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明确施工温度对SMA-16 混合料路面性能的影响,并为SMA-16 路面施工的合理拌和及碾压成型温度提供技术依据,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同时拟定4个拌和温度、2个成型温度,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SMA-16 混合料的毛体积密度、孔隙率、马歇尔稳定性、水稳定性和高低温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加热温度为170~185℃时玄武岩粗集料与SBS 改性沥青的裹覆性最好;拌和温度对木质素纤维SMA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比较大,对水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拌和温度为175~185℃时,木质素纤维 SMA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变形性能和水稳定性最好。
关键词:道路工程;SMA-16 路面;马歇尔试验;拌和温度;混合料性能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1-3](Stone Matrix Asphalt 或 Stone Mastic Asphalt,简称 SMA)是由沥青、矿粉、少量纤维及集料组成的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国沥青网sinoasphalt.com。碎石骨架和沥青玛蹄脂是其最主要的组成部分。SMA 混合料对材料组成要求极为严格,无论是碎石材料规格、强度、单粒级配,还是木质素纤维的选用等,都比常规的技术指标要求高。SMA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如果拌合温度和拌合方式不同,其性能也会存在差异。对于不同地区,需要根据对路面性能的要求采取特定的加 工工艺制备沥青混合料。因此,研究拌和温度对 SMA 混合料的影响具有实际意义。 SMA 混合料的使用性能与施工温度存在密切关系。如果施工温度过低,就会导致路面的压实度不够,孔隙率过大,有可能造成路面水损害。在现实施工中也存在混合料施工温度过低,导致路面混合料松散,出现车辙、坑槽等早期破坏的情况;如果施工温度过高,不仅会浪费能源,增加施工成本,还会造成 SMA 混合料过度老化,导致混合料路用性能下降,路面压实度不满足要求。另外,施工过程中的废热和废气还会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在路面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拌和温度重视不够或是简单地凭经验进行控制,比如发现沥青对集料的裹覆出现问题,无论是增加沥青用量避免花白料的产生,还是延长拌和时间使集料完全被沥青裹覆,都会使生产的沥青混合料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同时还影响生产效率。因此,对于SBS 改性沥青拌合温度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室内 进行拌合温度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的研究,为SMA-16 沥青混合料拌合生产提供可靠依据。 试验材料 粗集料选取玄武岩,细集料选用母岩为玄武岩的机制砂, 粗细集料技术指标均符合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见表 1、表 2)。 沥青采用 SBS-90 号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见表 3;纤维采用松散木质素纤维,技术指标见表 4。 试验方法 沥青试验 (1)粘附性:参照 JTG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T 0616—1993 沥青与粗集料黏附性试验进行。 (2)黏度:采用美国 Brookfield 十型旋转黏度计测试沥青的黏度,试验操作参考JTG E20—2011中T 0625—2011 沥青布氏旋转黏度试验要求进行。 SMA 混合料路用性能测试 拌和时间与顺序:先将粗集料、细集料和纤维加入拌和60s大致均匀,之后加入沥青拌和80s,最后加入矿粉一起拌和80s。 (1)马歇尔试验:参照 JTG E20—2011中 T 0709—2011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进行。 (2)冻融劈裂试验:加载速度为50mm/min,操作参考JTG E20—2011中T0729—2000 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进行。 (3)车辙试验:参照 JTG E20—2011中T0719—2011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进行。 (4)弯曲试验:采用长250mm、宽20mm、高35mm的试件,试验在-10℃条件下进行,加载速率为50mm/min,操作参照JTG E20—2011中T0715—2011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进行。 温度对粘附性的影响 为了研究试验温度对粗集料抗水剥离性能的影响,确定合理的加热温度,将试验起始温度定为155℃,以5℃为级差增加,最高温度为200℃。用目测法确定粘附等级。采用布洛克菲尔德黏度计(Brookfield)进行黏度-温度试验,试验温度范围为160~200℃,温度间隔为10℃,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可见,试验温度对粗集料与SBS改性沥青的粘附性有显著影响。沥青和矿料的加热温度不同,浸水后集料表面沥青薄膜剥落的百分率也不一样。当试验温度低于16℃或高于190℃时,裹覆集料的沥青薄膜剥落面积相对较大,表现的粘附性较低,粘附性在4级或4级以下;沥青和粗集料加热温度在170~185℃时,沥青与集料裹覆较好,同样的材料黏附性达到5级。原因是:温度低于165℃,SBS改性沥青不能充分融化,且不能充分浸入集料表面,沥青与集料结合相对较 弱,遇水后容易产生剥落;当温度达到190℃及以上时,SBS 改性沥青产生老化,其与集料表面的粘附性开始下降,遇水后同样产生剥落,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等级较低。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集料温度在170~185℃范围时,集料与SBS改性沥青粘附性最好。 施工温度是影响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关键因素,加热温 度过高不仅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而且容易导致改性沥青老 化,影响其路用性能;过低的加热温度使改性沥青的黏度偏 大,不易渗入裂缝壁的微孔隙中,从而影响沥青的粘结能力。 按照美国ASTM D1599DE规定,以黏度为(0.17±0.02)Pa·s时 的温度作为拌和温度范围(182.6~190.1 ℃)。根据以往工程经验,改性沥青的拌和温度明显偏高,需要进行SMA混合料路用性能验证。 温度对 SMA-16 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参照 DANG VAN THANH(2013)研究结果,确定 SMA-16混合料的纤石比为0.31%,粉石比为10%,最佳油石比为6.1%。 根据温度对粘附性的影响选定4个拌合温度和2个成型温度,对混合料分别进行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分析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马歇尔技术指标(见表 6) 从表6可以看出,4个不同拌和温度下SMA-16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均符合 JTG F40—2004 要求。成型温度为170 ℃条件下,拌和温度从170 ℃开始,随着温度升高, SMA-16 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逐渐增大,在180℃时马歇尔稳定度最高,而随着拌和温度的继续升高,马歇尔稳定度逐渐降低,200℃时马歇尔稳定度最低;流值也有类似规律,而空隙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则与之相反,拌和温度为200℃时空隙率达到 4.71%,超过了4.5%,不符合JTG F40—2004要求。 原因是:温度升高后,沥青融化充分,沥青可与矿料充分裹覆粘结成一个整体,在压实功作用下混合料容易密实,强度和马歇尔稳定度增大;而当拌和温度达到甚至超过180℃时,因高温作用,沥青进一步老化,其粘结效果变差,表现为硬脆性,导致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度降低。 由此可见,拌和温度为180℃、成型温度为170℃时的混 合料马歇尔稳定度最高,强度和稳定性最好。随后对混合料在拌和温度为180℃、成型温度为170℃条件下进行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试验。 抗水损害性能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损害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形 式。其根本原因是外界水穿透包裹在集料表面的沥青膜,使沥青逐渐丧失粘结力。起粘结作用的沥青膜从集料表面剥落,造成集料松散,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荷载的反复作用下形成坑槽、推挤变形而损坏,危害道路的使用性能[4]。不同拌和温度下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见图 2。 图 2 不同拌和温度下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拌和温度逐渐升高,残留稳定度先增大后减小,在180~190℃下残留稳定度最大,水稳定性最好,而随着拌和温度的继续升高,残留稳定度开始变小,水稳定性随之降低。 冻融劈裂试验 根据JTG E20—2011要求,采用冻融劈裂试验测试混合料受到水损害前后劈裂破坏的抗拉强度,据此计算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Tensile Strength Ratio,简称 TSR),TSR 是评价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又一重要指标。由于其条件比浸水马歇尔试验更为苛刻,TSR 更能反映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 试验结果如图 3 所示。 由图3可见,170~200 ℃拌和温度下的冻融劈裂抗拉强 度比均符合JTG F40—2004 要求。拌和温度在 200 ℃时的冻融劈裂抗拉强度比较低。 高温稳定性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粘弹性材料,其温度敏感性很强[5]。采用标准车辙试验来测试不同拌和温度条件下SM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试验结果见图4。 由图 4 可见,180℃拌和温度下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最高, 达 7125 次/mm,200℃下的最低,较180℃时的动稳定度降低 15.14%。同时,拌和温度与SM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 并不存在正比例关系,动稳定度随着拌和温度的升高会存在 一个先变大再变小的过程[6]。拌和温度在175~180 ℃时,动稳定度值较高(处于峰值范围内),且在此温度区间内其数值变化较小;而拌和温度达到甚至超过200℃后,沥青逐渐老化, 表现为粘结力下降,呈现硬脆性,导致沥青混合料强度下降, 反而制约了混合料的高温性能。 低温抗裂性 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主要由低温弯曲试验确定, 试验结果见表 7。 由表 7 可见,随着拌和温度的升高,最大弯拉应变逐渐降低,当拌和温度超过190℃时,最大弯拉应变不符合 JTG F40— 2004 要求,说明拌和温度高于190 ℃时,沥青已严重老化[7]。 根据低温弯曲试验结果,为提高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建议SMA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不超过190 ℃。 总结与展望 (1)加热温度为170~185 ℃时,玄武岩粗集料与 SBS 改 性沥青的裹覆性最好。 (2)拌和温度对木质素纤维SMA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对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影响不甚明显。 (3)拌和温度为175~185℃时,木质素纤维SMA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