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沥青价格年底完成筑底 抄底需求存在这个冬储行情或一扫往年价格倒挂阴霾 |
来源:Mai沥青网 发布日期:2015-11-27
|
【中国沥青网新闻资讯】 种种迹象显示:连续三年被价格倒挂阴霾笼罩的沥青冬储或在即将开始的2015-2016年此轮冬储行情中迎来柳暗花明时刻。 一切并非空穴来风。 业内分析认为,随着大宗商品信心仰头以及国际原油彻底触底的完成,今年年底,国内沥青价格的筑底将促使沥青抄底需求存在的同时,稳增长前提下,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年——明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即将大批上马也将释放沥青需求高峰。 在此背景下,市场的声音渐趋乐观。 “这个冬储需求正在被市场看好,届时,不排除出现一波需求高潮的可能。”山东一炼厂方面表示。 “否极泰来” 尽管今年以来,成本与需求的双降带动沥青价格的持续走低让业者对该市场的短期价格走势保持谨慎,但从中长期市场来看,“否极泰来”或适用于这一市场。 而这将在即将开始的2015-2016年沥青冬储行情中得以展现。 所谓“冬储”,指的是,每年11月份至次年3月份这段时间,贸易商通常趁某一产品消费淡季以及价格较为低迷之际,开始提前进行来年的采购。而这一行动同样适用于淡旺季和季节性规律明显的沥青。 众所周知,一般而言,在冬储期间,冬储需求的持续释放将带动沥青价格强势上攻,炼厂产量也会相应增加。相反,待次年3月份天气转暖至符合道路施工条件后,贸易商对沥青的采购进入尾声,需求还会减少。待道路进入施工旺季阶段后,石油沥青价格却开始进入下行通道。 不过,这一规律近三年(在2012-2014年)被打破。 特别是连续三年的沥青冬储行情中,行业产能过剩、国家经济下行态势不减以及原油价格波动剧烈等因素的综合助推下,沥青价格的表现不一且渐趋混乱、反常,让业内大跌眼镜的同时,连年的价格倒挂致使套利空间逐渐缩窄的事实也让沥青贸易商冬储热情持续降低。 不过,这一切或将在即将开始的2015-2016年此轮沥青冬储行情得以扭转。 原油的力量
本月初,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CDRC)发布数据显示,11月大宗商品信心指数(CCI)为-0.22。 尽管该指数连续6个月收阴,显示大宗商品市场信心正处严冬,但从环比来看,11月CCI略好于10月(10月CCI为-0.25)。不仅如此,同比来看,11月CCI也明显好于2014年同期(2014年11月CCI为-0.87),对此,CDRC核心专家、秘书长刘心田称,11月CCI收阴在意料之内。未来,11月的大宗商品市场或比11月CCI的预期要略好。12月CCI应较11月有所好转,或能成为CCI的荣枯拐点。 与此同时,业内关于“‘商品之王’原油将在今年四季度完成价格触底”也呼声渐高,其中,科威特石油部长日前就称国际油价或已成功筑底。 “据此,我们认为,随着大宗商品信心仰头以及国际原油触底的完成,今年年底,国内沥青价格也将筑底。”山东东明石化一人士表示,这将促使沥青抄底需求的存在。 “筑底”观点亦可用市场数据佐证。 数据显示,原油价格从2014年6月每桶约110美元降至现在的约每桶45美元,其跌幅超过60%。油田的原油产量有自然衰减量,以美国为代表的页岩油油井投产1年后的原油产量减少40-50%,为保持原油产量,原油业需要持续的大量资金投入,目前的低油价使原油生产者大幅度减少了行业未来资金投入,必然导致未来原油产量下降,原油价格上升。 原油作为沥青的直接上游,中国原油进口量占其消费总量的60%,因此,油价走势无疑对国内沥青成本无疑有着决定性作用。 更多的推手
“不同地区沥青销售施工季节时效性强也在影响着未来的沥青价格。”国内沥青行业一资深分析师表示。 来自市场的信息显示,随着2015年冬季的到来,中国北方沥青施工基本停止,而南方和亚洲东南亚地区正处适宜施工季节,原来销往中国市场的进口沥青转移流向东南亚等中国周边市场。而每年年底年初,国内炼厂开始进入停产和设备的维修养护阶段,此阶段的实际沥青供应总量减少。扣除南方的雨季、北方的冬季,南北方真正的施工高峰时间比较集中,形成旺季沥青供应量紧张和价格高涨市场固定格局。 除市场支撑因素外,2016年为“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尽管截至目前道路规划尚未出台,且传统认为,五年计划的首年一般不会有沥青需求高峰的出现,但在如今经济态势下,稳增长的迫切存在客观需要一大批包括道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上马。 毕竟,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对外贸易数据大幅下滑、房地产市场整体堪忧的当前,“经济增长唯一可倚重的只能是投资”的观点已成共识。 而众多投资中,尤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最为直接明显。加上去年11月份以来,降息、降准等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刺激,以及国内公路路面铺装待升级,未来公路升级改造助推沥青需求等因素,以公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投资将带来庞大的沥青刚性需求,而这也将确保国内未来沥青市场的持续增长和稳定繁荣。“明年国内沥青市场的需求将被彻底扭转,届时不排除一波需求高峰的到来。”机构分析认为。 与此同时,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存在也将推高沥青价格。数据显示:每年2000多万吨的沥青表观需求量中,约300-400万吨沥青来自进口。而进口沥青价格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直接相关,即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每上升0.1元人民币,每吨进口沥青的价格将增加约50元。 参考中、美各项经济指标,人民币贬值通道依旧会持续开启。而这一态势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增加中国原油进口成本,推高国产和进口沥青价格。因此,业内认为,在明年一季度后进口沥青每吨2600-2700元的价格可以预见。 市场暗流涌动 不仅如此,梳理近10年来国内沥青市场走势发现,自2005年以来,沥青价格除2009年等个别年份外,其他年份基本上都呈现倒不规则的“V”字型的走势,尤其以2006年与2008年最为明显。 “一旦沥青价格筑底成功,参照历年规律,价格上涨时刻也随即而来。”淄博一不愿具名的地炼厂高管表示。 且更值得关注的是,现货沥青已于11月5日7:00开始正式交易,新上线的商品沥青持仓量可以达到1.5万吨,行情走势与交易机制彻底跟现货原油一致。 对此,业内认为,这将会在投资界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毕竟,在现在原油的保证金已逐步地开始提升上来的当前,比原油行情波动更大、保证金更低的沥青操作甚至可以称之为“简单而粗暴”。 资本逐利天性使然下,存在暴利空间的沥青势必吸引更大范围的目光,可以预料的是,裹挟着更多参与者的沥青的强势来袭也将对未来市场形成利好。 暗流涌动的市场已经吸引了资本的关注。 “国企借助‘互联网+’的风口,在完成其改革新的突破口的同时,也完成了其蛰伏沥青电商平台的布局。”国内一沥青市场观察者认为。 而在市场上,诸多因素的叠加下,即将开启的沥青冬储之旅以及未来的沥青市场走势备受期待。“目前,我们已经接到不少询问冬储事宜的客户。”山东龙源化工方面证实,而这在前两年的此时尚未出现。 底在何处?如何操作? 信号频繁释放、市场动作频频,在此背景下,供应商在即将到来的沥青冬储中如何精准抄底,怎样操作才能将利益最大化等问题正被业内关注。 毕竟,进入三季度以来,沥青价格一直持续跌跌不休。 而来自生意社的最新数据也显示,11月11日沥青(70#)商品指数为59.60,较昨日下降了0.07点,创下周期内的历史新低,较2013年10月10日最高点100.19点下降了40.51%。(注:周期指2013-09-30至今)。 一方面是价格持续下行,而另一方面沥青冬储脚步渐渐逼近。那么,未来沥青价格的“底”究竟在何处的问题成为市场关注的第一焦点。 对此,业内一众受访者认为,未来沥青底价预计进口沥青底部或在2400-2500元/吨;国内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主力炼厂或在2200-2400元/吨。其它国内地方炼厂的价格则应参照主力炼厂价格或略向下调整。 底部可见,那么怎样利用冬储来精准操作也是有刚性沥青采购需求的买家所关心的重点。 对此,国内首家专业沥青全产业链电商平台——Mai沥青网方面表示,首先由卖方垫付部分货款减轻买家资金负担。每年年末年初,一般企业资金相对紧张,冬季沥青储存时间比较长,买家可尝试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分次支付货款。这样,买卖双方可共同分担资金压力,也迫使卖方千方百计确保沥青品质。 其次,采购数量需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控,既实现利润又规避风险。根据资金、仓储等综合因素,决定适合自己的采购组合。冬季一般是全年沥青价格最低的一个时间段,利用这一时机,做30-50%的冬季储备采购锁定部分既得利益,在二、三季度做随机采购,分散全年的采购价格风险。既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别人恐慌时自己要贪婪”的赚钱之道,又要懂得“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做到适而可止。 |
免责声明:本信息真实性未经本网证实,仅供您参考,中国沥青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若有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 如您(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内容有侵权嫌疑,敬请立即通知我们,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