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熨平”回家路 市公路局已修建农村公路52公里

  1日,一路穿山越岭,汽车行驶在宽阔的渔平高速公路上,经港头互通下高速,不到5分钟就来到福清音东线港头段。在王修燕的印象中,这条通往老家西芦村的必经之路,总是坑坑洼洼,破旧不堪。

  王修燕是福清港头镇西芦村人,常年在张家口做海鲜生意,一年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老家几次。“今年回来一看,没想到直通村口的这条路一下大变样,成了平坦宽敞的水泥路。”说起家门口的这条路,王修燕感慨良多:原先这条路满布坑洼,坐在车里上下左右不停晃荡,遇到下雨天就更加难行。“回家成了一桩心事,想回家可是又实在害怕颠簸之苦。”

  “一到下雨天,别说班车了,连‘摩的’司机都不愿意开进来。”王修燕指着正行驶在平坦水泥路上的客运班车,开心地说:“现在路平了,班车都开到村里来了。今年过年,我也可以开着车,带老婆孩子一起回来过年了。”

  说起来,音东线港头段这条路并不长,近3公里的路程开车不过10分钟,是港头镇三分之二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据港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条路原为四级沥青路面,由于年久失修,加上建设渔平高速时施工车辆频繁通行,路面破损严重,应了那句“晴天沙尘路,雨天泥泞路”的顺口溜。

  今年,为改善沿线群众出行条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音东线港头段被列入我市2011年农村公路网建设项目。“这路还在施工的时候,就经常有村民打电话来询问什么时候可以完工。”福州市公路局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音东线于今年10月顺利完成了道路的水泥路面改建。

  如今,坑洼路已经变成平坦的水泥路。沿着新路向前走,记者在西芦村口遇到正准备回家的村民王惠清。他说:“这路修好了,可不仅仅是一条平坦的回家路,也是村里人的致富路。”

  “路刚修好,我弟弟就立即把盘算了好久的小卡车买回家。”王惠清告诉记者,弟弟王齐官一直从事出租脚手架的生意。由于脚手架较长,运输起来很不方便,加上路面坑洼不平,就只能靠拖拉机慢慢往外运,“又慢又耗成本”。现在有了平坦的水泥路,开着自家的小卡车,十来分钟就运出了村。

  “沿着新修的路左拐,就能直接通过港头互通上渔平高速,咱们这儿也成了交通枢纽啦!”王惠清兴奋地告诉记者,听说村里不少人都打算买车了,以后出去办货、做生意方便多了。

  近年来,我市农村公路路网不断完善。记者从市公路局获悉,今年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下达给该局专养农村公路建设里程68.114公里,截至11月底已完工52.4公里,剩余15.714公里将在年底前全面完工。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