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石化销售储运部自销产品对标推价增效
齐鲁石化公司销售储运部紧盯同行业产销信息变化和下游市场变化,快速反应,适时调整,提高量价配合和推价销售水平。5月份,45%离子碱、聚氯乙烯等自销化工产品通过推价销售,实现增效114.99万元。
坚持贴近市场、研判市场、精准施策、明确目标方向沥青网sinoasphalt.com。该部主管自销产品销售的部门,把自销产品的质量标准和销售价格同行业内相关企业进行对标,明确了“45%离子碱(折百)销售价格高于同行业天津大沽化40元/吨以上,聚氯乙烯产品销售价格要力争与同行业先进企业LG持平,高于比价基准20元/吨”的推价目标。
“45%离子碱5月完成销售14397干吨,按照推价目标计算实现增效32.49万元。”化工产品科田维信介绍,在推价销售过程中,通过研判市场和销售价格变化情况,适时提出调整生产和销售计划方案建议。期间,他们提出的加大离子碱管输用户销售量等建议被采纳后,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坚持做好疫情等特殊期间市场调研,准确掌握重点行业和客户用料变化。每天一上班,化工产品科负责人陈仁宝,第一件事就是收集市场信息、生产装置及厂区库存情况,查询当天及近几天的生产厂家、港口及市场报价信息,搜集下游客户开工信息,根据综合信息确定公司自销产品的价格,上报公司财务部门审定。
“我们一直坚持实施日比价、周检查、月考核比价管理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陈仁宝讲到,通过紧盯市场及比价单位产销变化,积极推价增效,5月份,销售聚氯乙烯18020吨,增效82.5万元。截至到20日,6月销售已超过1万吨,增效60多万元。
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围绕量效兼顾、增量增效、推价增效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产、销、研”一体化优势,通过电话、微信、实地拜访等方式,随时同客户进行联系沟通,及时解决客户反馈等问题。
与此同时,坚持精细、精准、灵活原则,实施一域一策、一品一策、一时一策,不断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锁定客户和消费需求。商情科加强市场分析,为自销产品下一步生产方向、质量等准确度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通过研判市场,他们分析出近期聚氯乙烯大包装产品市场边际效益较好、市场需求上升等信息,及时将信息反馈到公司和相关生产厂,协调增加该种产品生产,稳固并扩大了市场份额。
中韩石化STPP装置完成第一反应器换热器在线切换
近日,中韩石化聚烯烃一部STPP装置顺利完成第一反应器板式换热器E208的在线切换工作,为装置夏季高温高负荷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为装置接下来新牌号产品开发做好充分准备。
据悉,板式换热器E208是STPP装置第一反应器热量控制的重要设备,在维持反应器温度稳定,控制反应速率等方面举足轻重。前期,受柳絮和泥沙的堵塞影响,置操作人员已对备用组换热器进行了全面的清洗。近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板式换热器E208开度持续上涨至65%,严重制约反应器温度稳定,不利于装置平稳生产。有针与此,装置技术人员制定《反应器备用换热器在线切换方案》,反复推敲操作要点,操作人员克服在线切换板式换热器反应器温度易波动、反应器丙烯浓度难控制等困难,经过两个小时操作顺利完成了第一反应器备用换热器在线切换工作。
沧州炼化:党员带头 修旧利废降成本
“两位四通阀是焦化装置除焦系统的核心设备,一旦堵塞就会导致除焦工作停滞,影响装置正常生产。”沧州炼化炼油三部党支部书记张洪伟介绍说,由于生产需要,每1至2个月就要更换一次,运行部过去总是储备6~8个两位四通阀作为备用。
面对这一生产难题,老技师王宝昌主动请缨,自己动手维修,刚开始,他通过大胆“解剖”分析,了解配件结构。同时,段海峰和李博两位技术人员还多次联系厂家,通过视频讲解,帮助他们进一步深入了解检修方法。
原来,拆卸下来的阀门并不是不能用了,只要经过彻底清理,就可以恢复使用。但是,清理的过程,既需要耐心,又讲究方法。由于孔道直径小,不易操作,用什么清理工具的问题摆在了王宝昌的面前,他开动脑筋,自制清理工具。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拿下了这个一直以来的生产难题。
近期,曾有两次因两位四通阀频繁堵塞,一时找不到新备件更换,造成装置降至最低量生产。
“宝昌,两位四通阀堵塞了,能不能赶紧来单位一趟?”接到运行部领导的电话后,他立即赶往现场,将拆下的两位四通阀拆解、清理、测试、校正、润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用心“医治”后,这台价值1.8万元的两位四通阀回装到设备中重复利用,经试验运行效果良好。
到目前为止,王宝昌等人已经修理两位四通阀12台次,累计节约维修费用18万元,真正成为了两位四通阀“清理专家”。
金陵石化:以“泄漏就是事故”推进无泄漏攻坚
6月11日,金陵石化1号催化裂化装置区,机动部经理陈岗正在检查设备密封问题。该公司有炼油、芳烃、烷基苯等先进装置70余套,生产设备设施管线复杂,总静密封点288万多个,泄漏是设备“常见病”,也是让企业头疼的“顽症”。
“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以来,该公司秉承“泄漏就是事故”的理念,抓好无泄漏管理,通过完善制度、特色管理、专业消漏等举措,持续开展无泄漏攻坚,总泄漏率低于行业标准,处于总部先进水平。
无泄漏管理,制度先行,月月兑现
6月13日7时许,该公司炼油四部二工区主管李建鹏正在渣油加氢装置区检查处理过的泄漏点。按照该公司无泄漏管理的制度,他要对工区所有泄漏点的发现和处置质量负总责,就在这样休息日他也要仔细巡查。
“无泄漏管理,不仅制度先行,而且月月兑现。”李建鹏说,“这对我们这样的基层主管确实具有较大压力,当然压力变成动力,无泄漏才能实现。”
去年7月,该公司成立无泄漏攻坚领导小组,发动全员治理,开启了“无泄漏”之旅。为此,企业管理部门与机动部迅速修订完善无泄漏管理制度,统一完善泄漏管理台账,组织专业管理部门、运行部人员学习总部HSSE检查大纲、“四不两直”检查要点和《中国石化危险化学品泄漏安全管理办法》等规定。
该公司根据实际汇总情况,将总泄漏指标分解到各运行部,层层传递压力,督促检查落实,推动各单位的无泄漏管理上台阶。统一泄漏台账标准与格式,统一泄漏检查、上报、处置、复查、考核闭环管理分工与责任,建立了工区、运行部、公司职能部门三级检查处理的责任体系,逐步形成了工区日自查、运行部周检查、公司月检查的工作模式,做到了台账规范准确、原因分析明晰、管控措施落实,责任考核到位。
建立动态“排名表”,推广特色好做法,共同进步
6月11日,该公司会议中心会场,5月份无泄漏管理的“排名表”发布,炼油二部不仅排名靠前,而且“绿色泵区”特色管理措施在公司各单位推广应用。
“我们运行部推行机泵‘红绿牌’挂牌,开展‘绿色泵区’劳动竞赛,成效明显,在公司月度排名中名列前茅。”炼油二部党总支书记郭宏介绍,“5月份做得好的10个泵区被挂绿牌,做得差的10个被挂红牌,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势头。”
3月份实施“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以后,该公司进一步强化了无泄漏攻坚队伍建设,一些专家、首席师被吸收到查漏堵漏大军中。10个生产运行部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带着装置操作人员,地毯式清查泄漏点,并且及时组织处置,增强了无泄漏管理技术含量。而且,该公司各个运行部结合自身装置特点查漏堵漏,总结出一批好做法,也被该公司在企业推广交流,促进了企业无泄漏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
炼油四部采取“ABC类分级管理”方法。对所有漏点分类管理,按泄漏介质危害程度和处理难易程度进行ABC分类,对C类漏点挂牌的同时必须公示整改时间,对B类漏点的处理必须制定方案,对A类漏点组织重点攻关,制定奖励措施激励攻关。同时,加强钳电仪无泄漏管理,在维保单位建立专业漏点台账并挂牌管理,促进钳电仪人员参与到无泄漏管理中。
热电部实行“包机包区域制”,技术管理人员全员参加承包机泵治理,针对蒸汽、浆液、润滑油、煤粉、氨、酸碱等6种不同介质分类攻关,建立“承包与查堵”的长效机制,尤其针对蒸汽系统漏点多,从垫片选型、暖管投用等环节组织攻关,实施源头治理。
成立专项整治组,攻关处置,解决疑难杂症
6月12日下午,该公司储运部现场,机动处静设备科长王旸带着技术人员正在对暂时无法动火堵漏的低压蒸汽线泄漏点,进行现场专项消漏“诊断”,最终采用密封胶临时堵漏,确保了生产所需。
“‘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以来,我们成立了泄漏专项小组,专门解决疑难杂症。”王旸介绍,“对于屡治不止的泄漏,公司结合现场实际,开展专项整治和专项技术攻关,消除治理瓶颈。”
该公司泄漏专项技术小组,成员包括高级专家在内的技术人员,针对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或者运行部难以处理的问题,进行集中检查、集体攻关,从而尽快地解决了30多个疑难漏点。同时,每周小组成员集中对一个部门进行无泄漏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漏点台账与现场漏点挂牌情况,对查出漏点类别总结分析,对集中出现的问题实施专项消漏。
泄漏专项小组发现公用工程部伴热系统出现较多的问题,他们多次开展专项检查和消漏,提升了运行部的无泄漏管理水平。该小组重点针对现场低温段、危害性较大的重点部位的管支撑检查,根据国家标准整改不符合规范的支撑。
同时,加强对服役年久的管道和主要装置设备的专项消漏,已经完成2条运行超过30年的蒸汽管线的消缺,消除了炼油四部260万吨蜡油循环氢压缩机和新氢机漏点32处,瓶颈逐步得到解决,设备运行质量提升。
该公司机动部还注重无泄漏管理的跟踪检查,及时对所有运行部上报的泄漏点以及整改情况进行专项分析,重点对挂牌、包套、打卡具的漏点进行梳理和跟踪,不仅要求消除这些瓶颈,而且要求运行部总结提高。
广州石化裂解装置损失率创新低
在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中,广州石化将降低裂解装置损失率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对标行业先进,制定具体措施,狠抓落实整改,经过近3个月的努力,3月-5月份,裂解装置损失率实现“三连降”,5月份降至0.25%,创造装置历史最好水平。
针对2019年裂解装置损失率偏高的情况,为了降低损失率,提升装置效益,技术人员对装置运行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对标先进企业找出差距,制定精细化管理措施,并将每一项措施责任落实到人。
他们严格控制火炬排放管理,确保裂解装置火炬气回收最大化;优化裂解A罐区球罐的倒空置换,通过回炼流程将乙烯、丙烯全部回收利用;强化漏点排查治理,如针对循环水换热器内漏造成的物料损失,对装置内所有循环水换热器进行排查,并加强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对装置的密封点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泄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