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今日    | 手机 | 资讯 | 沥青 | 商铺 | 企新 |
home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企业动态 > 详细信息
江汉油田首家应用井中远距离微地震监测技术
2019年11月05日    阅读量:2891    新闻来源:沥青网 sinoasphalt.com  |  投稿

近日,江汉油田物探院对焦页30-S1HF井压裂期间井中微地震监测,最大观测距离3259米,能监测到有效信号,为后期压裂参数如段长、液量、射孔簇数及投球时机参数优化提供了较好的指导意义。

江汉油田专家霍浩介绍,井中微地震水力压裂有效监测距离在1700米以内,超过1700米难以接收到有效微地震信号和实现事件定位。微地震数据采集是水力压裂微震监测技术的基础,数据品质高低决定了微震监测的成败沥青网sinoasphalt.com

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微地震监测可确定岩石破裂规模、裂缝延伸方向、岩石破裂模式和裂缝间的关系,因此微地震监测技术已成为评价非常规储层压裂效果最为直观有效的方法。伴随水平井钻井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水平段长度也在持续加长。水平段长度的增加,起到了增大泄流面积,提高了单井产量,在增储上产、提高油气井开发效益方面起到了的良好作用。但就井中微地震而言,水平井段的增加,导致监测距离的增加,现有获取监测资料表明在1700米的监测距离以外,获取的事件信号质量大打折扣,而目前的钻井技术早已突破这一门槛值。而对压裂工程施工,远端的施工对本井施工参数优调整尤为的重要,如果能较早的调配好前端压裂施工,获取宝贵经验,将会为后面的顺利施工提供坚实保障,因此压裂施工人员希望微地震监测在远端监测时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无疑给井中微地震监测带来了新得挑战。

今年,江汉油田物探院对井中远距离微地震监测技术(超过2000米以外)进行攻关。然而,并非易事。由于监测距离远,微地震事件能量衰减加剧,导致事件信号检测的难度增大;纵波衰速度减快,长距离的衰减,会导致纵波在接收端的无法识别;受产层上下顶底板高速层影响,远的监测距会导致地震波往往会沿着高速界面滑行,使的接收到的首波可能为高速折射波,会导致这些事件无法准确定位,因此在数据采集中应该尽量规避折射波。面对挑战,该油田在中超远距离井中微地震监测中制定了相关解决方案并采用配套的相关的技术,通过优化设计井中观测系统来提高监测数据品质,并采用弱信号恢复技术提高信号能量,依据事件信号的相关性和时差等特征进行有效事件识别,自适应的单波和多波特色定位技术实现事件合理定位。

“我们制定的技术流程在实际生产中见到了好的效果,能为压裂工程参数提供实时调整依据。”霍浩高兴地介绍。

据了解,井中超远距离(水平井水平段长度超过2000米)的微地震监测,在国内首家应用,国外也只有2000米距离。


标签:企业动态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沥青网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邮箱:23341570@qq.com
微信关注WeChat
扫描关注微信,获取涂料最新资讯 公众号:中国沥青网 您还可以直接查找
全站地图

深圳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工商网监
电子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