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沥青网新闻资讯】
综合枢纽是交通运输的节点,各种交通方式在枢纽的无缝对接,是提升运输服务水平、提高运输企业效率和效益、降低物流成本以及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北京市作为枢纽城市的定位。北京市交通枢纽发展建设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完善北京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北京作为全国枢纽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迅速,目前,首都国际机场为北京唯一的综合性超大型航空枢纽,2016年旅客吞吐量突破9000万人次。首都机场的吞吐量以远远高于世界同行业的增长速度,不断刷新着中国民航乃至世界民航发展的新纪录;北京铁路枢纽是沟通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和中南地区,为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之一,承担着与全国各地的客货运输和国际交流任务,北京、北京西、北京南、北京北为主要客运站,担负旅客列车的始发、终到任务;石景山南、良各庄、良乡、大台、周口店、大红门、巨各庄、燕落、沙河、通州、张辛、百子湾为主要货运站,担负货物运输任务,丰台西为路网性编组站,双桥、三家店为辅助性编组站,担负货车中转及车辆集散任务;城市客运枢纽方面,北京共有客运枢纽场站9个,其中公交枢纽站8个。此外,在建的还有苹果园、北苑北、望京西和奥体中心枢纽。
南北城区交通发展不均衡
北京的综合交通枢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促进城市发展、引导城市空间格局调整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尤其体现在整体布局、承载能力、功能发挥和外部衔接方面,这些问题有综合交通枢纽自身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滞后与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矛盾。
近年来北京城市发展快速,而对城市需求的预测性不足,规划调整机制与城市发展速度相比相对滞后,影响设施功能的有效发挥,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目前,北京大部分功能区主要集中在北部,城市功能总体上北强南弱(以长安街为界),但大部分公路枢纽和铁路枢纽却主要集中在南部。现有铁路枢纽中,除北京西站是1990年新选址建设的铁路站外,北京站、北京南站及北京北站均是在建国前火车站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大部分枢纽只是从枢纽点本身出发,缺乏与城市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的有效结合,导致现在主要铁路枢纽与城市主要功能区之间相互脱离,影响城市运行效率。公路枢纽方面,缺乏与城市功能布局的总体协调,各自分散设计和经营,长途客运枢纽中有超过三分之二位于三环沿线区域,与市区交通相互影响大,存在距离偏近、服务范围重叠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