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石化:稳坐国内沥青市场“头把交椅”
  辽河石化已经改写了中国沥青发展的历史,正在书写着传奇。
  1988年,辽河石化旗下的“昆仑-欢喜岭”沥青成功地用于沈大高速公路,这是我国第一次应用国产沥青铺筑长距离高速公路;
  1998年,“昆仑-欢喜岭”沥青再次击败了众多国外名牌沥青一举中标北京平安大街。同年底,又铺进中南海;
  2001年,“昆仑-欢喜岭”沥青应用于嫩江尼尔基水利枢纽;同年7月,该公司生产的沥青应用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国内第一条4F级柔性机场跑道;
  ……
  一个年产能仅有520万吨、职工人数不足3000人的炼化企业,2010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在集团公司经营指标评比中,多项指标名列炼化企业第一位;两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辽河石化何以取得如此骄人业绩?
  “挖掘市场、把资源劣势变为优势,储备超前技术,是辽河石化成功的关键。”辽河石化公司总经理李天书给出答案。
劣势中孕育着优势
  辽河石化地处辽河油田腹地,与相邻的大连石化、抚顺石化、辽阳石化等相比较,年原油加工能力只有520万吨的辽河石化在炼化产能集中、企业规模较大的东北地区无疑是“天生就矮半头”。
  对于早期依托辽河油田而建的辽河石化来说,装置单一、加工能力小、技术力量薄弱,不得不在夹缝中生存。
  不仅如此,虽守着辽河油田,但其所产的原油大多为稠油、超稠油,炼制汽柴油成本较高,而且产量较小。辽河石化在发展中遇到了难以逾越的挑战。
  但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国内对沥青的需求保持长期旺盛,而我国高等级沥青却大量依赖进口。辽河石化人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发展的机遇到了。
  原来,辽河油田的稠油、超稠油对于生产轻质油来说是劣质资源,但对于生产高级沥青来说却是最好的原料。“守着稠油油田,为什么不大力发展高等级沥青呢?凭借自己的绝对优势,规模适度、特色发展,必有一番作为。”李天书说。
  确定目标后,辽河石化心无旁骛,始终把“沥青”这个词贯穿其间。靠着当初这个油品加工的副产品,辽河石化摆脱生存之虞,成长为年产量突破120多万吨、市场网络遍及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国内最大的沥青生产基地和供应商。
  “确切地说,10多年来,正是缘于其特殊的资源优势,才有了‘昆仑-欢喜岭’沥青蜡含量低、延度好、抗老化性能强、抗水稳定性高的特色。”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余昌信说。
  依托质量上乘的高等级沥青产品,依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经过多年的市场磨砺,“昆仑-欢喜岭”沥青经受住市场考验,得到了客户认可。其产品无论在冬夏温差超过70摄氏度的哈尔滨、在素有“火炉”之称的南京,还是在道路、机场、水利设施建设中,都显示出了超凡脱俗的功力,被誉为国产沥青第一品牌。
超前技术,助力企业发展
  然而,沥青第一品牌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强有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辽河石化人通过长期对稠油的研究和认识,探索、完善了一整套的稠油加工技术。
  减压蒸馏直接生产工艺,可生产出质量更好的改性沥青原料、水工沥青、乳化沥青和机场基质沥青;渣油半氧化法生产工艺,可提高沥青的软化点和PI值,改善沥青的感温性能和高温性能;调合法生产工艺,可以充分利用辽河石化公司的资源,根据用户的需求生产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沥青。
  值得一提的是,辽河石化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直馏法、半氧化法、调合法”等生产工艺,首创“改质蒸馏法”沥青生产组合工艺,改写了加工超稠油不能直接生产沥青的历史。
  经过10多年的努力,辽河石化公司先后开发出100号、140号普通道路沥青,广泛应用于城镇主干道、国道等较低等级公路的路面铺筑工程;AH-50、AH-70、AH-90、AH-110、AH-130系列重交通道路沥青可以和国外进口沥青相媲美,满足国内不同气候条件地区的高速公路施工要求;AB-70、AB-90等四种型号的机场石油沥青,填补了国内机场石油沥青的空白,开创了国产沥青应用于民航机场跑道修筑工程的先河;B90水工沥青,产品质量达到了水利部设计部门规定的技术标准,2003年用于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2004年应用于红旗渠。
  纵观辽河石化公司的发展历程,每一次飞跃无不体现出科技创新的魅力。
市场“航空母舰”收复失地
  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依托,先进的工艺为后盾,辽河石化踏上了开拓市场的征程,然而,一路却布满荆棘。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壳牌、埃索、加德士等国际著名品牌沥青迅速抢滩中国市场。“洋品牌”以良好的质量、全新的包装、周到的服务,在国内沥青市场上横扫千军。国内品牌在很长的时间内几乎丧失了参与重大项目论证的资格。
  “辽河石化人不相信,国产品牌就一定会输给洋品牌?我们就是要挑战不可一世的洋品牌。”李天书说。
  李天书说到做到。辽河石化公司凭借其国内其它油田没有的、特别适合生产高等级沥青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实行其他厂家无法实现的分采、分输、分储、分炼和独创的直馏、半氧化等工艺,使“昆仑-欢喜岭”沥青在国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
  1988年,“昆仑-欢喜岭”沥青成功地用于沈大高速公路,这是我国第一次应用国产沥青铺筑长距离高速公路。
  1995年,“昆仑-欢喜岭”沥青击败众多国外对手,中标北京京通快速路工程,成为京通快速路上、中、下三层唯一指定沥青材料,因此该路成为我国第一条全部采用同一种品牌国产沥青的高等级公路。
  历经三冬三夏的考验,在京通快速路通车三周年之际,专家的评议结果出人意料:在超常规情况下施工的京通快速路,其经历有连续十几天的大暴雨,有连续10天近40℃的酷热,有零下14.2℃的反复严寒天气,而路况没有发生掉渣、拥包、车辙、开裂等现象。
  1998年,在号称“万国沥青博览会”的北京平安大街招标时,“昆仑-欢喜岭”沥青再次击败了众多国外名牌沥青一举中标。应用“昆仑-欢喜岭”沥青铺就的平安大街,经受了建国50周年大庆阅兵时重型坦克的碾压,获得“鲁班奖”。同年,“昆仑-欢喜岭”沥青铺进了中南海。
  “洋对手”不得不承认,“昆仑-欢喜岭”已经是他们在中国的一个劲敌。美国公路战略研究计划(SHRP)认为,“昆仑-欢喜岭”沥青在世界200多种沥青产品中名列前5位。
  不仅如此,“昆仑-欢喜岭”沥青开始进入国内机场跑道的改建,先后中标敦煌机场、哈尔滨机场、天津滨海机场、昆明机场等18个机场。
  民航总局派员到辽河石化公司考察后,把“昆仑-欢喜岭”沥青作为民航系统内的免检产品。
  2007年以来,辽河石化分公司连续5年年产量保持百万吨规模,如今,已建成年产道路沥青120万吨、重交沥青80万吨的国内最大的道路沥青生产基地,其生产的“昆仑-欢喜岭”沥青涵盖重交道路沥青和普通道路沥青所有的牌号,2011年产量将达到180万吨,约占全国的11.5%,在国内市场占有9%的份额,占东北市场的70%,在国产沥青中均名列第一。
  用行业内一句话——“‘昆仑-欢喜岭’沥青价格稍有波动,沥青市场就起波澜。”来形容辽河石化在国内沥青市场的地位,一点也不为过。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