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江汉油田江汉能源公司电力运检中心韩军、宋云川等4名巡检人员正在对广中3号能源站的变压器、高压开关柜等电气设备进行巡视测温,“红外成像测温能早期发现早期处理表面看似正常但内里存在缺陷的设备问题,供暖以来,这样的特巡维护是常态工作,主要是为了保障电力设备安全运行可靠供暖。” 带队负责人苏波介绍。
入冬以来,伴随低温寒潮天气而来的是供暖与生产用电负荷的快速攀升,能源公司紧紧抓住满足江汉油田生产生活安全可靠供电这一关键,立足于防,持续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对野外高压电力线路、变电站、能源站、重要电力设备设施以及油气主业油井线路巡视,特别是油井线路附近新修道路、冬修水利施工和老乡砍树等区域的巡视检查,对隐患、缺陷和薄弱点应整尽整、应改尽改沥青网sinoasphalt.com。针对矿区内地热、新能源改造等大型施工对油田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该公司督查相关部门严格落实施工区域的现场交底,强化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的执行力度,加大施工点所涉及线路区段的巡检力度,加密巡检频次和周期,补充完善施工区域安全警示标牌标识,最大限度避免外力破坏对电网安全运行带来的风险。
该公司严格按照江汉油田冬季保供电方案,科学组织电网调度运行,做好负荷监控和预测,及时进行供电方式调整,保障生产和供暖用电,“我们加强和江汉盐化工等生产大用户的沟通联系,密切监测供暖情况,及时启用王场变60兆伏安的2号主变,1号和3号主变备用,并充分运用调控一体化平台,根据负荷变化情况及时优化运行,确保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平稳有序。”江汉能源公司电力调控中心主任丁镔介绍。
该公司持续完善应急保障体系,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值班、24小时值班制度,公司、基层、班组三级应急服务网络保持全面战备激活状态,加强统一调度指挥和供电异常信息的预警处置,实行接到紧急故障报告15分钟内出发,半小时内到达现场的协同联动配合的早发现早处置机制,配齐配全应急物资储备和抢险抢修力量,近100名应急值班力量和党员突击队员严阵以待,保证故障应急的及时性。去年12月以来先后高效处理老新线、向阳南干线等供电异常,无一起责任停电事故发生。
去年,河南油田采油一厂集输大队算清职工技能“欠缺”账、优化成本账和效益账,降本增效150余万元。
随着河南油田油公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员的不断优化,采油一厂集输大队员工从2017年的72人减少到目前的45人,一人多岗成了常态,人员技能亟待提升。加之设备运行多年,运行流程长、效率低、成本高,与精益管理要求相差甚远。提技能、降成本、增效益迫在眉睫。
针对这些问题,河南油田在采油一厂深入推进精益管理,强化技能培育,优化工作流程,全面降成本提效益。该大队结合实际,制定了人人“懂流程、会分析,能操作”的技能提升目标,通过达标培训、“每日一题”微课堂培训等方式,实现全员技能达标。学习带来的进步和自信,激发了员工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以前避之不及的“技术比武”“技师考评”成了人争人抢的“香饽饽”。去年,该站4名员工通过技师考评。
该站污水滤罐投用以来,一直按照厂家规定的“一天一洗,一次30分钟”的制度运行。每天产生反洗污水1640立方米,工作量很大。推行精益管理后,该站优化反洗流程,减少反洗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18个过滤罐反洗时间由过去的30分钟降低到18至22分钟不等,还能保证水质达标。同时,该站不断总结提升,把反洗周期由过去的每天一洗变成隔天一洗,反洗污水每天下降660立方米,年节省37.9万元。按照这个思路,该站又摸索出“优化流程停炉法”,通过缩短流程,年节省天然气32万立方米,节约64万元。
注水泵是该站的耗电大户,用电量占全年用电的86%。该站按照峰谷电价标准认真计算各类设备的用电量,将注水罐液位分为“正常的”“可以接受的”“异常的”“不可接受的”四个等级,根据液位的升降变化,通过注水罐的容积,计算出注水井的开关量,避免了注水罐高液位出现在电价尖峰期,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在设备维修上,该站秉承“能修的不换”“能换零件的不换整件”的原则,做好机泵、安全阀、电磁阀、消防栓等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有效延长了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去年,节约成本26.8万多元。
随着中江气田产能不断扩边,部分管道长时间满负荷运行,天然气向外输送能力受到限制,管网运行效率低,致使部分气井生产困难,抑制了气田产能释放。
为解决气田管网集输难题,西南石油局科研团队不断加强集输系统能力及负荷优化攻关,形成了地面高效集输关键技术,最大化释放气田产能。
该技术在中江气田应用以后,通过优化集输管网结构,建设联通管线将负荷不均衡的集气干线串接起来,依托外输管线形成集气环网,建立了气田内部“8字形双环”集输管网结构,管网集输能力提升100%,实现日增天然气达50万立方米,有效保障了气田尽产尽销。
该技术提出了“集输能力最大化与集输负荷均衡化”相结合的优化理念,统筹优化管网布局和运行参数,充分利用不同压力级别之间各管线的集输能力相互平衡管网运行压力及负荷,实现气源流向的灵活调度,最终降低末端气井回压,解决了集输系统横纵向联通性不足、集输负荷与富裕能力分布不均的难题,实现了管网平稳高效运行。
目前,公司正全力保障天然气供应,该技术推广应用,将提升管网灵活调度性和天然气保供能力,有力保障增储上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