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桩西作业区:打通“最后一公里”促高效 |
2021年以来,胜利油田油气井下作业中心桩西作业区面对生产经营任务重、作业施工难度大等实际,通过推行多项举措,打通班组“最后一公里”,促进了各项工作高效运行,为夺取一季度生产经营主动权奠定了坚实基础。
班组是最基本的管理单元,既是生产和效益的源头,又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新年伊始,该作业区强化班组管理,突出班组发力沥青网sinoasphalt.com。
强化干部跟班劳动,发挥带班示范作用。进一步细化了现场管理单元,明确班组各岗位所负责的内容和应达到的标准,规定每天都要有至少一名干部跟班、送班,加强对班组交接班的监控及考核,发现问题当天直接处罚到人头,切实提高班组整体运行水平,促进生产运行更加科学高效。
强化全员质量管理,以质量求生存,向质量要效益。通过“开好技术交底会,推行过程监督控制,落实班组工序考核”三步走方式,明确岗位质量管理责任,促进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突出把好三道关口,把好施工设计关,对作业井做到“三清”。把好检泵分析关,为制定下步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把好工序质量关,严格执行工序质量标准,确保作业一次成功。重点工序干部跟班到现场;对每口作业井,做好效果评价和效果跟踪,做好优质井的展评、讲解工作;一旦出现不理想的作业井和问题工序,及时总结教训,增强每一名干部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
该作业区加强班组成本控制,推行岗位目标成本管理、按照岗位职责实行成本切块承包,把压力层层分解到班组,对成本大项,如:设备配件、工具、大绳、刹带、燃料由专人承包;严格成本预核算制度,对每口作业井,做好成本预算,完井后有核算、有分析,对成本超支的井,及时查找原因,并按考核规定兑现到责任人。通过加强班组成本管理,做到人人要“会算计”,班组要有自己的“小九九”。有时,一道工序的合理搭配用车,可能比简单的少领点配件、材料更有效益。比如:一台吊车一次干两个活,比分两次,一次干一个活,所产生的节约是可观的。为控制燃料费用,按照施工井内不同的管柱负荷规定了起下钻所需要的燃料用量,各班组下班后由小班司机及时填写油料使用本,由项目部经理队长或书记进行审核,若油料使用量超出定额则对该班组进行相应处罚。每月将劳务收入状况和成本费用支出情况及时通过队务公开的方式向全项目部员工进行公布,让员工时刻绷紧成本管理这根弦,提高职工自觉节约的意识。
该作业区推行安全环保“六字”管理法。做到安全环保管理“缜密、持久、到位”。具体的就是,干部对安全工作部署缜密周全,充分了解井上的具体情况之后,每天都要有具体的重点的要求;班组现场抓安全环保要持久用力,不松劲,天天都要执行固定的安全环保检查程序;问题整改要落实到位,要做好安全交接,要让下一个班组熟知安全防范情况,形成了严密的安全巡检机制,确保了安全文明生产。
强化技术干部对班组员工的培训工作,通过“手把手”现场帮带,把技术传授给每一名员工,促进班组质量管理不断进步。充分发挥好主任技师、高级技师、技师作用,利用倒班时间开设“技术讲座”,已经开设了注灰设计、打捞设计、压井液密度测试、铅模印痕分析、计算机操作、机械制图等六个方面的技术传授,使班组员工受益匪浅。
该作业区突出激励机制,开展月度“星级班组”评比活动,为各班组建立工作业绩档案,每月进行一次“星级班组”评选,评出现场管理水平高、质量管理工作抓得好、任务完成出色的班组,一次性奖励500元。每月召开一次经营情况发布会,分析经营状况,通报各班组任务指标完成情况,促进了员工参与生产经营管理的积极性。
中原油田:助力春节保供“增气鼓气” |
日前,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日均气量突破10.5万立方米,超计划下达指标123.5万立方米。
春节期间,中原油田把提升春节保供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精细开展气藏地质研究,精准实施“一井一策”气井维护,精确排除气井“疑难杂症”,全力确保气井“舒筋化瘀”,为助力春节保供“增气鼓气”,让每一户居民洗上热水澡,吃上热饺子,履行了中国石化“中原气服”较强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
江汉采服中心井场“春耕”忙打造标准化现场 |
2月22日,江汉油田采油气工程技术服务中心清河经理部有3口作业井当天要开工,班组员工运用小推车、铁锹、小铁桶、钢丝刷、扳手、抹布等工用具,对施工现场进行标准化整改,使这3口作业井的现场一次验收通过了经理部的开工前检查验收。
今年以来,该经理部面对工区范围内盐田、虾池、农田、果园密布,清洁生产要求高的实际,立足一个“早字” ,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开展井场“春耕”行动,着力打造标准化现场,全力确保原油上产工作优质高效推进。
成立了清洁生产管理专班,与各基层单位签定了清洁生产责任书,建立完善了环保管理网络体系,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清洁生产管理机制,保证了各级管理人员责任清楚,分工明确,做到了谁主管、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一级对一级负责。
管理专班工作人员坚持每天对各施工井场进行拉网式检查,切实抓好开工前检查验收,重点井、关键工序紧盯现在指导把关。各基层队抓好每一口施工井的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的全程管理。施工前必须按照“5S”标准,做到现场布置达标规范,不具备条件不允许施工。施工中,严禁一滴污油污水外排。跟班干部全程跟踪,发现问题及时组织整改,完善现场环保措施,坚决做到不让一滴油污落地。
坚持抓好清洁生产考核评比工作,管理专班工作人员在抓好现场检查,通过现场拍照、查看现场视频的基础上,认真填写每天的检查记录,每周一次小结,每月一次考核评比。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属于一般性质的问题,当场组织整改,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对于非常突出的问题,除了集中组织整改,对有关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外,甚至对有关责任人诫勉谈话。
本着资金再紧张,在清洁生产上的钱该花必须得花的原则,购齐了防渗塑料布、采抽设施包扎物品等物质,坚持推行“脑勤、腿勤、手勤、嘴勤”的清洁生产“四勤工作法”,以及“清洁、及时、密封、准确、精良”的清洁生产“十字作业法”, 全体干部员工各负其责、各尽其职,着力提高现场标准化水平,有力地推进了清洁生产。
从年初至目前,该作业部清洁生产达标率和问题隐患整改及时率均为100%,每一口施工井场均实现了达标施工、清洁生产。
西北完测:创新分级管理制度 严控施工质量 |
“这是今年我们管理的第11口井地面试油项目,施工一次成功率均达到100%。”2月21日,完井测试管理中心项目管理工程师袁超群完成塔河12295井静压及梯度测试任务后说。
新年伊始,完井测试管理中心紧紧围绕油田公司高质量发展规划,聚焦价值创造和效益导向,创新分级管理制度,严控施工质量。
该中心通过对31家承包商队伍进行分级管理、不断压实承包商领导管理责任,加大约谈问责考核力度,定向帮扶与激励机制等措施打造主力承包商,全面拓展、提高主力承包商安全施工作业水平,提升施工质量。
从严分级带班制度。从施工设计审核、开工验收到开井求产,根据不同的井况,将油井划分为一级重点井、二级重点井和常规井,要求承包商安排相应领导带班,执行档案备案和现场考核等措施,严格履职,驻井监控,靠前指挥,确保施工现场作业平稳有序。
全力做好“井控源头”文章。对新进承包商,实施生产资质认可制度,对井控制度落实不够、井控管理力量薄弱的承包商,该中心推行中心、主管部门、基层部门三级约谈制度和帮扶机制,例会、旬会、月度会井控风险点及控制措施提醒,重点检查开工验收中井控内容,加大督查力度,增强承包商对井控现状的责任意识,提升其管理水平。 目前 ,该中心约谈了7家承包商,重点帮扶3家,共计解决问题17项。
固化“双动态”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承包商HSSE考核制度,对承包商关键人员定期实施考核,规范承包商资质动态认证,压实主力承包商的组织协调、现场管理、技术支撑责任,整合专业能力,依据考核制度严格考核,进行总结分析,制定整改措施,杜绝再次发生。对承包商关键设备、设施建立动态台账,实现承包商关键设备的高效调配,制定事前管理专项验收表单,避免隐患问题带入现场,从管理源头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井控管理水平,提升施工质量,确保井控安全。截止日前,开工验收39井次,发现问题隐患8项,整改合格率100%。
胜利东辛作业区:复合解堵技术提升单井产能 |
近日,胜利油田油气井下作业中心东辛作业区施工的营13CX134井通过优化酸液体系、解堵方式等措施后取得显著效果,日产液38.3方,日产油11.1吨。
营13CX134井为一口侧钻新投井,生产层位沙二段,共有4个小层,油层渗透率为29.2--240.4x10-3цm2,泥质含量为7—16.8%,孔隙度为19—25.5%,由于储层渗透率差异大,泥质含量高,孔隙度小,加上钻井过程中的泥浆污染,采用常规的酸化解堵技术和施工方法,物性差的油层难能发挥潜力,造成储量损失。
为了提高该井的解堵效果,使各小层都能发挥最大潜力,工作人员首先从油藏入手,并结合目前的解堵技术,优化酸液体系和解堵液用量,将前置酸作为预处理液,首先解除近井地带的堵塞,然后再采用主体酸和复合酸对油层深部进行解堵。在注入施工中,为保证每个小层都能够取得有效的解堵效果,使其小层发挥最大潜力,注入时采用限压段塞式缓续注入,排出残酸后再注入生物酶,对油层的泥质胶结物和残留泥浆进行充分降解,确保油层的全面解堵。
该井的成功,得益于施工人员的积极创新,精心优化设计。下步施工人员将进一步完善复合解堵工艺的实验攻关,不断优化工艺参数,提高其适应性,为提质增效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