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薄油层短距离水平井低成本开发试验成功
5月17日,由勘探开发研究院东濮开发研究所部署实施的水平井云2平6井顺利投产,日产液41方,日产油25.4吨,含水38%,预计含水会进一步下降,取得理想的投产效果,这口井的高产标志着在东濮地区针对薄油层的短距离水平井开发技术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下一步会在东濮同类型油藏推广应用。
由于油层单一而且比较薄,常规的直井开发单井控制储量少,开发效益不过关,勘探开发研究院东濮开发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精细对比论证发现,采用短距离水平井开发成本增加不多但是能够很大程度增加储量控制范围提高产能,会实现较好的开发效益,因此部署了这口试验井,云2平6井是针对古云集油田一个1.8米的薄油层设计的一口水平段为100米的水平井,通过地质、工程全过程投资优化,该井投资比常规的直井增加了三分之一,但是控制储量增加了两倍,初期产能是直井的四倍,预测该油藏最终的采收率也会大幅的提高。
薄油层短距离水平井开发试验的成功,为应对低油价情况下老油田效益开发提供了有效技术对策沥青网sinoasphalt.com。通过科研技术人员创新研究论证,地质工程一体化优化方案设计,能够实现老油田低成本效益开发,增强了老油田攻坚创效的信心。
巴陵石化优化丁二烯接卸转输降成本
5月19日下午,巴陵石化百日攻坚创效暨全年提质增效行动挖潜项目、储运部优化丁二烯接卸转输项目建成投用,道仁矶储运装置接卸的丁二烯通过长输管线转输至八号沟罐区,丁二烯送料泵每小时流量40吨,设备仪表等运行正常。
投资约30万元的该项目投用后,原来外委第三方转输丁二烯改为巴陵石化储运部自行接卸转输,每吨丁二烯可节省转输费用9元,按上年16万吨丁二烯物流转输总量计算,每年可节约费用约145万元。
据了解,丁二烯接卸转输是储运部罐区综合隐患治理项目中的一项生产改造内容。主要在道仁矶储运装置丁二烯罐组增加2台丁二烯泵,新铺设管线约420米,利用原有长输管线输送外采原料丁二烯至八号沟罐区。项目3月31日开工,5月11日完成改造并进行内部验收,5月19日具备投用条件。
中原石化碳四装置完成模式切换创效益
5月18日6点58分,中原石化烯烃二部碳四装置产出合格丁烯-1,标志着抽余碳四模式成功切换为混合碳四模式,提前1天半完成任务,月度创效达197万元。
抽余碳四切换为混合碳四模式,是中原石化“百日攻坚创效”行动的一项重要决策。按现有原料及产品价格,抽余碳四模式亏损较大,调整为混合碳四模式后,每天可增加丁烯-1产量10吨,基本实现自供,节约大量成本。
本次切换面临很多难点,为保证切换工作圆满顺利完成,烯烃二部组织技术、设备、安全组和技术骨干召开专题会,成立开车小组,抽调休班人员加强当班力量,统筹布置开停车及工艺处理工作。从5月12日18:30碳四装置停车倒料到5月18日丁烯-1合格,运行部领导亲自带队指导开车,当班班组和开车小组放弃周末休息,夜班加班到凌晨,保证了开车节点。
开车及准备过程中,调度部积极协调相关工艺处理及保运,储运部做好原料罐倒空和管线扫线,防止抽余碳四中毒物造成加氢单元催化剂失活,电气仪表中心提前做好相关电气仪表的试运和调试,检维修中心提前安排检查动设备备用情况和保运工作,检验计量中心做到随叫随到采样分析,各单位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充分展现了“讲责任、重协作、勇担当”的公司品格,确保了开车一次成功。
湖北化肥液氨日产量创新高
5月16日,湖北化肥公司液氨日产量创装置投产以来最好记录。今年以来,公司累计生产液氨10.8万吨,同比增加30.2%。
湖北化肥合成氨装置于1979年投产,利用上游煤气化装置提供的有效原料气生产液氨产品,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及国防等领域。公司抢抓市场回暖机遇,扎实开展百日攻坚创效行动,通过创新驱动、深度优化、卡边操作等措施,开足马力生产液氨,全面推进增效创效。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不断突破瓶颈提高产能。由于煤气化第三变换炉上下段催化剂均已达使用寿命,催化剂床层压差上涨,系统阻力高,制约液氨负荷进一步提升。公司成立攻关团队,根据催化剂活性情况,研究更换三变炉上段催化剂,节省费用的同时,消除“卡脖子”瓶颈。5月5日,三变炉上段催化剂小修后投用,床层压差下降67%,液氨产量迅速提升。他们制定专项预案,成立特护小组,投用反吹气压缩机,通过粗合成气替代氮气进行反吹,提高有效气成分,为高负荷生产提供“口粮”,每小时增产液氨逾2吨;消除气化炉激冷段环形空间温度高、低温甲醇洗处理能力不足等“拦路虎”,确保装置高负荷稳定运行。
他们瞄准深度优化,让老装置开出高负荷。为消除氨合成催化剂连续运行14年活性降低的影响,他们坚持上下游一盘棋,根据工况变化联动协作,小幅调整氢氮比在2.6~3.1范围内波动;根据合成回路中惰气含量变化,精细调整氢回路负荷,使惰气含量在11%~12%之间,控制惰气含量、氢气损失在正常范围;微调细调合成塔入口温度,确保合成塔热点温度正常,控制催化剂活性,提高反应转化率和产量。目前,湖北化肥经验已成为催化剂厂家经典案例,加以推广。
公司坚持卡边操作,努力创造最大的价值。结合高压蒸汽管道输送的5摄氏度温降,他们将动力站送至合成气压缩机的高压蒸汽温度,由470~490摄氏度,调整至475~490摄氏度,卡边上限运行,确保压缩机安全运行的同时,提高蒸汽品质,增加压缩机打气量,提高负荷增产液氨。在同煤种情况下,气化炉每增加1%负荷,有效气可增加1400标方,液氨负荷随之提高,同时蒸汽等消耗变成产出,每天可增效万余元。操作人员主动跳出舒适区,严格执行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尽量提升负荷,接近上限运行,确保装置高产低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