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了,降了,这组药剂效果非常好!”随着监测仪表显示除硬、除硅指标达标,高密度沉淀池实现了达标稳定运行,标志着古雷石化公用工程分部除硬除硅技术攻关取得显著成效。
受上游循环水阻垢剂等影响,高密沉淀池进水硅浓度高、硬度高,处理不好可能对后续膜系统造成不可恢复的污堵破坏,严重影响生产废水回收率。为此,古雷石化公用工程分部成立了高密度沉淀池除硬除硅攻关小组,分部经理、工程师带头,相关岗位人员全力参与沥青网sinoasphalt.com。通过小试实验,攻关小组筛选不同种类的药剂结合复配,检验各组药剂对水样的去除效果。经过近一个月摸索,发现选择氯化镁作为镁剂,并采用结合混凝剂吸附的方式,除硬除硅的效果最好,二氧化硅去除率能达到90%,总硬度也显著降低,同时具备较好的污泥沉降性。
通过采用新的药剂投加方案,药剂投加量同比降低70%,污泥处置量同比降低60%,不仅降低了除硬除硅药剂消耗量,减少了药剂费用支出,也间接提升了回用水量,为装置降本增效起到积极作用。
巴陵石化紧扣中国石化构建“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愿景目标,通过持续优化过程控制、开展质量攻关,做强做优己内酰胺、合成橡胶、环氧树脂三大材料,2021年,该公司三大材料主要产品实物质量提升显著。
在己内酰胺材料方面,该公司组织开展《提高己内酰胺产品纯度和轻沸物质量指标》《提高己内酰胺装置工艺控制平稳率》《开发不同黏度的超高粘切片》等课题攻关,通过调整摸索蒸馏冷凝热水温度、蒸馏残液流量等措施,己内酰胺产品纯度同比再提升0.02%,轻沸物含量进一步降低,达到下游客户内控指标要求。
改进过滤器滤布的质量,延长过滤器运行周期,降低了产品高锰酸钾吸收值,三个单元的高锰酸钾吸收值平均优级品率达到99.17%,较去年提升了3.95%;创新性开发实施在线清洗除沫网技术,延长了装置运行周期,确保了产品质量稳定。聚酰胺装置通过制定合理转产计划、优化操作等措施,切片产品优级品率同比提升了4.71%。
在合成橡胶材料方面,该公司强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做好质量在线分析系统的监控分析,投入使用密闭取样器,提高了样品分析准确性、真实性;年产5万吨SEBS新装置包装线成品全部实现自动取样,有效解决人工破包取样的老难题。
SBS装置、SIS装置、SSBR装置和SEBS新装置通过实施技改措施,强化管理和关键设备维护,产能进一步提高,正品率、质量内控合格率持续提高,副牌料、过渡料、残次品率降低,有效提升了产品内在质量及质量稳定性。
在环氧树脂材料方面,该公司烧碱装置加强原盐质量管控,优化盐水精制工序及脱硝装置运行,更换超期运行膜,有效降低了产品碱中含盐。有机氯装置优化100单元反应控制,管控系统水分,有效提高了粗氯丙烯收率,延长了反应器清碳周期;树脂装置优化氮气微正压系统管控,规范脱溶剂停车及过滤器操作,降低了产品色度;邻甲酚单元规范脱溶剂控制条件,降低了产品挥发份。
对客户意见反馈形成调查报告,制订整改及预防措施,每月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将客户反馈的包装桶打盖、包装袋热合情况、产品标识标签等意见,纳入全流程重点检查内容,有效提高了产品包装质量,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近日,中国石化水务管理信息系统在广州石化上线试运行。该系统具有水务运行、水量管理、水质管理、竞赛管理、运营分析、基础管理和综合应用等7个功能模块,目前已涵盖分公司炼油区、化工区、给水区共31套装置。
按照中国石化水务专业化管理要求,围绕工业水生产运行全过程管理,广州石化于2021年5月启动中国石化水务管理信息系统推广项目建设,至今已完成对企业新鲜水、循环水、化学水、污水处理与回用“四水合一”大系统的集中管理。通过实时监测水务装置工艺运行、水量生产、水质化验、设施工况、管网运行、能源消耗等运行数据变化,实现企业水务生产运行监控、预测预警和生产优化,保障供水安全稳定、产水节能高效。
该系统投用后,通过对新鲜水、循环水、化学水、污水及回用4类水系统生产运行的集中监控和对水网腐蚀结垢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对异常及超标情况及时报警,提醒操作人员优化生产方案,调整生产运行;通过对企业用水量的日监控、月分析,对各级用户用水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可有效减少不合理用水现象。通过“一张图监控”,可以更加直观、全面地呈现企业水务运行整体情况,提升水务管理水平。
近期,中韩石化通过积极开展源头减排、生产优化、关键设备长周期运行攻关、操作精细化管理等多方面举措,实现了三泥“零排放”减量化成果显著。
2021年攻关团队紧紧围绕三泥的"零排放"做文章。通过加强源头减排的监管,发现来水异常带油泥时,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情况,减少油泥、浮渣量的产生;根据浮选出水石油类含量指标的分析结果,在保证过程水质达标的情况下,适当降低药剂投加量,尽可能减少过多药剂投加产生的浮渣;开展三泥送焦化装置劳动竞赛,在收渣、排泥操作时,人员值守现场密切观察,防止大量带水,进一步降低油泥、浮渣含水率以及螺杆泵的故障率,保障了三泥送焦化装置回炼的正常进行,实现了油泥、浮渣的"零排放",2021年全年产生量3437吨,节约危废处置费用172万元。
通过开展离心脱水机长周期运行攻关,做好预防性的检维修工作,进一步优化离心机运行参数以及药剂投加浓度,实现二污离心机全年运行时长3607小时,累积处理量6294吨;高污离心机全年运行时长3220小时,累计处理量8295吨,达到了历史最好的长周期运行纪录。确保了生化系统排放的剩余活性污泥得以能够连续进行脱水后,进行深度干化处理,进一步降低危险废物外委处置总量,2021年产生干化后的污泥423吨,节约处置成本约20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