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中海沥青获进军高铁通行证
     今后,高铁轨道上将用上泰州生产的沥青。7月12日,中海沥青(泰州)有限责任公司拿到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的评估报告。这标志着中海沥青拿到了进军高铁市场的通行证,可以生产高铁乳化沥青这种高端产品。

     据了解,高速铁路所铺设的轨道在混凝土底座和最上层的轨道板之间有一厚约4厘米的缓冲垫层。缓冲垫层一般采用水泥、乳化沥青等混合而成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这其中,乳化沥青的质量,至关重要。

     为什么高铁轨道要用沥青呢?

     中海沥青(泰州)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夏强斌介绍,与水泥道路相比,沥青路面富有弹性,人走在上面更加舒服,车辆也同样如此。如果重达数百吨的高铁机车高速行驶在普通铁轨上硬碰硬,列车运行安全和乘客舒适度都将受到影响。而乳化沥青砂浆垫层就起到减震作用,它可有效缓解列车高速运行的冲击振动,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稳定和高舒适性。“由于高铁运行时速达300公里,对乳化沥青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非常严格,使用其配制的垫层,偏差必须控制在一根头发丝的范围之内(0.3毫米)。因此,乳化沥青的技术指标,被称为高铁建设核心技术的‘皇冠’。”夏强斌介绍,由于技术难度大,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几家企业可以生产高铁乳化沥青。

     分析人士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迎来高铁飞速发展期,哈大、京石、石武、广深、京福、沪昆、成渝等高铁项目加快建设,累计新增高铁里程约1.87万公里,计划总投资2万亿元左右。

     去年初,中海沥青(泰州)公司决定进军高铁市场。当年底,在总部专家支持下,成立了10人组成的攻关小组,并建立了专门实验室,集中力量攻克高铁沥青系列产品。

     中海沥青(泰州)公司特沥车间负责人王爱华介绍,乳化沥青从开发到应用要过3道难关。

      2010年11月,根据铁科院提供的配方,经过上百次的试验,第一批小试样品出炉。经铁科院检测分析,各项指标基本合格,公司用不到2个月的时间攻克了第一道难关。“乳化沥青配制成沥青砂浆就好比和面,比例不合适就会影响质量。”王爱华说,3月中旬,他们将试制的沥青砂浆送北京进行全指标分析,反馈信息是扩展度不够,不利于下一步应用。在专家指导下,他们再次调整了配方,重新进行试验室小试。5月,公司将样品寄到铁科院。这一次他们终于取得成功,检测显示,样品所有指标全部合格。

      6月下旬,在铁科院帮助下,该公司争取到在高铁京福线合肥枢纽工程工地进行沥青砂浆实际应用试验。沥青砂浆灌入轨道,经过一定时间凝固后形成垫层。铁科院专家对垫层现场测试后,认为其温度、扩展度、流动度、含气量、强度等指标完全合格,符合工程要求。因此,施工方决定将其中一段试验的垫层留在了合肥枢纽高铁线路上,轨道板号为R17991。“这标志着我们进军高铁的最后一个技术难关已被攻克,为乳化沥青大规模量产扫除了技术障碍。”夏强斌说。

     据了解,中海沥青(泰州)公司现有装置每小时可生产50吨高铁乳化沥青,如果按销售5000吨计算,每年可新增销售近3000万元。

     夏强斌说,目前普通沥青市场已趋于饱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乳化沥青将对企业进入高端供应链、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市场竞争,以及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重要影响。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