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排水性沥青路面是一种典型的骨架孔隙结构,大量的连通空隙在道路内部形成发达的排水网道,雨水通过网道沿道路横坡由路体内部排出。这种路面具有安全、环保、摩擦阻力高、强度大等特点。如雨天路面不积水、无水膜、无水雾、抗滑性好,视觉效果好,与普通路面相比,排水性沥青路面大幅度提高了雨天行车的安全性沥青网sinoasphalt.com。
关键词 排水沥青路面 | 升级 功能性铺装是在满足力学强度、耐候性、耐温性、耐久性等基本通行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应用特殊的材料、设计、技术等措施,赋予道路发光、发电、发声、排水、降温、降噪、环保、安全等特殊功能的铺装工艺。目前,世界上已有多种多功能路面投入使用,如降噪路面、融雪路面、减排路面、压电路面、音乐路面、自修复路面和发光路面等。 在各类功能性铺装路面技术当中,排水路面,尤其排水性沥青路面是典型代表,应用相对成熟、技术体系完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排水性沥青路面是一种典型的骨架孔隙结构,大量的连通空隙在道路内部形成发达的排水网道,雨水通过网道沿道路横坡由路体内部排出。这种路面具有安全、环保、摩擦阻力高、强度大等特点。如雨天路面不积水、无水膜、无水雾、抗滑性好,视觉效果好,与普通路面相比,排水性沥青路面大幅度提高了雨天行车的安全性。 然而,排水沥青路面的铺装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如排水沥青路面空隙率高达18%至25%,大尺寸矿料用量较多,大粒径矿料颗粒之间的连接需要特殊的材料实现,才能保证整个沥青路面的强度、耐久性、耐候性及耐温性,而常规材料无法满足这一要求。此外,排水沥青路面空隙大,长时间服役易被灰尘、泥土及其他杂物堵塞,后期维护难度较大。当排水路面发生松散、坑槽、裂缝等路面病害时,常规的沥青青路面养护材料又无法实现原有的养护效果。目前,我国的排水沥青路面主要应用于中西东部地区的城市高架、高速公路、示范性市政道路领域,应用植围窄、应用量极小,主要原因是相比常规沥青路面,排水性沥青路面的铺装和维护难度大,应用成本较高。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研究者专门针对排水沥青路面研发了一种RST高粘改性技术。RST外现为黄色或浅黄色颗粒,粒子大小均匀,无颗粒粘结,且无剌激气味。这一材料不仅服役粘度高,且施工粘度低,易分散,好存储,而且还能赋予排水路面额外的优点,如增强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抗剪切能力,长久保持排水功能;提高集料抗飞散能力;提高沥青用量,增加沥青膜厚,延缓因高孔隙而导致的沥青老化。RST高粘改性技术具有服役粘度高、施工粘度低的特点,即60摄氏度时,材料粘度高,135摄氏度时粘度与普通改性沥青相当,具有良好的施工性。 施工时,将集料加热到180摄氏度至190摄氏度,将基质沥青加热到150摄氏度至165摄氏度,拌和温度保持在180摄氏度左右,RST加入拌缸与热集料干拌不少于15秒钟,喷入沥青湿拌不少于45秒,总拌和时间不少于60秒。期间,RST直接投入拌缸,与高温石料搅拌过程中即可熔融均匀,无需另外加热,可减少能源消耗。该技术在上海世博园区排水路面、上海中环线浦东段等路段都有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排水沥青路面维护难的问题,研究人员研发了排水路面常温修补料,该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渗水性能,使用简单方便,为排水性沥青路面的结构性破损的养护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的材料。而自修复是路面养护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意义,成为沥青路面养护技术的焦点。 1932年,瑞典人奥兰德在金络合金中首次观察到“记忆效应”,即合金的形状被改变以后,一旦加热到一定的跃变温度时,其可以恢复到初始状态,具有这种特殊功能的合金称为形状记忆合金(SMA)。形状记忆效应是一种特殊的热机械行为,它是热弹性马氏体相变产生的低温相(马氏体)在加热时,向高温相(奥氏体)进行可逆转变的结果。研究证实,SMA丝能够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变形恢复率,但由于复合材料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温度、应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因此,须进一步定量、精确地探索与研究SMA在对沥青混合料变形恢复的作用行为与机制。
预计到2025年底!河北高速公路将突破9000公里
“十四五”路网焕新!浙江加速高速公路提质增效
安徽省普通公路建设提前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总投资超百亿!甘肃两个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
密织现代综合交通网,迈向新时代“九州通衢”!湖北交通“十四五”成绩单出炉
桥隧比82%!九绵高速主体完工,9月下旬通车!
广州这条高速将扩宽至双向十至十二车道!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雾封层措施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基于GA10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钢桥面铺装施工工艺优化研究
长寿命沥青路面层间剪应力控制及处治工艺
环保型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在高速公路长寿命路面中的应用与性能评估
直击现场,北京首条湖城一体赛车道即将亮相北京亦庄
商河:从交通“四无县”迈向省会北部交通新枢纽
双向六改十!这个高速改扩建项目进入施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