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能源圈被“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辽宁盘锦鑫诚集团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华锦阿美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新闻刷屏了......
据相关报道,这个项目总投资将超过100亿美元,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
很多人不解,沙特为啥要和一家造兵器的企业开展油气合作?
在这里,请允许小编为您科(xuan)普(yao)一下相关知识。
中国兵器集团可不只是造兵器,它在油气领域已经默默地深耕多年,打下了雄厚的基础中国沥青网sinoasphalt.com。和中国兵器集团一样,国内还有许多大型集团公司,都涉足油气领域。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举几个栗子~
上游 能进来的都是实力玩家
北方工业 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成员
北方工业就是中国兵器集团的下属公司,它不造兵器,而是广泛涉猎石油、矿产等多个能源领域。
石油业务大多由下属的振华石油公司经营,主要从事石油产业投资、海外油气勘探开发、国际石油贸易、石油炼化、油品储运等业务,是国家发改委海外资源开发协调小组六个成员之一,是中-哈、中-委、中-科、中-俄、中-巴政府能源合作委员会成员企业,也是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团队之一。
北方工业油气产业贸易业务以原油、燃料油及石油化工品进口和转口为主,年贸易量超过3000万吨。与伊拉克、巴西等多国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在国际石油行业都有较高的知名度。
除此以外,北方工业还入股华锦集团,成为华锦的原油供应商。目前,石化产业链原油采购规模达800万吨/年,拥有石油化工、化学肥料和道路沥青三大主营业务板块。
看了这些,你就知道中国兵器为啥要与沙特合资建石油公司了吧?别急,还有让你吃惊的。下面再举一个栗子——
中信集团 金融圈里的石油“明星”
是的,你没理解错,这里的中信指的就是你常见到的银行、证券公司那个中信。
中信集团的涉猎范围特别广,旗下的中信资源在全球布局,开发海外矿产和石油资源,重点投资战略性资源,覆盖全产业链,分别在澳大利亚、巴西、秘鲁、加蓬、印度尼西亚和哈萨克斯坦等地参与多个开发项目。
官网消息显示,2015年以来,中信资源的原油产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势头,所属哈萨克斯坦斯坦卡拉赞巴斯油田全年原油平均日产量39,100桶(按100%权益计算);辽宁月东油田全年原油平均日产量7,250桶(按100%权益计算);印度尼西亚Seram岛Non-Bula区块全年原油平均日产量3,350桶(按100%权益计算)。
吃惊吧?意外吧?有网友感慨,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中信。接下来,精彩继续,再看一家搞房地产的公司是怎么干石油的——
中国保利 一直很低调的石油大鳄
说到保利,最容易让人联想到房地产,没错,小编家的房子就是保利盖的。
中国保利集团与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保利协鑫石油天然气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媒体报道,该公司目前的石油勘探开发业务主要集中在在非洲埃塞俄比亚,拥有2个开发区块和8个勘探区块。
公司旗下的“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石油天然气”项目业务包括油气勘探开发、长输管道、液化天然气工厂和码头建设四大部分。采出的天然气通过管道从埃塞输往吉布提,在吉液化处理后海运至终端市场。预计 2021 年建成 300 万吨LNG生产线,产能逐步扩至 1000 万吨。
光看名字似乎与石油没有血缘关系的并不只是这些国企,下面这家民营企业也是低调的油气大咖——
新疆广汇 中国最大的民营石油公司
新疆广汇的石油业务由旗下的广汇能源运营。
其借助新疆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采取以能源产业为经营中心、资源获取与转换为方向的产业发展格局。相继进入液化天然气、 煤化工和煤炭开发、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是中国第一个大型陆基 LNG 生产供应商,第一个在国外获得油气资源、第一个建设运营跨境天然气管道,第一个民营控股修建国铁重轨电气化铁路、第一个获得原油贸易进口资质的非国营企业。
该公司现已形成以煤炭、LNG、醇醚、煤焦油、石油为核心产品,以能源物流为支撑的天然气液化、煤炭开采、煤化工转换、油气勘探开发四大业务板块,成为集上游煤炭和油气勘探生产,中游能源运输和物流中转,下游销售于一体的大型能源上市公司,也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同时具有煤、油、气三种资源的民营企业。
民营的也不少,比如中国华信、复星国际等大型集团公司,也都深度涉足石油产业。据相关媒体报道,国内经营石油(上游)业务的大型集团公司,不少于20家,和原油贸易等业务挂钩的就多不胜数了。
油气领域的上游已经算是非常“封闭”了,毕竟油气勘探资质不好拿,技术难度也超高,另外,动辄百亿元起的投资,也不是一般企业能玩得起的。
因此,在油气产业链上,越往下游,开放度就越高,看完前面的内容,再看看炼化就知道了。
中游 群雄逐鹿的“战场”
由于政策利好,炼化行业可谓是百舸争流,除了常见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这些巨头之外,还有许多国内有名的地方炼厂,比如:山东东明石化、 山东京博石化、 山东华星石化、河北鑫海化工等。心细的读者可能发现了,这些规模较大的地方炼厂,多以“山东”开头,没错,山东地炼在全世界都有名。一组统计数据显示 ,山东73家炼厂,有68家都是地炼。
据中国能源网发布的数据,国内地方炼厂炼能达到2.72亿吨,占全国炼厂炼油能力31.41%。
随着炼化一体化的推进,国内又迅速规划了几个大型项目,其中最大的四大民营炼化项目:
浙江石化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
恒力股份2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
盛虹石化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
恒逸石化8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
尤其是浙江石化、恒力石化这两个项目,在全球都属于超大型的炼化一体化项目,这些项目投运后,将大大加重地炼的比重。
由于政策利好,外资也加快在华布局,比如巴斯夫、埃克森美孚,都在广东投建了大型炼化项目,炼化市场呈现出投资主体多样化趋势。
是不是觉得炼化的竞争已经很激烈了?别急,更精彩的永远在最后。
下游 “散户”占半壁江山
作为油气链条的最后一环,加油站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
除了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国内的加油站以民营为主,其中莆田系和山东地炼规模最大,占据国内三分之一以上的终端网络。
2018年6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宣布自2018年7月28日正式取消“同一外国投资者设立超过30家分店、销售来自多个供应商的不同种类和品牌成品油的连锁加油站建设、经营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这也意味着,我国成品油终端市场全面向外资放开。而且批发渠道也已经打开,壳牌 (浙江)石油贸易有限公司经商务部批准获得国内成品油批发资质。
成品油零售市场竞争激烈到什么程度呢?
竞争主体太多了,小编如果一一列举,怕是得写一部长篇小说出来,就说个总数吧:中国目前共有10.9万座加油站,其中,民营及外资加油站总量为5.4万座(数据来源:2018年全国加油站高峰论坛),占比高达49.5%。不完全统计,这5万多座加油站,至少有8000个以上的竞争主体。
算了,小编就不再展开说了,再说下去,数学成绩差的短板就暴露了。
相信到这里,大家对当今中国的石油行业已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以后和别人聊天,可别提起石油就认为只有“三桶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