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奥清环保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高密度沉淀池全方位介绍说明
一、设备简介
高密度沉淀池是一种高效的固液分离设备,基于“浅池沉淀”原理和污泥循环浓缩技术设计,通过强化混凝、沉淀过程,实现对污水中悬浮物、胶体及部分有机物的快速去除。其核心优势在于沉淀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处理负荷大,适用于市政污水预处理、工业废水净化及给水处理等场景。
二、组成结构
混合区:
设有搅拌机或水力混合装置,使污水与混凝剂、助凝剂充分接触,形成微小絮体(欢迎免费注册,登陆中国沥青网(沥青在线)行业门户网址www.sinoasphalt.com,免费发布供求,免费发布产品,免费发布企业动态)。
反应区:
通常分为多个阶段(如絮凝反应区、推流反应区),通过控制搅拌强度和停留时间,促进絮体长大成密实的矾花。
沉淀区:
采用斜管(板)填料或特殊导流结构,增加沉淀面积,缩短颗粒沉降距离,提高沉淀效率。
污泥浓缩区:
位于池体底部,通过刮泥机或污泥泵将沉淀污泥收集并浓缩,部分污泥回流至混合区以强化混凝效果,剩余污泥排出处理。
出水区:
设集水槽和溢流堰,确保出水均匀,减少短流现象。
三、处理流程
进水与加药:
污水经管道进入混合区,同时投加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PAC)和助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AM),通过机械搅拌或水力混合形成初步絮体。
絮凝反应:
混合液进入反应区,通过多级搅拌使絮体进一步碰撞、长大,形成密度较高的矾花。
沉淀分离:
反应后的混合液进入沉淀区,在重力作用下,矾花快速沉降至池底,清水通过斜管(板)上方的集水槽排出。
污泥循环与排放:
池底污泥部分通过污泥回流泵返回混合区,利用污泥中的活性絮体提高混凝效率;剩余污泥经浓缩后由排泥泵排出,送往污泥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