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潍焦集团以循环经济推动健康快速发展探析 |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日期:2011-10-25
|
|
人民网潍坊10月24日电 据潍坊新闻网报道 10月20日,在山东潍焦集团即将迎来四十华诞之际,140吨/小时干熄焦项目全面竣工并试生产成功,具备了正式投产的条件。这一项目的建成,大大提高了潍焦集团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将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标志着循环经济体系生态链在潍焦集团建立起来。 从湿熄焦到干熄焦:发展理念的转变 焦炭生产是潍焦集团赖以起家的传统产业,湿熄焦生产工艺技术在这里已经沿用了四十年。从湿熄焦生产到干熄焦生产,这一变化给企业效益和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十分巨大。 从环境效益上看,采用干法熄焦避免了湿法熄焦时的大气污染和熄焦废水的产生,极大地减少了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净化了空气环境。 从经济效益上看,干法熄焦避免了炽热焦炭中大量能源浪费,将湿熄焦浪费的热能转化为蒸汽、电能,降低了能耗,一年可节约标准煤4.18万吨,仅发电就达1亿度,基本保证焦化厂的用电负荷。同时,干熄焦避免了湿熄焦急剧冷却对焦炭结构的不利影响,焦炭机械强度、耐磨性、真比重都有所提高,达到大高炉专用焦的质量要求,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从湿熄焦生产到干熄焦生产,在生产工艺技术上升级的背后,是潍焦集团在发展理念上的与时俱进。 潍焦集团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认识到,传统经济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和一次性的,且对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而循环经济是将清洁生产、资源的循环利用、废弃物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的生态经济,资源在经济循环中得到了合理、高效的利用,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是企业实现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实现资源的统筹利用,潍焦集团不断深化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焦化生产、煤气综合利用、精细化工产品生产”三大板块,积极构建循环经济生态链。 从炼焦到煤化工:寻求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转型 由于技术原因,国内许多煤焦油加工企业不再对沥青进行加工,价格常常低于原料焦油,导致效益不佳甚至亏损。而潍焦集团对沥青生产工艺进行改进,生产的改制沥青品质优良,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标准,可以依据国内国际市场的沥青价格及市场需求随时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给企业带来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改制沥青只是潍焦集团精细化工产业板块中众多产品的一种,也是他们实现从粗放向集约发展转型的一个缩影。 煤焦油是炼焦生产的化工产品,经过深加工后可生产400多种产品,但由于传统的煤焦油加工工艺中沥青产品比例超过一半,影响了煤焦油加工企业的效益,致使大量的煤焦油被作为碳黑原料油烧掉,浪费了宝贵的化工产品资源。 为从炼焦产业向煤化工产业转型,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2005年8月,潍焦集团与世界500强企业日本JFE所属化工株式会社正式签约,合资建设能将沥青产品的比例压缩到25%以内的30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项目。经过一年建设,项目顺利投产,之后又通过不断改进工艺和技术,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年,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套生产装置,能够充分利用国内尤其是山东省境内充足的煤焦油资源,生产经营轻油、脱酚酚油、改质沥青等煤系列化工产品,产品品质优良、质量稳定,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深受用户信赖和欢迎。 近年来,山东潍焦集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积极“转方式、调结构”,确立并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以焦炭产品为依托,沿煤焦油深加工、粗苯深加工、煤气综合利用三条线延伸,向精细化工方向发展”的煤化工产业集群,已由原来的以单一炼焦为主发展成为“焦、化”并举的产业格局,实现了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今年1-9月份,已实现销售收入46.7亿元、利税3.8亿元。(王向东 陈文 郝淑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