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梁线鄞州段(K0+900~K8+300)改建工程初步设计获批复 |
来源: 发布日期:2011-8-5
|
鄞州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要求批准甬梁线鄞州段(K0+900~K8+300)改建工程初步设计的请示》(鄞发改投〔2011〕79号)收悉。经研究,原则同意本工程的初步设计。现批复如下: 一、路线走向及路线交叉 本工程主线起点位于机场路与中山西路交叉口以西700米,鄞州区与海曙区交界处,东接中山西路,沿老路往西经长乐村、新桥村、芦港村、半路庵、高峰村、高桥村,经大西坝河后,路线向南偏离老路,经田阳村、戚家村后在K6+965处下穿绕城高速公路,终点位于绕城高速公路高桥互通西侧,与老甬梁线公路顺接,同时在甬梁线与通途路之间建设学院路、新丰路、大西坝路三条南北连接线。本路线除与宁波绕城高速分离式立交外,与其它道路交叉均采用平面交叉。其中经过河道17条,与等级道路平交9条,轨道1号线布置在本工程南侧。 二、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 本工程由二级公路改建为一级公路,路线全长为10.501公里,其中主线7.47公里,支线学院路0.858公里、新丰路0.661公里、大西坝路1.512公里。线形设计按照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一级公路标准执行,断面布置及附属设施设置兼顾城市道路功能,设计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设计荷载路面为标准轴载BZZ-100,桥涵为公路-Ⅰ级。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桥涵、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中桥、小桥、涵洞及路基1/100。 工程新增用地约595亩,拆迁建筑物约277507平方米。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道路工程、桥涵工程、排水工程以及道路绿化、路灯、交通设施等配套设施。 (一)道路工程 工程主线路基宽度分段设置:工程桩号K0+000~K6+200段40米,断面为中央分隔带3.0米+机动车道2×11.5米+机非分隔带2×1.5米+非机动车道2×3.0米+人行道2×2.5米;K6+200~K7+400段28米,断面为中央分隔带2.0米+机动车道2×8.0米+机非分隔带2×1.5米+非机动车道2×3.5米;K7+400~K7+470段为渐变段,路基宽度由28米渐变为13米。学院路及新丰路路基宽度为37米,断面为中央分隔带3.0米+机动车道2×8.0米+机非分隔带2×1.5米+非机动车道2×4.5米+人行道2×3.0米。大西坝路路基宽度为28米,断面为中央分隔带2.0米+机动车道2×8.0米+人非混行车道宽2×5.0米。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非混行车道均采用沥青砼路面,人行道采用荷兰砖。 (二)桥涵工程 全线有中桥267米/5座,小桥336米/14座,桥梁总长603米;涵洞共29道。桥梁设计宽度与路基同宽,桥梁断面形式为:K0+000~K6+200段为2×(2.5米人行道+3.0米非机动车道+1.5米机非分隔带+11.75米机动车道)+2.5米中央分隔带;K6+200~K7+470段为2×(3.5米非机动车道+1.5米机非分隔带+8.25米机动车道)+1.5米中央分隔带;大西坝路段2×(5.0米人非混行车道+8.25米机动车道)+1.5米中央分隔带。桥梁结构形式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上部结构均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 (三)排水工程及综合管线工程 道路雨水主管管径为D400-D1100,管材为钢筋混凝土管。污水主管管径为D300-D1000;其中D300-D600管开挖施工管材为钢筋混凝土管,拖拉管施工管材为PE100级实壁管; D800-D1000管均为顶管施工,采用钢筋混凝土管。全线共有1座污水提升泵站。 道路下除布设雨污水管道外,在断面布置上综合考虑电力、给水、燃气、通信管道等位置。 (四)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全线设置标志、标线、护栏、轮廓标、示警柱、里程碑、百米桩等,主要交叉口设置交通信号灯、指路及禁令标志等。路段照明系统及配套绿化工程等一并实施,同步建成。 三、同意环保、节能和水土保持方案。 四、工程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本工程概算总投资为180832.15万元,其中建安工程34196.95万元,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12.2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38359.75万元(含土地征用及折迁补偿费用127018.42万元),预备费8263.19万元。 资金来源:由鄞州区政府筹措解决。 八、项目实施建设周期 本工程计划工期为24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