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沥青路面是我国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最主要的铺面形式,每年沥青使用量约1800万吨,沥青混合料使用量约3~4亿吨。“十二五”期间,交通行业将构建“畅通、安全、高效、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对于沥青路面则必须提升其抗重载和耐久性、提升路面安全性能、提升路面修筑的环保技术水平。沥青作为粘结材料,其性能对沥青混合料及其路面性能至关重要,沥青材料的技术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我国公路交通量迅猛增加,重载问题突出,我国80%沥青路面的大中修都与车辙病害有关,急需开发力学性能更好的沥青材料;②社会公众对交通出行的安全期望和诉求越来越高沥青网sinoasphalt.com。排水沥青路面是世界公认的高安全、环保和舒适的顶级功能路面,可减少雨天滑溜类交通事故80%,降低噪音3-8分贝,但我国缺乏修筑排水路面的关键沥青材料;③我国发展中的资源、能源与环境问题更加突出,交通行业需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也需要开发节约资源和节能环保的沥青新技术、新材料。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及交通部科技项目等课题,研究提出了沥青材料杂化设计、复合改性增粘增韧、高效干法原位分散等方法,发明了重交通道路高承载力路面材料、高安全排水沥青路面沥青材料、废橡塑基热塑性弹性体沥青材料、节能减排的温拌沥青材料等新型路用材料及制备技术方法,有力支撑了我国道路工程建设对“耐久、安全、环保” 关键材料的需求,多项技术打破国外材料在我国的技术垄断或主导地位,项目成果已获授权发明专利9 项,公开发明专利7 项,其他知识产权4 项,在全国25个省市、100多个高等级公路项目中得到应用,并成功出口海外高速公路项目,项目成果引领了相关领域我国道路工程的技术革新,提升了我国道路材料自主创新能力,行业影响重大,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三、主要技术内容
项目创造性利用道路工程和沥青材料学的有关原理,发明了系列国际先进、适合我国重交通特征的高强度、高粘结、具有节能环保功效的新材料及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1)提出了高效干法原位分散技术,首创了天然沥青和合成高分子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提出了适用我国重交通和超重交通的高模量、抗车辙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关键力学强度指标为传统SBS 改性沥青技术的2~4倍。
2)提出了沥青改性的增粘、增韧和增溶方法,发明了高粘结力的沥青材料和制备方法,攻克了长期以来制约我国排水沥青路面修筑的关键材料,沥青性能的关键指标60℃动力粘度可达30万Pa.s。
3)发明了改性沥青用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TPE)制备技术和废橡塑基的弹性体改性沥青制备方法,改性剂在沥青中形成微米级网状结构,改性沥青性能可达PG82-28 技术等级,可替代传统技术和材料。
4)提出了高温润滑、低温晶格增强的温拌技术方法,发明了以裂解聚乙烯为基材的新型温拌沥青材料,可降低沥青路面施工温度30℃,节约燃油25%,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排放50%以上。
四、适用场合和范围
主要发明内容 | 适用场合和范围 |
重交通道路高承载力路面材料 | 重载道路提高沥青路面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的项目,特别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交叉口、公交车道等车辙病害易发路段。 |
高安全排水沥青路面材料 | 用以大孔隙排水沥青路面表层以降低交通噪音、提升雨天行车安全的项目,特别是降雨量600mm 以上地区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干道。 |
废橡塑基热塑性弹性体沥青材料 | 应用废旧橡塑基TPE替代化工合成材料SBS沥青改性剂,以实践资源循环利用理念。 |
节能减排的温拌沥青材料 | 温拌沥青材料,降低沥青路面施工温度,节约燃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隧道、居民区附近等热拌烟尘等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沥青路面、低温季节以及寒冷地区等需要延长沥青路面施工季节的项目。
|
预计到2025年底!河北高速公路将突破9000公里
“十四五”路网焕新!浙江加速高速公路提质增效
安徽省普通公路建设提前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总投资超百亿!甘肃两个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
密织现代综合交通网,迈向新时代“九州通衢”!湖北交通“十四五”成绩单出炉
桥隧比82%!九绵高速主体完工,9月下旬通车!
广州这条高速将扩宽至双向十至十二车道!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雾封层措施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基于GA10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钢桥面铺装施工工艺优化研究
长寿命沥青路面层间剪应力控制及处治工艺
环保型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在高速公路长寿命路面中的应用与性能评估
直击现场,北京首条湖城一体赛车道即将亮相北京亦庄
商河:从交通“四无县”迈向省会北部交通新枢纽
双向六改十!这个高速改扩建项目进入施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