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集桥梁、隧道和人工岛于一体,全长55公里,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打破了世界上同类型桥梁的“百年惯例”。

1/10发丝细度,优于钢索强度。

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离不开桥面吊装中国沥青网sinoasphalt.com。其吊装合龙等施工中所用的缆绳,原材料是与钓鱼线无异的细线,要知道,发丝的直径最粗也就只有0.4毫米,它的直径只有发丝的1/10。别看它细,但韧性却极好,承重力能达到35公斤。专业上我们叫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又称高性能聚乙烯纤维。
港珠澳大桥吊装使用的缆绳一共由14万根高性能聚乙烯纤维组成,目的是为了吊装重约6000吨的钢结构混凝土预制件,来完成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海底隧道的最终接头。
6000吨是什么概念呢?足足相当于22架空客A380或者2个重型运载火箭的重量。
这是目前所知强质比最高的纤维材料,具有高强高模、质轻(密度小于1)、高能量吸收、化学稳定、耐水、耐光、耐疲劳、耐磨损、耐弯曲、耐低温、电波易透射等多种优良特性,与碳纤维、芳纶并称为三大高性能纤维。
说起来有点拗口,但它的用途说起来也是相当广泛。国防军工、民用工业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像直升飞机、坦克和舰船的装甲防护板、雷达的防护外壳罩、导弹罩、航天飞机着陆的减速降落伞和飞机上悬吊重物的绳索等等。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成的防弹头盔及防弹衣
其实聚乙烯纤维的应用不仅如此,在桥梁和其他建筑上,还可以被用来作为混凝土增强材料。在环保当道之时,这种将绿色可持续的理念融入到新材料中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正基于此,在诸如隧道、大坝、铁路高架上,它的价值愈发得到体现。
高性能聚乙烯材料自身具有接近金属的高延性和超高的应变强度,种种特性也吸引了世界多方对其进行探究,并试图根据一定配比来合成一款可3D打印的混凝土材料,这使得人们看到了无筋建筑的可能。
十年研发,为世界巨龙开路。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港珠澳大桥吊装合龙等所用的缆绳原材料,采用的是高性能聚乙烯纤维干法纺丝成套技术,而这套技术正是中纺院和中国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耗时近10年的研发成果。
项目初期,是在中纺院“863”计划(“高性能聚乙烯纤维干法纺丝成套技术”)开发的基础上,与南化集团研究院合作完成了该项技术的开发并成功建成30t/a扩试装置,实现了小批量生产;2007年又与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和南化集团研究院共同合作,于2008年建成了300t/a生产线。自此,干法产品成功地打入国内市场,这在国产高性能聚乙烯纤维干法纺丝领域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2009年至今,仪征化纤利用此技术,在仪征先后建立2300吨/年干法纺丝生产线。
由于该干法纺丝生产线节能环保,生产成本低,并且产品质量稳定,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就技术优势而言,目前国内外高性能聚乙烯纤维的生产有干法和湿法两种路线。湿法技术采用连续多级萃取工序,需要大量溶剂、萃取剂,而该项目所用的干法技术不需要采用大量萃取剂,生产过程更加安全环保,得到的纤维力学性能也更加优越,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预计到2025年底!河北高速公路将突破9000公里
“十四五”路网焕新!浙江加速高速公路提质增效
安徽省普通公路建设提前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总投资超百亿!甘肃两个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
密织现代综合交通网,迈向新时代“九州通衢”!湖北交通“十四五”成绩单出炉
桥隧比82%!九绵高速主体完工,9月下旬通车!
广州这条高速将扩宽至双向十至十二车道!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雾封层措施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基于GA10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钢桥面铺装施工工艺优化研究
长寿命沥青路面层间剪应力控制及处治工艺
环保型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在高速公路长寿命路面中的应用与性能评估
直击现场,北京首条湖城一体赛车道即将亮相北京亦庄
商河:从交通“四无县”迈向省会北部交通新枢纽
双向六改十!这个高速改扩建项目进入施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