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今日    | 手机 | 资讯 | 沥青 | 商铺 | 企新 |
home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道路建设 > 详细信息
河南焦作:强化统筹全域推进 扎实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
2019年11月07日    阅读量:2747    新闻来源:河南省焦作市人民政府  |  投稿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焦作市全域“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按照交通运输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在省交通运输厅的直接指导下,将“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作为助推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小康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6县市已创建成1个国家级示范县,3个省级示范县,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开展了全域“四好农村路”创建活动,全市已累计投入32亿元,建设高标准“四好农村路”3300公里,道路绿化7万亩,全市广大农村道路通行环境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基本实现了农村公路全畅通、全通车,管养责任全明晰、全落实,所有路段全美化、全绿化,成为我市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


一、突出政治站位,强化组织统筹

我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主要领导的创建指挥部,市委书记亲自挂帅,先后8次带队对“四好农村路”创建情况进行观摩督导;明确了市、县、乡、村书记为“四好农村路”创建的第一责任人,形成了“四级”书记抓创建的良好局面;出台了《“四好农村路”创建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将“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作为“焦作市十大重点民生实事工程”之一去抓落实,有力推动了全市创建工作的开展沥青网sinoasphalt.com。同时,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验收,确保了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每年年终都要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进行总结安排,表彰奖励。


二、突出全域创建,推动整体提升

一是全域发动。我市要求所有县(市)区要全面创建“四好农村路”,形成了“县县有任务、区区都参与”的创建局面。六县(市)围绕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全域旅游等方面开展创建,助推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五城区突出生态打造、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并与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等“四城联创”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城市品质品味。二是全域通硬化路。根据河南省关于“百县通村入组”工程的安排部署,我市迅速对全市556个自然村进行摸底调查,明确今年要全面实现自然村通硬化路的目标,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通硬化路。三是全域创示范县。通过三年集中创建,所有县市都要创建省级示范县,五城区达到省级创建标准,目前已创建成1个国家级示范县,3个省级示范县。


三、突出高标一流,创新工作举措

一是坚持标准引领。在省定标准的基础上,我市出台了更高标准的《创建实施方案》和《创建技术导则》,明确了县、乡、村道绿化的标准和树木种类,用刚性的规范来确保创建的质量。二是打造特色精品。我市结合各地地域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等特点,大力实施“四好农村路”“+扶贫”“+产业”“+旅游”“+党建”等亮点工程,着力打造了串联四大怀药等特色种植基地的产业脱贫路;串联云台山、陈家沟等山水人文景观的全域旅游路;串联党员干部培训基地、传统文化示范街区等特色党建文化路。三是破解资金瓶颈。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千方百计筹措创建资金。探索了财政撬动、社会化融资、发行专项债、整合项目资金、盘活土地资源、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建等六种融资模式,各县(市)区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以资金瓶颈的破解确保了“四好农村路”的投入。


四、突出一招多效,发挥综合效益

一是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全市构建了通畅、便捷、绿色、生态的交通网络,广大群众实现了高质量的“出门见路,抬腿上车”。二是全域旅游上档升级。“四好农村路”进一步将山水、人文景点和美丽乡村串联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太行—黄河湿地”全域旅游经济带,为打造“中原养生地、世界太极城”的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乡村振兴提质提效。农村与外界的联系更加通畅了,四大怀药等特色农副产品走出家门、远销国内外。四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公路以及我市高速、干线公路绿色廊道建设的强力推进,极大改善了我市大气环境质量,我市被评为河南省最宜居城市。五是党的基层组织号召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四好农村路”创建,得到了广大群众交口称赞,增进了干群关系,成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夯实了基础。


虽然我市在全域“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创建中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再接再厉,加压奋进,倾力打造高质量全域“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努力为交通强国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标签:道路建设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沥青网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邮箱:23341570@qq.com
微信关注WeChat
扫描关注微信,获取涂料最新资讯 公众号:中国沥青网 您还可以直接查找
全站地图

深圳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工商网监
电子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