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今日    | 手机 | 资讯 | 商铺 | 企新 |
home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今日头条 > 详细信息
我国石油需求2030年达峰
2019年08月28日    阅读量:5706    新闻来源:沥青网 sinoasphalt.com  |  投稿

8月22日,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在北京举行了2019版 《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报告发布会。报告认为,在基准情景下,中国石油需求将于2030年前后达峰,为7.05亿吨;此后逐步回落,2050年为5.9亿吨。单位GDP石油消费强度将持续下降,是中国石油需求达峰的重要原因沥青网sinoasphalt.com。中国人均石油需求还有一定增长空间,2030年将达到人均0.5吨左右的峰值水平。


化工用油过去十年间保持快速增长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主任工程师王利宁博士介绍,2000年~2015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长了3.2亿吨,贡献了世界增量的42.3%。2015年~2030年,中国需求增量为1.55亿吨,对世界增量的贡献率将降至20%。中国石油需求占世界的比重在2020年~2030年将稳定在13.5%左右,此后逐步回落。


“展望期内,交通用油占比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50%以上,是石油需求的主导部门。化工用油占比将稳步提升,将从2018年的12.5%增加到2050年的30%。”王利宁博士强调。


王利宁表示,2008年~2018年,中国烯烃和芳烃的年均消费增速分别为6.2%和7.7%,略低于GDP增速(9.2%),消费弹性分别为0.67和0.84。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人均基础化工原料消费水平仍较低,其中人均烯烃消费差距更为明显,而人均芳烃消费也低于发达国家。考虑到中国为石化制成品出口大国,中国人均化工品实际消费量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

根据报告,2035年,中国化工用油需求量将达到1.67亿吨,2050年达到1.82亿吨。中国炼油能力总体将继续增加,综合考虑现有规划以及淘汰落后产能,预计2025年将在9亿~10亿吨/年,之后保持稳定。


油品在交通用能领域仍占主导地位


“未来交通用能结构将更加多元,油品占比逐步下滑,但仍占据主导地位,2050年油品占交通用能的比重约为61%,较2018年下降27个百分点。“王利宁博士分析。


据介绍,2050年,电力和天然气交通用能的比重占比分别提升至18.5%和12.6%。交通领域的电气化不仅在电动汽车,还在于铁路和轻轨等快速发展。2050年交通部门用电量将超1万亿千瓦时,其中,纯电动汽车用电量约占一半。


报告预测,受交通用能在2030年后进入峰值平台期,交通用油总体将于2030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交通用油领域将更加多元,从集中于公路转向公路、航空和水路等多领域发展态势。中国乘用车消费增速进入换挡期,同时考虑节油技术进步,汽油需求增速将逐步回落,预计在2025年前达峰;之后随着燃油效率提升、替代能源快速发展将稳步回落。


随着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不断下降,以及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快速增长,报告预计2040年~2045年间与燃油车销量相当。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将稳步提升,预计2035年和2050年分别达到21.5%和44.2%。


成品油需求呈汽缓柴降航煤快态势


“与2018年版相比,2019年版报告基于过去一年以来发生的社会经济格局新变化、能源政策新调整、传统和新兴技术新趋势等更新了模型参数,设计了逆全球化情景,同时,设置了油气生产技术突破和氢能汽车更早突破两个案例。”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姜学峰表示,希望通过多路径分析,为行业决策提供更多参考。


根据报告,中国成品油需求将于2030年前后达峰,峰值约为3.8亿吨。需求增长主要来自汽油和煤油。2030年前,成品油需求仍有1.2亿吨增长空间,2015年~2030年年均增速2.4%。2030年~2050年,成品油需求下降0.4亿吨,2030年~2050年年均降幅为0.6%。航空客货运量将保持快速增长,将带动煤油在2040年前保持较快增长。


柴油已经进入峰值平台期,未来因工业和交通领域柴油需求持续下滑而稳步下降。“能源转型是能源发展阶段性变化的表征,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决定能源发展进程,技术进步决定能源转型的边界,政策选择引导能源发展的节奏与力度。全球向绿色、低碳能源转型的方向日益成为共识。”中国石油集团规划计划部总经理杨华强调。


标签:今日头条行业新闻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沥青网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邮箱:23341570@qq.com
微信关注WeChat
扫描关注微信,获取涂料最新资讯 公众号:中国沥青网 您还可以直接查找
全站地图

深圳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工商网监
电子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