及项目各参建单位代表约110人参加会议。
今年是深中通道桥、岛、隧、水下互通各构造物进入全面建设的关键年,为更好掌握项目建设实际情况,12月19日,专家组一行从广州南沙出发,前往龙穴岛造船基地,察看沉管隧道钢壳智能制造生产情况及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等核心装备建造情况,随后乘船至珠海桂山牛头岛沉管预制智慧工厂,细致观看了智能浇筑设备、智能纵移小车编组搬运、智能浇筑信息化管控平台等设施,查看了二次舾装区改造、管节浇筑情况等,最后乘船到珠江口核心区域,察看伶仃洋大桥东锚碇及东索塔平台承台施工进展沥青网sinoasphalt.com。
专家们表示,自第二次技术专家组会议以来,项目按照“建世界一流跨海通道,创珠江口百年门户工程”的建设目标,深中通道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许多关键性技术难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一是完成了首节沉管的浇筑,二是有序推进了主桥的施工,三是科技创新取得阶段成果,四是高质量发展理念有效落地。
此外,截至2019年12月,项目西人工岛沉管隧道对接端已完成施工及回水作业;钢壳智能制造“四线一系统”已投入使用,E1、E2管节钢壳已制造完成并运抵桂山岛预制厂;沉管智慧工厂三大核心系统已完成研发并应用于E1管节浇筑;运安一体船、碎石整平船等核心装备完成制造,正在调试;伶仃洋大桥及中山大桥主桥桩基、东锚碇地连墙已完成施工,西锚碇及索塔、中山大桥承台等工点紧张有序开展,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枢纽互通”于一体的跨海集群工程,建设条件复杂、技术难度高,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又一超级工程。
为解决工程建设关键技术难题,提升项目建设质量、安全及耐久水平,由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勘察设计大师,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及参与建设涵盖桥梁、岛隧等国内外重大项目的权威技术专家组成的超强专家团队,就深中通道项目建设总体计划、深中通道智能建造及科技创新、桥岛隧工程具体实施方案等进行了严格审查,提出了宝贵意见。根据技术专家组意见调整完善后的方案将应用于项目建设,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