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气田首口“弓形井”试获高产 |
近日,由华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部署的首口弓形水平井J30-4-P11试获高产, 日产气12.3万立方米,进一步证实了地质物探一体化精细刻画心滩的准确性及弓形井设计可行性,同时提高了储量动用程度。
盒1段为东胜气田锦30井区的主力层位,但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心滩规模小且分布分散。研究院杭锦旗所开发技术人员,一是加强地质-物探一体化研究,总结出不同砂体空间叠置类型的地震响应模式,在此基础上,综合沉积特征认识和储层预测成果,精细刻画了心滩展布;二是加强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在井位设计阶段,为了最大程度控制储量,实现储量极致动用,同时避免与相邻井的相互干扰,将水平段设计为“弓形”,并加强与工程院技术人员的结合,多次论证弓形井实施的可行性,不断优化轨迹设计,水平段完钻后,两院技术人员又紧密结合讨论采用大规模混合水和密切割多簇体积压裂充分释放产能沥青网sinoasphalt.com。
J30-4-P11井钻遇实际水平段长800米,砂岩钻遇率95.9%,显示砂岩钻遇率67%,压裂试气后,日产气量逐渐升高,日产气量达12.3万立方米,油压13.9兆帕,套压22兆帕。
该井的成功实施,是地质-物探-工程一体化工作思路的成果,既满足开发区井网井距要求,也实现了储量动用最大化。为强非均质储层及薄、小、零散分布心滩的有效动用提供了新模式,为“少井高产”目标的实现拓展了新思路。
西北油田完井时效创新高 |
自今年8月以来,西北油田完井测试管理中心通过推行协同优化、并行优化、流程优化等6类25项提效措施,完井时效再创新高。截至9月30日,近两个月累计投产新井21口,合计完井周期较考核指标减少57.64天,超前贡献原油5091.93立方米、天然气662.32万立方米。
2021年,完井测试管理中心结合油田施工特点,对症下药提高完井时效,增加单井采油时间。中心将施工工序由过去的“串联”变为“并联”,相继推出了以酸压组织、机抽井物资组织、试油场地协同组织等为主要内容的八项施工协同,以工序前置优化、协同作业优化、并行作业优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六大运行优化”,以及以单井跟踪前置、刮管工序前置等为主要内容的“九大工序前置”措施,组合运用推动完井测试作业各工序紧密衔接,完井时效得到快速提升。
“工序前置优化”是“六大”运行优化中一项主要措施。中心在井筒作业期间完成酸压施工准备,提前进行井场踏勘,在组下完井管柱工序期间组织上酸罐,替浆工序期间组织备酸,最大限度缩短酸压准备周期,酸压作业平均提效达48小时。
针对顺北油气田及外围重点井,中心成立单井项目组,集中管理、综合优化,对单井施工进度、物资、设备、人员状态等进行全要素协调。通过运用多项优化措施,顺北5-4HCH井将顺北酸压完井周期缩短至12天以内,较考核指标19.5天提前8.2天,提高完井时效42%。
中原油田石油天然气三级储量获中国石化评审 |
9月27日,中原油田申报的2021年第一批石油天然气三级储量顺利通过了中国石化专家组评审。批准控制天然气地质储量213.57亿立方米,预测天然气地质储量259.62亿立方米,均超年度任务目标完成。预审通过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12.31亿立方米,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4.30万吨。
今年以来,勘探开发研究院战略规划研究所科研人员深化盆地、区带、圈闭油气成藏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科学论证、优化部署,针对今年油气藏类型多、油气水关系复杂,在完成储量参数研究的基础上,较好完成了各个区块的经济评价,为储量研究、计算及申报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6月下旬就部署完成了全年14口探井的计划任务。截止目前,各探区油气勘探均取得了良好成效。普光探区老君4井在礁滩相获得日产141万方的高产工业气流,普陆4井在侏罗系致密砂岩中获得日产20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气流,宣汉1井在茅口组岩溶储层中获得日产5.1万立方米的工业气流;通南巴探区完钻的马9、马10、马105三口井均在须二段和雷口坡组电测解释较厚气层;白音查干凹陷完钻的锡401、达4301、达4302三口井均在腾下段电解良好油层,锡401井试油获得工业油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