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今日    | 手机 | 资讯 | 沥青 | 商铺 | 企新 |
home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技术中心 > 详细信息
四种纤维增强沥青的微观及力学特性比较研究
2019年04月01日    阅读量:4178    新闻来源:沥青网 sinoasphalt.com  |  投稿

概述


沥青混合料已广泛用于公路路面然而,沥青路面在重复交通荷载及冻融循环作用下可能产生开裂和车辙的病害因此,可在沥青混合料中使用纤维来改善沥青路面的性能,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称为FRAC中国沥青网sinoasphalt.com已有研究表明,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可起到增强作用纤维不仅可如SBSSBR和聚乙烯(PE)一样阻止沥青混合料中沥青析漏,同时也可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工程特性,包括粘弹性动态模量水敏感性蠕变柔量抗车辙抗反射开裂这些特性可明显延长沥青路面的服役寿命


目前常用的纤维如木质素纤维玄武岩纤维聚酯纤维然而,木质素纤维易受到潮湿的影响,从而导致在沥青混合料中具有较差的分散特性及具有较低的拉伸强度尽管玄武岩纤维和聚酯纤维能够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而其价格通常很高,因而不能广泛使用因此,有必要找出替代性纤维来实现工程及经济的双重效益


水镁石纤维为一种矿物纤维,其广泛分布于中国美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地区,与石棉纤维在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和化学特性上具有显著的不同水镁石纤维为一种氢氧化镁矿物(Mg(OH)2),在三角体系中结晶其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可分别达900MPa13.8GPa以上相关研究已经证明水镁石纤维对人体并没有伤害目前为止,水镁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应用于沥青混合料中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文旨在研究水镁石纤维的特性稳定性和对沥青胶浆的增强效果及相应的机理进行吸水性烘箱加热试验网篮析漏试验评估纤维的特性,且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纤维的微观结构和于沥青胶结料中的空间网络以深入了解纤维的增强机理进行水镁石纤维改性沥青的锥入度试验以评估其增强效果基于比较试验初步评估了水镁石纤维用于沥青胶浆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原材料


沥青


本研究使用的沥青为克拉玛依石化提供的A90号沥青


纤维


采用水镁石纤维(德力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木质素纤维(北京天成垦特莱科技有限公司)玄武岩纤维(宁波大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聚酯纤维(北京天成垦特莱科技有限公司)用于改性沥青


结果和讨论


纤维特性


吸水性和热稳定性(WAT)


水镁石纤维木质素纤维玄武岩纤维和聚酯纤维的吸水率分别为1.08%15.48%1.16%2.43%根据该结果,吸收率按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木质素纤维聚酯纤维玄武岩纤维水镁石纤维从该趋势也可看出,聚合物纤维(木质素纤维和聚酯纤维)与矿物纤维(玄武岩纤维和水镁石纤维)相比对潮湿环境更加敏感


WAT试验相似,聚合物纤维(木质素纤维和聚酯纤维)的加热质量损失高于矿物纤维(水镁石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的质量损失,且质量损失排序如下:木质素纤维聚酯纤维水镁石纤维玄武岩纤维结果表明,4种纤维中玄武岩纤维具有最高的热稳定性OHT试验中聚合物纤维可以明显观察到颜色的变化如木质素纤维的颜色从浅灰色到棕色,且聚酯纤维颜色从白色变为淡黄色然而,矿物纤维(水镁石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并没有发现明显的颜色变化,这是由于纤维的组成不同所造成木质素纤维是来自木和植物,因此具有最差的热稳定性,而聚酯纤维是由有机物所组成,因此热稳定性比矿物纤维(水镁石纤维和玄武岩纤维)


吸油性


可以明显看出:木质素纤维具有最低的沥青损失,这表明木质素纤维具有最高的吸油性和稳定性相比而言,水镁石纤维玄武岩纤维和聚酯纤维表现出较高的沥青质量损失根据纤维的物理特性,玄武岩纤维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而其吸油性和粘附性却最差为理解该现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纤维进行了分析


可以看出:水镁石纤维和木质素纤维与玄武岩纤维和聚酯纤维相比具有粗糙的表面,因此网篮析漏试验中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表面纹理的差异,其为影响沥青与纤维之间粘结强度另一个重要的因素纤维表面的纹理越粗糙,其与沥青之间的粘结强度将越高SEM结果的分析也可得出,人工合成玄武岩纤维和聚酯纤维的表面与天然水镁石纤维和木质素纤维相比更加光滑因此,水镁石纤维和木质素纤维与沥青之间具有更高的粘结强度纤维吸收沥青将导致沥青混凝土的粘度增加界面粘附性得到改善,且可增加沥青薄膜的厚度此外,这些改变也将影响沥青胶浆或沥青混合料的抗裂特性抗老化性能及疲劳性能


可以看出:与玄武岩纤维相比,水镁石纤维更加粗糙,这是因为水镁石纤维呈束状,且水镁石直径甚至可达纳米级水平,此外表面纹理粗糙并没有统一大小同时,木质素纤维表面呈不规则形状,且有大量的分支交错盘绕相比之下,由于玄武岩纤维和聚酯纤维为工厂定制,因此这些纤维呈规则的圆柱状,且具有光滑的表面结合WATOHTMBDT和微观图像综合分析可以得出,纤维的比表面积和表面纹理对吸水性吸油性和沥青粘附性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纤维增强沥青的剪切行为


给出了纤维改性沥青锥入度试验(CPT)结果,包括测得锥贯入深度和计算得到的剪应力纤维改性沥青的锥贯入深度降序排序为:木质素纤维(118.3mm)水镁石纤维(96.3mm)玄武岩纤维(92.5mm)和聚酯纤维(73.1mm)同时,计算得到的剪应力排序为:木质素纤维(15.21kPa)水镁石纤维(22.94kPa)玄武岩纤维(24.86kPa)聚酯纤维(9.89kPa)可以发现,锥贯入深度的排序与网篮析漏试验中吸油性的排序相似这表明纤维改性沥青的剪应力或许与纤维的吸油能力相关与未改性沥青相比,纤维增加了沥青胶结料的抗剪强度这是因为纤维可起到三维空间网络效应,如水镁石纤维玄武岩纤维和聚酯纤维此外,纤维吸收沥青的轻组分增加了沥青的粘度和劲度四种纤维中聚酯纤维降低锥贯入深度和提高剪应力的作用最为明显,这可能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沥青稳定及空间网络效应一般而言,具有较高拉伸强度的纤维可以更加有效地抗沥青流动及裂缝的扩展可以看出,玄武岩纤维具有最高的拉伸强度,而最大的密度因此,沥青的抗剪强度不可避免地受到纤维在沥青中下沉的影响水镁石纤维及玄武岩纤维由于他们的物理特性从而提高了改性效果水镁石纤维的拉伸强度低于玄武岩纤维的拉伸强度,而水镁石纤维的表面纹理粗糙度高于玄武岩纤维


SEM分析给出了纤维在沥青中的空间分布对表面粗糙的纤维(水镁石纤维和木质素纤维),沥青的吸收及表面纹理使得增强作用明显,在沥青中形成三维多方向的空间网络,起到桥接的作用使得沥青更加紧密结合在一起然而,对表面较为光滑的纤维(玄武岩纤维和聚酯纤维),二者之间的结果并不相同对玄武岩纤维,由于原材料和制造技术以及表面纹理的影响使得增强和结合的作用减弱对聚酯纤维其在纤维和胶结料之间也得到了三维网络结构先前的研究者已经确认了,三维网络增加作用可以使沥青在高温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提高抗裂纹扩展,防止集料沥青界面滑移和降低应力集中现象


结论


水镁石纤维木质素纤维玄武岩纤维和聚酯纤维吸收率按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木质素纤维聚酯纤维玄武岩纤维水镁石纤维聚合物纤维(木质素纤维和聚酯纤维)与矿物纤维(玄武岩纤维和水镁石纤维)相比对潮湿环境更加敏感


烘箱加热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纤维(木质素纤维和聚酯纤维)的加热质量损失高于矿物纤维(水镁石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的质量损失这是因为由于纤维的组成不同所造成木质素纤维是来自木和植物,因此具有最差的热稳定性,而聚酯纤维是由有机物所组成,因此热稳定性比矿物纤维(水镁石纤维和玄武岩纤维)


纤维的物理特性将影响沥青增强效果与木质素纤维玄武岩纤维和聚酯纤维相比,水镁石纤维具有可接受的吸水性热稳定性和沥青吸收特性


纤维的表面特性也影响沥青增强效果,其中水镁石纤维的粗糙表面在沥青中形成三维空间网络锥入度试验表明与未改性沥青相比,纤维增加了沥青胶结料的抗剪强度这是因为纤维可起到三维空间网络效应,如水镁石纤维玄武岩纤维和聚酯纤维此外,纤维吸收沥青的轻组分增加了沥青的粘度和劲度


水镁石增强沥青的微观及力学特性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接下来将进行相关的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以进一步验证水镁石纤维用于沥青混合料中的可行性


标签:技术中心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沥青网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邮箱:23341570@qq.com
微信关注WeChat
扫描关注微信,获取涂料最新资讯 公众号:中国沥青网 您还可以直接查找
全站地图

深圳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工商网监
电子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