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今日    | 手机 | 资讯 | 沥青 | 商铺 | 企新 |
home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技术中心 > 详细信息
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及防治
2019年03月06日    阅读量:5708    新闻来源:沥青网 sinoasphalt.com  |  投稿

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振动小、噪音低、耐磨、开放交通快、养护简便、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破坏能力强、适宜分期修建等优点,是我国路面的重要结构形式。随着日益增大的交通流量和重载车比例的不断增加,许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通车不久后平整度衰减很快,甚至出现路面早期破坏,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或减少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延长和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已成为公路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类型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是指沥青路面在设计寿命期前3年内就发生严重病害和较大面积坏损,可认定为沥青早期破坏中国沥青网sinoasphalt.com。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形式主要有裂缝、车辙、泛油、坑槽、松散等。


裂缝。沥青路面建成后,都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初期产生的裂缝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基本上没有影响,但随着表面雨水的侵入,导致路面强度下降,在大量行车荷载作用下,使切青路面产生结构性破坏。


沥青路面裂缝可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块状裂缝和龟裂四种。横向裂缝是与道路中心线近于垂直的裂缝,最初多出现于路面两侧,逐渐发展形成贯通路幅的横缝,多由基层或路基裂缝反射或低温收缩造成。纵向裂缝是与道路中心线大致平行的长直裂缝,通常由路基、基层沉降,施工接缝质量或结构承载力不足引起。块状裂缝是近于直交的裂缝,把路面分割成近似矩形的小块,块的尺寸在50~300×50×"v"形的变形,两侧没有明显的隆起变形。


泛油。沥青从沥青混凝土层的内部和下部向上移动,使路表面形成一层有光泽的、玻璃状的沥青粘膜的现象称作泛油。泛油的主要原因有沥青用量过多"强基薄面<span "="">"的思想。半刚性基层路面具有较高的强度及抗弯曲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当地材料更显其经济性。但由于较高强度的半刚性基层会导致较大的干缩、温度裂缝的产生,并促使面层产生反射裂缝。同时,雨水从裂缝中下渗,导致基层嘟泥从而降低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间的粘结力,加速了路面结构的破坏。无论采用何种措施始终无法有效地避免由于半刚性材料收缩开裂引起的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目前太过单一的路面结构形式与各地区的气候条件、经济水平、交通量间存在差异性的现状不匹配。在路面设计时,未考虑超载的问题,使得公路实际承受的当量轴次远远大于作为其设计依据的设计年限内累计当量轴次,使得设计弯沉值偏大,基层、底基层的拉应力偏小,造成路面整体刚度不足,导致路面提前破坏。


材料方面原因。沥青混合料主要是由沥青结合料、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等组成的复合料,各种材料的质量差异和混合料的配合比都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物理性能。沥青的稠度、感温性、含蜡量直接影响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并由此影响沥青路面的强度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矿料对路面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决定性作用,矿料的级配和配合比直接决定混合料级配的好坏,对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抗变形能力的影响尤为显著。在实际项目运作过程中存在有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由于对原材料进场检验把关不严出现供应商以次充好的现象。供应商在选用添加剂时只考虑满足沥青短期性能指标而忽视某些长期性能。路面用的集料多为施工单位在工程所在地自行采购,各集料供应单一、料场规模小、设备简单、料场加工环节难以控制等均增加了材料质量管控的难度。为满足工期要求,难免会有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料场,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施工方面原因。由于施工队伍的经验不足、施工设备不强、施工工期紧,使得沥青路面早期破坏情况较为普遍。主要表现有"重建轻养<span "="">"的思想,在公路养护中常常集中资金进行突击性维修,经常性养护无法落实。因此,养护时间和维修养护方法不当是造成沥青路面早期破坏进一步恶化的原因。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防治对策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与气候、交通条件、路面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因素有关系,而气候、交通条件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防治应从路面设计、沥青渥合料、施工、养护几方面来考虑,将早期破坏对路面造成的损伤降到最低,进而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合理设计路面结构。设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对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做调查取证,综合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路面结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及各层厚度要充分考虑当地交通量轴次、材料、施工条件、气候等实际情况,根据交通量大小、重型车辆构成比例选定合理的路面厚度,既要有利于增强工程的耐久性、减少后期养护费用,又要有利于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和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同时加强沥青路面防水设计,可在沥青面层层间表面涂抹防水材料,形成不透水的薄膜封层,能使沥青面层中聚集的水大为减少。充分考虑地质状况、当地材料特点等因素,以材料的质量、表面特性、形状、磨耗值、级配等满足使用要求为依据,合理选用基层和底基层结构,增强与沥青混合料的帖结力,要严格控制半刚性基层及底基层的材料组成、施工离析、养生方式等,强度不仅要控制低限,还要控制高限,减少反射裂缝的发生,一定程度地遏制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发生。


严格控制路面材料的质量。原材料的质量是沥青路面质量的保证,要切实抓好原材料选材、备料生产和质量检验等工作,从源头上对原材料备料质量加强管理。首先要严格控制沥青海合料的质量。沥青应选用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抗老化性能、含蜡量低、高粘度的优质国产或进口沥青,同时要对沥青的储存、运输及检验手段进行严格管理。骨料要选用表面粗糙、石质坚硬、耐磨性强、嵌挤作用好、与沥青粘附性能好的集料。矿粉要由专门的水泥厂选用合格石料进行加工生产保证其质量。其次是要合理控制拥青棍合料的级配。施工单位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规格、用量、材料的级配组成及沥青用量。对于沥青混凝土的沥青用量要严格按照马歇尔稳定度实验确定,并在施工过程中加以矫正,驻地监理工程师应对马歇尔的稳定度实验、材料规格及用量进行抽样检查。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实行目标管理、工序管理、明确岗位责任制等。要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期,选择先进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沥青路面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和压实。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沥青混合料拌合楼的现场管理,控制好沥青和骨料加热温度、沥青棍合料的拌和时间、出料温度,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同时要加强沥青路面现场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保证沥青混合料摊铺均匀、稳定,碾压密实。


加强公路运营期间的养护管理。公路投入运营后,养护单位要组建专业化的养护队伍,配备专业化的路面养护维修设备,全面推广科学养护的理念。公路养护人员要加大巡查力度,特别是雨季,要及时排除路面积水,经常保持排水设施处于良好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水损坏给路面带来的危害。同时要组织专人对公路进行病害和缺陷情况调查,及时分析路面病害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使病害做到被早发现早处治,避免病害发展和蔓延,尽快使路面性能得以恢复。


结语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是公路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它不仅与设计、施工等环节有关,而且与公路使用、养护和管理联系紧密。只要认真选材、精心设计、把握好每个施工环节,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施工,做好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就能减少沥青路面病害,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高投资效益。


标签:技术中心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沥青网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邮箱:23341570@qq.com
微信关注WeChat
扫描关注微信,获取涂料最新资讯 公众号:中国沥青网 您还可以直接查找
全站地图

深圳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工商网监
电子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