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今日    | 手机 | 资讯 | 沥青 | 商铺 | 企新 |
home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技术中心 > 详细信息
石灰拌合方式对排水性沥青混凝土的影响
2019年03月28日    阅读量:4107    新闻来源:沥青网 sinoasphalt.com  |  投稿

概述


水分对路面所造成的破坏,一直是路面设计时考虑的重要问题,过去欧日各国均发展出排水性路面,排水路面其最独特的性质是级配中使用大量的粗骨材,大概占85%左右,以至于拥有15%25%的高孔隙率,使水分能迅速的自路面排出;因为拥有高孔隙率,沥青容易老化,造成剥脱现象,而石灰为最经济且方便的防剥剂代表;石灰的适当添加方式和含量多少对抗水侵害能力的影响为本研究重点之一


本研究比较不同添加石灰方式和不同石灰含量下对排水沥青混凝土性质的影响;采用添加方式有石灰先与水混合成浆体石灰加于湿润骨材上骨材加热后石灰同时与沥青一起添加还有先添加于未加热骨材上,前述两种方式浆体和先湿润骨材再细分为有卤化跟不卤化,所以一共六种拌合方式目的想要探讨以下两项:①石灰拌合方式对排水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②石灰含量多少的比较差异中国沥青网sinoasphalt.com


试验方法


本研究石灰添加使用方式有下列几种方式:

A代号C:先将石灰与冷粒料混合,之后再一起加热和沥青拌合予以制成沥青混凝土,此种过程,石灰落在粒料表面为填缝料的角色


B代号T:在骨材加热之后,在拌入沥青时,同时也加入石灰(与烘干的热骨材粒料一起拌合)模拟在拌合机里面一起拌合的情况,此种方法较为方便


C代号S:先将石灰与水以37的比例混合成浆体,再与粒料拌合之后,分为两种处理方式:一种将石灰浆体处理后的粒料,静置2d,称为所谓的卤化(S—A),以使石灰能与粒料充分作用;而另一种不卤化(S—B)则为马上加热粒料拌合


D代号W:骨材先添加6%的水,使骨材表面湿润之后,再添加石灰进去,也是分为2种处理方式:①将石灰处理后的粒料,静置2d,称为所谓的卤化(W—A);②不卤化(W—B)则为马上加热粒料拌合


试验结果与分析


室内透水试验结果分析


此研究针对所设计的马歇尔试件进行室内透水试验,借此作为评估沥青混凝土排水能力的指标


针对不同含量用同时拌合的方式,加入1%提高了一点点透水能力,但随着加到2%3%却是下降,但趋势并没有很明显;然后比较石灰添加量多少(0T+1T+2T+3)与透水系数之间的关系,发现并没有显著的变化,显示石灰含量对于透水的能力无明显的影响


马歇尔稳定度流值试验结果分析


稳定度为试件破坏时所能承受最大荷载,稳定度越大代表沥青黏度大骨材较具有多角性,即内磨擦力大而流值则代表混合料的塑性高低,在交通荷载下产生永久变形的程度流值是在稳定度试验时,量测试件受最大荷载时的垂直变形


由试验结果得知:石灰添加方式对于稳定度影响有明显差异;而且添加石灰1%比没加石灰的确会增加其稳定度;对于加入水分方式先湿润骨材和石灰浆体的稳定度都比较偏低,卤化过后更加会降低其值,可能水分跟骨材反应过久所造成而无水分的同时拌合和先加在冷骨材上的方式稳定度较高,推测原因可能为水分进入骨材后可能影响其内磨擦力变小,会使得所能承受最大荷载(稳定度)变低;而同时拌合的方式稳定度最大


在添加不同含量方面,选择稳定度最高的方式(同时拌合)来添加,发现添加含量越多时,稳定度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但上升幅度并不显著


间接和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本研究以6种不同方式拌合的排水性沥青混凝土,量测各组沥青混凝土间的间接抗拉强度发现浆体和湿润骨材的方法都可提高间接抗拉强度,尤其是卤化过后数值更高而浆体卤化过后的方式值最高同时拌合方式效果不错,而冷拌骨材结果竟然比没加石灰还低,这可能此方式对抗剥脱比较没帮助方式最好的为卤化过后的方法,但若考虑方便性和骨材间粘结能力的表现,其实同时拌合为2者兼具的解决之道可以看出:拌合方式对于间接抗拉强度确实有显著的影响


可看出:考虑实验的方便与经济性,选择方式为同时拌合,发现所加石灰含量愈多,其间接抗拉强度值逐渐增高,证明石灰的确可增加其抗剥脱的能力


浸泡天数不同的间接抗拉强度分析


本研究的浸水剥脱试验,乃将试件浸泡于60水中,各013510d后取出于25下养护24h后进行间接抗拉强度试验,比较在各种不同方式且都添加1%石灰下,不同浸泡天数对于排水性沥青混凝土有何影响,其损失率又是多少


由试验结果可以得知:不同方式的各组试件在经过浸泡之后间接抗拉强度都明显下降,但下降趋势有些许不同如图4所示,由于起始第0天间接抗拉强度值已明显不同,造成拌入方式对其值下降程度有些差异若是加以比较,浆体卤化方式从起初到最后的值都为最高,且卤化间接抗拉强度损失后的值都比同期未卤化来的高,倒是未加石灰的那组虽然一开始间接抗拉强度值比冷拌粒料高,但下降趋势却是比冷拌粒料下降还快而表8拌合方式和浸泡天数对于间接抗拉强度的双变异数分析显示两种因素对间接抗拉强度都有显著影响


浆体湿润骨材和同时拌合的损失率都较小,为不错的方法但特别注意同时拌合方式在第4天时突然损失率变大和冷拌骨材的方式也同为第4天损失率的斜率突然变大,推论浸泡4d后为浸泡关键的天数,也就是石灰发挥防剥效用最明显的时候;当到达第5天时候到第10天,损失率已达到稳定平缓的趋势看出:不同比例的石灰对于不同浸泡天数的影响,发现只有在加入1%石灰时,间接抗拉强度明显增加较多,加到2%石灰对于浸水后间接抗拉强度没有特别明显增加,但3%石灰量就有较高的间接抗拉强度值,间接抗拉强度值下降幅度大约第4天时下降最快


若来看损失率,没添加石灰损失率最大,添加1%石灰于前期1d损失率较2%小,中期差不多,到后期浸水10d后的损失率,也不会差异很大所以石灰含量1%有较理想表现;而添加3%并没有比1%2%的抗剥脱能力来的好,添加1%为最适当含量


Cantabro磨耗试验分析


磨耗率试验的目的主要在评估沥青混凝土的抗磨损能力,显示浆体拌合且卤化的磨耗率最低,且卤化效果都比未卤化好,而浆体拌合都比湿润骨材磨耗率来的少,而磨耗率最高则为先拌合于冷骨材里面的方式,推石灰此时在这角色为填缝骨材,而非原本扮演的防剥剂角色;而从变异数分析看来,信心水平95%下,拌合方式的确对排水级配有明显的影响差异


试验结果汇整


比较各种不同拌合方式在各种试验结果的成效,根据各项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拌合方式除了透水系数试验无明显差异外,其他试验结果都差异明显而浆体卤化方式(S—A),除了稳定度表现较差,间接抗拉强度抗剥脱能力跟磨耗表现都是最好,但是在冷拌骨材方法中,除了稳定度较好之外,浸水剥脱和磨耗试验都最不理想


表中的分数以一分到六分区格,表现最理想的为六分,普通为3分,最差的则为一分若是考虑方便性,同时拌合方式(T)总和分数比湿润骨材但未卤化(WB)还高,总和表现不错


结论与建议


排水沥青混凝土以不同浸泡天数模拟路面长期受水侵害的影响,以添加1%石灰的间接抗拉强度损失量低于其它添加含量的值,所以以长期受水侵害而言,添加1%石灰于排水沥青混凝土的间接抗拉强度部份有较理想的表现


综合试验表现,比较添加不同含量的浸水剥脱试验,在浸水第5天当时,间接抗拉强度下降最快,而到后期第10天,间接抗拉强度下降的值已经到达底限,趋于平缓


从透水试验发现,不同添加石灰的方式和不同石灰含量,上述两种因素都不会对透水系数有显著影响


添加石灰方式对稳定度有显著影响,同时拌入和冷拌骨材的添加方式其稳定度都较高,对于加入水分方式的先湿润骨材(W)和石灰浆体(S)的稳定度都比较偏低;卤化过后更加会降低其值,可能水分跟骨材反应过久所造成推测可能是水分进入骨材后可能影响其内磨擦力变小,会使得所能承受最大荷载(稳定度)变低;而同时拌合(T)的添加方式稳定度最大


石灰拌入方式对于不同浸泡天数下的间接抗拉强度有显著影响就不同浸泡天数下间接抗拉强度损失率而言,石灰浆体卤化<湿润骨材卤化<浆体不卤化<同时拌合<湿润不卤化<加于冷拌骨材,所以对于最佳添加方式,建议先与石灰浆体先拌合;若是考虑方便性,同时拌合也为不错的方法


综观试验结果,从磨耗试验或浸水剥脱试验来看,添加方式都是卤化效果比不卤化好,且石灰浆体会比加于湿润骨材上来的效果更理想,但先添加于冷骨材的力学性质甚至于比不添加石灰还要差,为较不好的添加方式,推测石灰添加在冷骨材上为填缝料角色,而失去防剥剂的功能


未来建议进一步研究不同添加石灰的方式应用添加于再生排水沥青混凝土,对于石灰的拌合方式,建议不同卤化烘干时间,看时间长短是否对试验结果有较佳的表现;还有加压浸水剥脱试验都可以深入研究其差异性



标签:技术中心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沥青网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邮箱:23341570@qq.com
微信关注WeChat
扫描关注微信,获取涂料最新资讯 公众号:中国沥青网 您还可以直接查找
全站地图

深圳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工商网监
电子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