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拌沥青技术在通启高速成功运用 |
来源:南通网 发布日期:2011-10-8
|
国庆前夕,由省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中心通启高速管理处、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韩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和韩国锦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共同协作开发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在我市通启高速43万平方米路面养护工程中试铺成功,这标志着南通地区的沥青技术成功迈出了节能减排、转型升级的新步伐。 我国的沥青路面工程大多采用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简称HMA)。生产HMA须将沥青从常温加热至160℃~180℃,然后再将沥青和矿料于160℃高温下拌和,拌和后HMA温度不低于150℃,摊铺和碾压时的温度不低于120℃。此种工艺能源消耗很大,生产和施工现场毒烟滚滚,有害气体和粉尘会污染周边环境和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 省交通科学院道路工程研究所工程师程一鸣向本报介绍,此次通启高速小海至大生段路面养护工程中,全部铺设温拌沥青混合料(简称WMA)。在为期2个月的养护工期中,施工单位在省交通科学院和韩国专家的指导下,通过添加黄豆般大小的晶体温拌剂,降低沥青混合料生产和施工温度30℃~40℃,减少了沥青加热过程排放50%以上的有毒有害气体,且具有拌和能耗低等特点,综合效益显著。WMA技术目前已在北京奥运会场馆道路、上海世博会场馆道路和崇明岛过江隧道等重点工程中成功运用,特别适合于高速公路、隧道以及市政道路的施工。 记者郭小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