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石化流量检定装置获江苏省计量院强制检定授权,上海石化环保水务部“无检修日”集中力量查隐患,茂名石化乙醇汽油出厂创单月历史新高,安庆石化节日期间“严细实”做好过程控制
扬子石化流量检定装置获江苏省计量院强制检定授权
日前,扬子石化电仪中心通过对公司流量检定装置实施技术改造,经上级计量检定部门复检考核合格,获江苏省计量院强制检定授权。在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中,计量站利用授权项目拓展检定业务范围,对公司重要的贸易交接计量表进行强制检定,不仅解决了外送检定周期长影响公司生产的难题,而且节约了检定费用72万元。
以往,扬子石化大口径质量流量计都是外送南京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检定,不仅要花费昂贵的检定费用,而且需提前预约,检定周期长达15个工作日以上,严重影响进出扬子石化原料和产品的贸易交接沥青网sinoasphalt.com。今年4月,该公司电仪中心针对计量站原测量管线不具备进行DN300以上大口径质量流量计检定条件,成立技术攻关团队,安排专家指导,对管线支撑、标准管线对中度、安装应力进行技术改进,解决了流量控制、信号系统接入等技术难题,经省计量院考核验收后,完全具有大口径质量流量计的强制检定能力。
近日,电仪中心计量检定站相继完成了清江石化码头大口径质量流量计检定、贮运厂码头装卸区质量流量计检定,以及公司各厂质量流量计检定等强制检定业务,确保了百日攻坚创效期间扬子石化贸易交接计量表的准确计量,维护了贸易交接双方的共同利益。
上海石化环保水务部“无检修日”集中力量查隐患
近期,上海石化环保水务部开展的“无检修日”相关工作取得成效。今年年初,该部确定每周一为“无检修日”,3月起正式推行。
“无检修日”,除抢修外,停止检修,集中“管操修”力量排查隐患。各装置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运保人员组成三方联合巡检队伍,共同巡检装置现场设备,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该部设备科不定期参与巡检,给出专业指导意见。
经过3个多月的实践,联合巡检共发现现场问题29个,及时消除现场设备隐患11起,为严控“三小”(小偏差、小波动、小异常)、杜绝“三非”(非计划停车、非计划停机、非计划停炉)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方共同巡检,从不同角度查找生产运行中的隐患,并及时交流沟通,不但提升了巡检质量,还提升了员工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了装置运行的安全风险,保障了生产稳定。
2020年起,该部进入“大运保年”,实施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运保人员联动机制。推行“无检修日”,是“大运保年”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茂名石化乙醇汽油出厂创单月历史新高
5月,茂名石化炼油分部装油车间紧紧抓住疫情稳定、经济复苏、西南市场对乙醇汽油需求增加时机,利用专罐、专泵、专线加快乙醇汽油出厂,保障市场供应。据统计,全月,该车间共输送92号车用乙醇汽油出厂2.38万吨,同比增长159%,环比增长101%,首破2万吨大关,创单月历史新高。
茂名92号车用乙醇汽油主要靠铁路销往广西地区,今年前3个月,由于受疫情影响,经济下滑,加上铁运受阻,乙醇汽油一度滞销,疫情稳定后,装油车间主动与销售、铁运、调度等部门沟通,了解市场信息和车源到站情况,当得知广西南宁、崇左等地乙醇汽油资源紧缺、需求量加大时,未雨绸缪,积极做好乙醇汽油组分油进罐、调和和装车管线处理,同时,加快做好车辆入厂、对车、检车、对合格证等工作,针对车多人手少的实际,他们全体动员,全民皆兵,党员干部首先带头装车,为提高装车效率,他们开展劳动竞赛,对装车装得多且装得快的班组和个人给予100元至500元不等的奖励,大大提高了装车员工的积极性,从而缩短了槽车在厂停留时间,加快了乙醇汽油出厂速度,5月份共装乙醇汽油车14批次552辆,没有一批车一辆车因故受到影响而延误出厂,为乙醇汽油源源不断运往广西地区助力西部开发提供了保障。
安庆石化节日期间“严细实”做好过程控制
为确保“端午”小长假期间安全环保生产平稳,安庆石化水务部节日期间“严细实”做好过程控制,为后续主装置提供了优质的水、气、风、氮,其中化学水、循环水、冷冻盐水、氮气、净化风、非净化风等各种产品的质量合格率均为100%。
该部节日前夕,要求各区域设备人员根据所辖区域生产设备、管线、阀门等实际情况,深入现场,全面铺排,不放过任何一个故障点和疑点,要求备用机泵完好率100%,尤其是露天设备、管线要求各装置各岗位节间要加强巡检,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对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等物品做好防护工作,安排好节间各物料供应,同时积极做好节前安全专项检查,确保设备设施出现状况。
该部要求各区域全面排查所属区域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同时,在工艺管理上要精益求精,从严从细从实做好过程控制。岗位人员要根据生产工况和主装置的生产需求,及时稳定地做好工艺重要参数的调整,循环水系统要强化余氯、正磷等主要数据的把控,供水区域夏季高峰用水量大、浊度会有较大变化,要加强浊度控制,保证水质指标正常。污水处理场节日期间,要高度、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防止雷暴雨突袭,要做好雨季防水体污染的预案演练,相关区域要做好应急管理,做好极端天气下雨污排口的管控,确保措施到位,确保节日期间环保生产零污染。
针对目前现场施工多,该部要求要有针对性的梳理直接作业环节,做好现场条件确认,做好过程管控,安全专业牵头开展护栏安全、加药设施状况、外出巡线安全等专项排查,废渣填埋场施工赶进度的同时要保持现场环境良好,同时对现场施工车辆规划固定行车路线,注意现场人员安全。
茂名石化:新建浆态床渣油加氢控制系统上电一次成功
“报告,最后供电回路检查确认完毕,DCS控制系统可以上电。”6月25日下午4时30分,在茂名石化仪控计量部的紧密筹备下,公司新建260万吨/年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控制系统成功送上了双路冗余UPS电,DCS控制系统与SIS联锁系统首次上电后运行正常,机柜间传来了掌声。
“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控制系统包括DCS控制系统与SIS联锁系统。”坚守在现场的仪控计量部筹备组副组长副杨义章介绍,“本次上电共涉及12个系统柜,2个电源柜,其中供电回路高达70余个,目前DCS、SIS系统上电后运行正常,各项指标符合技术要求,为后续调试工作奠定了基础。”
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茂名石化优化产品结构的核心项目,也是中国石化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同时还是全球规模最大、国内第一套重质原油深加工装置,投产后对公司加快提质增效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承担了我国探索浆态床渣油加氢技术工业化应用先驱重任。装置DCS控制系统上电是整个装置项目统筹的关键节点,为工艺做好新氢压缩机试运监控机组轴承温度等调试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为装置建设开车加快推进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为了确保控制系统上电一次完成,仪控计量部勇扛重担,多次组织中石化十建施工单位开会,排系统和现场仪表施工统筹,定人员定节点,高标准严要求打好系统上电前的施工攻坚战。部领导深入施工现场了解进度,帮助协调施工难点。作为现场施工的监督员,仪计部成立了党员团员青年的突击队,炼油作业区东大班的青年骨干们日以继夜加班加点检查施工质量,突击队检查出并协调解决控制系统施工问题125项,为系统上电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拦路虎”。
6月25日,终于迎来了提交装置仪表项目“第一份答卷”的时刻,仪控计量部领导和技术骨干们不敢有丝毫松懈,对涉及上电的每个供电回路都进行反复检查确认,以确保下游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经过5个小时的检查确认,下午3时,仪控计量部联合热电分部、中石化十建施工单位、国信监理等多个部门,拉开浆态床渣油加氢控制系统上电的序幕,经过大家同心协力,控制系统首次上电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接下来装置统筹的工作开展铺好了坚实的基础。
“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是总部在茂名石化的战略部署,承担了我国探索浆态床渣油加氢技术工业化应用的先驱重任,意义重大,我们仪表人一定把DCS、SIS系统建设好管好,确保装置建成开车后平稳运行,为中国石化提升炼油生产的质量与效率作出积极贡献。”茂名石化仪表技术高级专家、仪控计量部筹备组组长李龙如是说。
目前,该公司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项目建设进入收尾攻坚阶段,预计年内建成投用。
扬子石化贮运厂确保雨季安全生产
6月中旬,南京地区进入梅雨季。地处长江沿岸的扬子石化贮运厂一面做好防汛防涝工作,一面出台针对性措施,应对雨水和雷电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扬子石化的贮运基地安全度过强降水期。
扬子石化贮运厂拥有各类储罐170座,储存的都是易燃易爆的化学品。为保障雨季的生产安全和人员安全,该厂预先制定储罐区防雷击和防内涝工作方案,下发各作业区执行,要求全面进行隐患排查,列出问题整改清单,落实相关物资,限定整改期限,在雨季来临前全部整改到位。
为防止短时间内发生强降水带来的内涝问题,该厂制定雨污排阀门管理和操作方案,在操作岗位实行应急演练,保证人人会规范操作。6月24日端午节前的一个工作日,面对雷暴雨天气,管理人员带领操作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经过精心保养维护的雨排阀个个顶用,全厂六个作业区几十个罐组无一处积水。雨停之后,又立即将所有集水池里的水排至低液位,用足够的蓄水容量应对下一次强降水。
为了防止雷击有可能带来的灾害,该厂出台防雷电措施,对所有防雷电保护设施进行普查普改,保证无一个接点疏漏。严禁在雷电天气进行危化品汽槽车装卸车作业,码头禁止装卸船作业。加强罐顶气排放管控,所有环保设施保持正常运行,对暂时没有连通环保装置且无氮封系统的常压储罐,提高罐顶上方油气浓度检测频次,在雷雨时停止收料作业,确保储罐安全。同时要求操作人员做好雷雨天气个人保护,对现场巡检、户外作业等均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雨季人员平安罐区安全。
扬子石化:分享经验 提高一线应急处置能力
“压力升高、电流升高估计是管线堵了,抓紧去现场,准备切备用泵。”6月23日,扬子石化化工厂PTA二线开车现场,班长张建扬的沉着冷静,准确分析,带领员工果断切换备用泵,避免了因反应器进料泵堵塞而引起的系统联锁。
今年以来,扬子石化化工厂把应急处理重心关口前移,进一步加强班组员工异常处理能力培养,平时通过案例剖析、现场实操、多专业培训等方式,多层次提升基层班组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使装置运行周期较早期提升了一倍。
在化工厂PTA联合装置现场岗亭,一直有一块白板,上面经常会有技师分享的典型的生产异常分析素材。
“倒班4个轮班,有些异常好几年都碰不到一次,如果再次遇到员工就会不知所措,所以我们平时就开展相关的训练。”扬子石化PTA联合装置主任徐红波说。他们给装置技师下任务,要求把班中遇到的异常情况制作成课件,并定期在班组内进行授课分享,让一人遇到的异常情况,大家都能熟练掌握。截至6月底,该装置各个技师共同完成装置标准化操作卡片27份,矩阵培训课件79份。
“装置运行时,工艺操作外的故障也很常见,如果我们操作人员懂基础原理、懂处理方法后,就能第一时间处理,把异常影响降到最低。”徐红波说。
他们还定期邀请电气仪表等公司专家来装置现场授课,介绍基础知识和常见的异常处理,尤其是年轻人,都主动参与学习,有效提高了基层操作人员的知识储备和异常处理能力。今年5月份,PTA氧化反应器空气管调节阀出现故障不动作,导致反应器异常,操作人员在联系仪表专业人员的同时,凭借自身跨专业学习的仪表知识,现场把调节阀打手动,通过手轮进行阀位调节,将系统影响将到了最低。
在此基础上,装置把员工分享的异常处理经验整理成册,定置在学习资料柜内,方便员工随时学习,融会贯通。他们还经常在班间开展“桌面推演”和现场应急演练,引导班组进行实战推演,并及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有力提高了班组员工的应急处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