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石化:节能创效行动目标提前完成
入夏以来,高温一次次考验着人们的意志。6月19日一上班,齐鲁石化炼油厂生产调度科副科长杨春剑就来到改造后的第三常减压车间油品直供区域,查看装置运行情况。物料直供改造是炼油板块“百日攻坚创效”行动的重要举措沥青网sinoasphalt.com。以前,炼油厂上游生产的蜡油要先进入半成品罐,经过原料泵再进入下游装置,造成了大量的用电损耗和产品存储损耗。改造后,蜡油直接进入下游装置。“现在每小时80吨蜡油全部实现了直供。”杨春剑说,经测算,每年仅电费就可节约30万元。
“百日攻坚创效”行动展开后,公司要求,全力抓好装置满负荷生产,向装置平稳节能、新技术应用节能和精细管理节能要效益,助力“百日攻坚创效”行动目标完成。
难度再大也要完成
6月13日,公司科学技术部副经理唐迪平和能源管理科副主任师孙松卿早早来到办公室,对行动开展以来节能创效情况逐一梳理。
“对照方案,逐项比对,找出短板,抓紧补齐。好的方面形成经验进行固化。”唐迪平讲,“百日攻坚创效”行动启动后,科学技术部作为节能创效的牵头部门,第一时间部署落实,全面分析公司及各个生产厂的节能重要节点,研讨制定方案,明确了行动期间节能降本创效2000万元的目标。紧接着,制定工作清单,层层分解目标,落实责任,确定时间节点、牵头科室、责任单位和工作内容,指定跟进负责人。
“完成难度很大,但难度再大也要不打折扣完成。”孙松卿说,通过近几年的节能降本,空间已非常小,只有不断创新,另辟蹊径。
推进过程中,他们对照“任务表”、“时间表”,精准施策,狠抓落实。重点从技术改造、装置运行优化、设备能效提升、蒸汽系统优化等四个方面挖掘节能潜力。
新技术为节能降本“添翼”
“百日攻坚创效”行动启动后的第二天,公司级“百日攻坚创效”工程项目之一,氯碱厂烧碱装置一次盐水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正式开工。“项目投用后,将在减少化学品的消耗、提高一次盐水质量、稳定盐水指标运行等方面发挥作用。”公司专家李兆华介绍说,氯碱厂在实施技术节能改造升级同时,全面推进设备能效提升,截至到5月31日,行动期间完成节能2119吨标油。
5月份,科鲁尔公司装置大检修全面展开。期间,他们采用国内某公司的专利技术,对装置内两台大功率、高耗能的循环水泵进行节能改造。“改造后循环水泵配套的电机运行电流下降了20%,每年可节约电费300万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炼油厂第三油品车间船燃泵原设计偏大,造成电量浪费的现状,该厂经过核算后决定更换小叶轮,将运行电流由145安培降至100安培,在满足工艺参数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了节能降耗。与此同时,对另外两台大功率机泵实施零节能技术改造,经测算,每年节约电费10多万元。
与此同时,“苯乙烯蒸汽加热炉节能改造”、“聚氯乙烯装置蒸汽凝液余热回收利用”、“聚丙烯蒸汽系统节能改造”、“辛醇、丁辛醇装置流程优化改造” 等一大批节能项目已经投用,发挥节能效力,“乙烯装置BA-101裂解炉节能改造”、“科鲁尔丙烯腈实施工艺富余蒸汽外送”等节能项目也在加快向前推进。
打好组合拳苦干争创效
“公司内蒸汽管网密布,因多种原因造成部分区域管网热能损失严重。” 孙松卿讲,针对这一问题,公司一方面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专项治理小组进行专项排查治理,一方面要求各生产厂通过优化工艺过程控制、提高操作精细程度等,降低蒸汽消耗。
5月31日,塑料厂克服苯乙烯装置加热炉和脱氢反应器调节难度大的困难,顺利引入副产低压蒸汽,将0.32 MPa蒸汽管网压力降低至0.3MPa,减少管网蒸汽消耗,目前,使用量控制在4吨/小时左右。
提高反应炉温,减少烟气过剩氧含量,增加加热炉自产蒸汽量。炼油厂围绕影响能耗的关键点,把攻关搬到现场,持续推进节能措施落实落地;橡胶厂鼓励技术人员围绕节能降耗提合理化建议。2019年新入职员工张志提出的“乙腈装置放空尾气冷凝器流程改造”建议,经测算每月可回收丁二烯70余吨,增效30余万元;第二化肥厂持续对“闪蒸汽回收项目”进行攻关,纯氢耗煤再创新低,保持了集团公司内同类装置的领先水平。
围绕节能降本增效,公司及各单位祭出多套组合拳,收到显著效果。截至6月22日,“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以来,公司节能创效累计完成2383万元,提前超额完成2000万元的行动目标。
安庆石化炼油二部硫回收装置烟气后碱洗项目顺利投用
6月22日上午,安庆石化炼油二部二联合硫回收装置烟气后碱洗项目顺利投用,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值为0.05毫克/标立方米,进一步降低了污染物排放浓度。
目前,安庆石化有两套4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约50毫克/标立方米,装置负荷约80%。随公司整体加工负荷提高,装置负荷有所受限,存在超标排放风险。经多方技术交流,根据现有工艺条件及场地情况,决定采用ZPEC钠法脱硫技术,以实现“近零排放”,设计改造后的硫磺装置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将小于10毫克/标立方米。
该项目总投资两千余万,主要包括脱硫塔、碱液罐、废水缓存罐、外排废水泵等主要设备。自2019年7月份开始施工,由于新冠疫情,采购、施工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区域内技术管理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保安全赶进度。经过近一年的土建施工、主体设备安装、单体设备试车、主系统碰口及联动试车等工作,6月22日上午10时,在各级领导的统筹安排下,技术人员指导当班职工有条不紊的将I、II套硫磺回收装置尾气缓慢切换至烟气后碱洗系统,11:20顺利切换结束,各有关参数调整正常,CEMS表显示烟气二氧化硫排放量为0.05毫克/标立方米,突破了历史最好水平。
截至发稿为止,后碱洗项目运行安稳,工艺指标稳定,脱硫效果显著,连续监测表明,尾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始终保持在0.05毫克/标立方米,实现了零排放,为安庆石化绿企创建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石家庄炼化开展专项隐患排查
针对近期地方政府提出的加强异味管控和落实夏季重点时段臭氧污染调控措施、中国石化集团提出的防控季节性水体污染风险等环保要求,石家庄炼化组织开展VOCs和异味控制以及水体风险防控专项隐患排查工作。
VOCs减排是落实区域臭氧调控关键措施,VOCs产生环节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是排查重点;恶臭异味产生逸散影响周边社区居民和企业员工身体健康,需排查各类异味源管控是否有效;为应对极端天气,企业需进一步排查雨污分流是否彻底,突发事件水体风险防控措施是否有效等内容。
6月10至15日,石炼安全环保部组织,9个运行部和1个专业中心为属地排查主体,生产技术部和设备工程部作为工艺和设备专业管理部门,从专业角度参与排查结果确认和整改措施制定工作,此次排查共发现VOCS异味隐患26项,水体风险防控隐患5项。对于排查出的隐患,能够立行立改的,需要上措施整改的,各专业主管部门督促运行部抓紧确定方案和立项上报。
扬子石化芳烃联合装置最大的VOCs治理项目投用
历经2个多月的紧张施工,扬子石化芳烃联合装置老区污油池VOCs治理项目按期完工,于22日一次投用成功,消除了装置区内最大的VOCs(挥发气体)污染源。
扬子石化芳烃联合装置老区的污油池是含油污水的汇集点,由于临近扬子石化生产区域的主干道和办公区,长期以来是扬子石化公司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最近几年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治理措施,主要办法就是:废气经活性炭吸附消除异味,但由于活性周期短,吸附率低,效果一直不理想。
自从去年当地政府强化现场环境监测之后,芳烃联合装置周边的VOCs走航监测数值始终处于高危区域,成为该公司环境治理的“瓶颈”,也是员工关注的焦点问题。扬子石化将该项目当作民生工程来做,并采用废气送歧化装置加热炉燃烧的方案,以彻底消除异味。
该项目涉及扬子石化芳烃厂制苯、公用工程和水厂芳烃水务车间等相关单位,为了项目高效推进,扬子石化打破管理界限,指定相关车间负责施工管理。扬子石化芳烃厂对治理项目进行了宣传和发动,调动员工积极配合施工,多举措为施工提供便利,为整个项目的圆满完成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