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2
 
中石化涪陵页岩气基地主体工程完工,销售华南利用无人机进行悬索跨管道立体巡检,新能源新技术成胜利油田降本增效新利器,千里驰援全力保供甘肃东乡新客户
2020年06月12日   阅读量:1388

中石化涪陵页岩气基地主体工程完工


截至目前,中石化涪陵页岩气基地主体完工,进入工程收尾阶段。


涪陵页岩气基地位于重庆涪陵西部新城区李渡片区,建设用地面积65.6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是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江汉设计公司近年来独立完成的最大规模综合性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群,建成后将成为涪陵页岩气生产指挥中心、技术交流中心和区域服务中心,可以同时满足中国石化在渝地区19家单位,1200人的办公、住宿、餐饮需求,是中国石化及涪陵区政府今年重点督办项目。


自该工程破土动工以来,江汉设计公司全程提供现场技术支持,配备专业齐全的现场服务团队,先后解决了深基坑支护、高回填土旋挖成孔塌孔率高、石材幕墙钢结构设计、高空悬挑大钢支架固定、玻璃幕墙节能保温等技术难题沥青网sinoasphalt.com


江汉设计公司在设计中一直秉承绿色节能环保建筑的理念,四栋大楼维护结构均采用节能型自保温复合空心砌块,办公楼、服务楼节能率为51.98%,公寓楼节能率为66.28%, 达到《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节能要求。同时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等五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体设计达到了国家绿色建筑银级(一星级)标准。



销售华南利用无人机进行悬索跨管道立体巡检


6月6日至9日,中国石化销售华南利用无人机在广西输油二部柳州库站龙江河悬索跨管道,进行三维立体巡检试验,完成预定的巡检方案,各项指标达到预期目标,取得成功。


针对悬索跨管道,传统的巡检作业人员一般采取地面望远镜的形式进行巡检,另外每年会进行一次攀爬桁跨巡检,但悬索跨底部及拉索等位置都无法近距离观察,巡检存在盲区。随着汛期来临,通往悬索跨的巡检道路常常因暴雨水位上涨、滑坡等原因中断,巡检人员无法抵达指定区域,导致日常巡检无法正常开展,整个管段安全风险无法识别评估,威胁管道安全运行。


4月24日,销售华南与大疆创新公司成立无人机联合开发应用实验室,双方团队始终坚持把国际最前沿的技术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作为攻坚目标。其中,悬索跨无人机巡检作为实验室研究课题之一。


前期,销售华南和大疆创新公司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调研、研讨及筹划,系统深入地研究悬索跨管段无人机三维立体精细化巡检,坚持每周召开两次方案视频对接会。通过双方团队技术攻坚,突破多项核心技术,并在销售华南广西输油二部柳州库站龙江河悬索跨进行多次试验验证,利用不同类型的无人机组合应用,完成管道悬索跨的三维模型重建及自动化巡检作业。


销售华南管道管理部高级主管李伟介绍,传统无人机巡检方式一般采用手动飞行巡检,而复杂的拉索对手动飞行安全带来挑战,且容易存在漏拍、多拍、错拍的情况,数据应用效果较差。


对此,销售华南结合悬索跨巡检精细度和巡检频率要求,对比高精度三维模型,对悬索跨能够通过无人机巡检的部位进行逐一拆分,设计出一套针对悬索跨的高质量、高效率巡检航线及采集任务,巡检人员仅需启动并且执行航线任务即可自动完成巡检任务,精准复拍功能使巡检质量大幅提升,实现每次作业都能拍到同一巡检目标。


销售华南广西输油二部副经理张羽表示:“这次利用无人机进行悬索跨三维立体巡检试验的成功,极大地降低人员巡检的安全风险,在以往无法巡查到的地方,现在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而且这种巡检方式非常智能,对悬索跨检查帮助非常大。”


采用无人机三维立体方式进行悬索跨智能巡检,能够有效覆盖桁跨、主塔、拉索等人员难以巡检的部位,实现全方位自动化巡检,提升巡检效率与效果。展望未来,李伟说:“随着无人机的应用,有望将悬索跨巡检频次,从年度巡检提升为季度或月度,有力地保障悬索跨管道的安全。”



新能源新技术成胜利油田降本增效新利器


5月28日,一座分布式光伏电站在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营二管理区营13斜186井场安装完毕,油井用电完全由光伏发电供给,每天节约电费210元。


新技术、新能源推广应用是节能低碳、绿色发展的新举措。2020年,东辛采油厂把土地资产再利用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空旷符合安装条件的井场设立光伏电站,应用新能源为油井辅助供电,节省了电费,创造了效益。


东辛采油厂营二管理区经理刘斌心里装着一本账,工业用电均价逾0.7元,光伏电价0.5元,一度电就节省0.2元。


“新能源应用在东辛厂不是新鲜事,同为新能源应用项目的智能单核制热系统在该厂已推广应用2年。”东辛采油厂QHSSE管理中心主任王立斌说。


智能单核制热系统具有加热、储能和持续换热三大功能,加热模块能够利用高密度、高浓缩混合物质短时快速制热提温,高效储能器对产生热量实行严密隔离储存,高效换热器根据设定温度、来液量从储能器吸取所需热量,对来液实施规定提温,通过程序化控制完成冬防保温的要求,对于油井冬季生产效果显著。


“系统先期在营13-80井试用,在达到井口提温要求的前提下,机组全天下来运行74度电,且可以利用谷期电价最便宜的时段进行加热,每度电仅为0.2447元,每天少用气100余方,综合测算比使用燃气水套炉每天节约费用300元。” 王立斌说。很快,智能单核制热系统在全厂推广,逐步替代了存在消防和环境污染隐患的燃气水套炉,创造效益的同时,也把践行“节能、低碳、环保”理念落到了实处。


开发新能源的同时,东辛采油厂还积极利用新技术实现降本增效。2019年,营二管理区12台游梁式机抽油机更换了半直驱电机。经过运行试验,电量损耗降低明显。12台抽油机更换半直驱电机前日均耗电171千瓦时,更换后,日均耗电131千瓦时,日节电40 千瓦时,降耗率达到23.5%。同时,机采效率也得到提升,由原先的平均31.5%提升至目前的36.3%。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异常明显。这12台游梁式抽油机大部分分布在居民区,普通电机噪音较大,通过半直驱改造,井口50米范围内的噪音由原先的46分贝下降为29 分贝。



千里驰援全力保供甘肃东乡新客户


6月9日,一辆满载着仪征化纤30多吨有光缝纫线涤纶短纤维的货车,日夜兼程,行程1800公里,抵达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方大丽明纺织有限公司,赶在该公司第一条生产线开车的前一天,将第一批原料顺利送达。


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方大丽明纺织有限公司,是化工销售公司南京代表处新开发的涤纶短纤客户, 新建6000吨缝纫线项目是当地重点扶贫项目。4月份化工销售公司南京代表处克服疫情影响,上门服务,为该公司量身定制了涤纶短纤稳定供货方案和公铁联运配送方案,节省了成本,该公司表示满意,4月底与化工销售公司签订了年度合同。


6月上旬,该公司第一条生产线提前竣工急需用料,原运输方式来不及,要求公路直发,10日开车前到厂。


仪征化纤储运部接到化工销售公司南京代表处发来的紧急发货的信息后,立即上网查询,近二千公里的路程,有许多是山路,之前仪征化纤承运商没有跑过这条线。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中国石化的扶贫点,再大的困难也要想方设法及时将急需的产品送达。储运部物流管理室工作人员立即多方联系车辆,最终这趟运输任务被南京一运输公司承接。6月7日,满载着仪征化纤30多吨有光缝纫线涤纶短纤维的货车从仪征化纤出发,长途跋涉,千里驰援,终于在6月9日提前送达方大丽明纺织有限公司,保证了该公司按计划准点投产。


6月10日上午,方大丽明纺织有限公司第一条生产线一次投产成功。该公司总经理第一时间向化工销售公司南京代表处销售经理传来投产成功的喜讯,感谢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公司、仪征化纤在原料供应方面给予的有力支持;同时,又传来另外一个好消息,6月10日投产当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张玉卓一行在甘肃省相关领导陪同下在方大丽明纺织有限公司现场调研,张玉卓在生产现场看到中国石化仪征化纤产品后非常高兴。


据悉,“百日攻坚创效”以来,仪征化纤会同化工销售公司全力做好拓市扩销,5月份,仪征化纤有光缝纫线涤纶短纤维销量创历史新高,近期,仪征化纤派出多支技术服务小分队走访服务,助力客户复工复产,助力精准扶贫,同时为仪征化纤年产20万吨聚酯短纤新项目即将投产做好预销售工作。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沥青网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邮箱:23341570@qq.com,客户QQ:2334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