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今日    | 手机 | 资讯 | 沥青 | 商铺 | 企新 |
home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今日头条 > 详细信息
贵州公路之畅想“十四五”
2020年11月11日    阅读量:15992    新闻来源:中国公路  |  投稿

11月10日,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发布了《贵州省“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贵州公路之畅想“十四五” 沥青网,sinoasphalt.com

《规划》是指导贵州省“十四五”期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细化和落实。规划重点是公路、水路、城市客运,衔接铁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涵盖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养护管理、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安全应急等多个领域沥青网sinoasphalt.com


其中,公路方面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发展目标


1、交通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高质量完成交通运输投融资模式创新、智慧交通建设、“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山区公路建设运营安全风险管控等交通强国试点任务。


2、综合交通发展达到新水平

结合新型城镇化、产业布局,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交通网络化,提高路网的综合效益。


3、运输服务能力得到新提升

提高农村地区交通通达深度,提升农村客运定制化、区域化、预约响应式服务,城乡运输网络衔接更加顺畅。


4、交通融合发展形成新业态

打造“路旅融合”“桥旅融合”等品牌,增加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旅游公路等旅游服务设施。


5、交通行业保障取得新成效

进一步提高公路管理养护水平。


重点任务


1、强化基础设施网络供给能力


01

建成1万公里高速公路网。


在国家高速公路境内路段全面开工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沪昆、兰海等国家高速公路主通道扩容改造,提升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强化与周边省(区、市)衔接,进一步加快省际通道建设,加快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构建成渝黔金三角,实现与北部湾城市群等重要经济区的快速联系;围绕黔中城市群、贵阳都市圈等交通网络化,推进贵阳、遵义等中心城市和铜仁等地州首府城市的绕城高速公路建设;稳步推进城际高速公路通道建设,强化城际融通,做好项目储备,适时启动项目建设。


02

提升普通国省干线技术状况和服务水平。


稳步推进普通国道三级及以下路段改造,实现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例达90%以上;加快推进普通省道升级改造,力争实现三级及以上比重达到60%;持续完善市域、县域骨架路网,推进城乡融合、交旅融合发展;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合理确定建设标准,优化普通干线公路城镇出入口和过境段;加快推进一批衔接高速公路出入口、铁路、机场、港口码头等交通枢纽的普通国省道建设,实现客货运输车辆便捷上高速,各运输方式顺畅衔接;针对技术指标较低、路况较差的路段,因地制宜开展提质改造和路面改造,有效提升服务水平。“十四五”时期,完成国省干线四、五类桥梁当年处置率100%,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一、二类桥梁比例达到90%以上,一般灾害公路抢通时间不超过12小时。


03

提升乡村和边远山区交通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


推进县乡道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和路面改造;加快推动3.38万公里等外路提等改造,加快推动连通乡镇的低等级公路改造;结合村镇布局和产业发展需要,建设一批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加快推进联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和危桥改造,切实提高农村公路安全保障水平;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实现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约2万公里,完成村道安全提升工程4.9万公里。


2、进一步推动交通和旅游融合发展


01

打造精品旅游风景道,实现“路旅融合”。


适应全域旅游发展,打造以公路为轴线、以沿线人文特色、自然风光、美丽乡村为依托的多彩贵州风景道,使贵州成为“沿路观景、路即是景”的知名自驾旅游目的地。打造习水、赤水、仁怀、瓮安、黎平等县市的红色文化旅游公路,构建红色文化旅游公路和特色化服务体系及新型旅游产品。重点推进荔波喀斯特旅游风景道、铜仁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风景道、贵阳旅游公路环线等示范项目建设,争创国家级示范工程,在全国发挥引领作用。


02

打造桥梁旅游示范区,实现“桥旅融合”。


发挥贵州省“桥梁博物馆”独特优势,遴选一批桥梁工程,开辟交通观光项目,促进桥梁、旅游、消费。重点推进六安高速花江特大桥“桥旅融合”服务区示范项目建设。


03

鼓励普通国省道开展旅游化改造。


鼓励普通国省道结合旅游公路建设,因地制宜设置自驾车营地、房车营地、观景平台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旅游交通的服务质量,满足出行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充分利用普通公路沿线现有公路站(含养护站、超限检查站、路政中队、收费站场等)、加油站、农家乐、公路边闲置场地等进行普通公路服务站建设和功能拓展。


3、全面提高公路与航道管理养护水平


01

改善公路路况和服务品质。


积极开展预防性养护和日常养护,提升公路路况水平,实现公路路面技术状况逐年提升。继续推动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和危桥、老旧桥梁改造重建,加强灾害治理力度,提高路网整体抗灾能力和安全性。改善公路路域环境,提升公路养护工程的综合效益,打造以“畅安舒美”为主题的美丽公路。加快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建设改造,重点打造特色典型交通驿站、综合服务区等服务示范点。


02

提升养护决策和管理水平。


建立包括路况检测评定、养护目标设定、养护需求分析和养护计划编制等流程的公路养护决策技术体系,构建“十四五”养护工程项目库,提升养护决策科学化程度。大力推广成熟的养护工程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构建养护作业标准化框架体系,推进养护作业的机械化、标准化进程,全面提高养护效率;深入开展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


4、强化科技智慧对交通运输的引领支撑作用


01

提升交通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能力。


加强特殊地质和复杂结构下,桥梁隧道、公路建设、数字化维养等基础设施建设养护领域关键技术研究。依托重大项目,加强对山区公路安全运营风险管控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及材料装备研发。


02

完善交通大数据基础设施。


建设完善“一朵云”,完善行业个性化基础云平台应用。建设完善“一中心”,完善贵州省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建设完善“一张网”,完善贵州省交通运输行业专网。综合利用BIM、GIS、遥感、北斗和高精度交通地图等技术,建设完善“一幅图”,建设交通地理信息数据中心,实现全省交通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全面共享。


03

夯实交通大数据治理能力。


综合运用跨行业、跨层级交通运输大数据,建设贵州省综合交通大数据决策支持信息平台,增强大数据科学决策支持能力,有效支撑交通运输决策管理与服务。


04

深化智慧交通应用。


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加强技术状况、交通运行等数据的积累和挖掘,积极推进智慧公路建设。


5、着力构建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01

强化生态保护和资源集约利用。


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养护全过程,全面推进绿色公路建设。


02

深入推进节能减排。


推进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改扩建和维修养护路面材料回收和循环利用;加快推进公路服务区等区域污水处理及循环利用。


03

推广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应用。


全面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区域充电、加气设施建设。


6、切实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


01

完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体系。


继续推进《交通运输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02

强化应急保障与救援保障能力。


统筹规划应急装备站点布局,推进公路应急保障中心(基地)建设。


7、加快构建协同高效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01

完善行业管理体制机制。


以公路养护等领域为重点,加快推进各级政府交通运输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合理划分。


02

完善交通运输法规体系。


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完善交通运输执法程序,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健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提升综合执法效率。


资金筹措


1 高速公路

继续争取中央车购税等补助资金支持;争取省级财政延续对高速公路的有关支持政策,保障高速公路省级资本金需求;明确省地支出责任,各市州、县政府建立财政资金保障机制,落实市州、县资金保障;积极协调争取银行贷款,创新投融资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


2 普通国道

继续争取中央车购税等补助资金支持;落实市州、县政府配套资金;加大高速公路对普通国道的“反哺”力度。


3 普通省道及以下公路

争取中央车购税补助和省级财政投入,其余资金由市县自筹。


标签:今日头条行业新闻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沥青网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邮箱:23341570@qq.com
微信关注WeChat
扫描关注微信,获取涂料最新资讯 公众号:中国沥青网 您还可以直接查找
全站地图

深圳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工商网监
电子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