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内需成效渐显 外贸稳增长仍需加力 |
来源:金融时报 发布日期:2011-7-15
|
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在国内外复杂经济环境下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高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 从“三驾马车”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来看,上半年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47.5%,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为53.2%,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负0.7%。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点数分别是4.6、5.1和-0.1个百分点,从中可以看出,内需延续2009年、2010年快速增长势头,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这表明,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推行的扩大内需战略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同时,随着“扩大进口、稳定出口”外贸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我国贸易顺差日益收窄,贸易结构正在得到改善,进出口贸易日趋平衡。 尽管经济增速逐季放缓,但GDP从去年三季度9.6%、四季度9.8%到今年一季度9.7%、二季度9.5%看,仍连续四个季度稳定在9.5%-10%之间。这一增速无论相对于“十二五”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还是与当前国际上其他发达及发展中国家相比,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能取得如此成绩,主要得益于内需的持续发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5.6%,为去年下半年以来连续四个季度稳定在25%左右;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半年平均增长16.8%,也是连续四个季度增速稳定在17%左右。其中,消费增长对经济的稳定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7%,环比增长1.38%,均创下今年1月份以来的高点,并一改过去两个月消费增长同比走低的趋势。受刺激消费政策退出效应影响,消费增长在2月份显著下滑后,从3月份开始始终稳定在17%左右,显示消费这一直接反映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需求始终保持稳固。对此,专家认为,在投资增速减缓和出口增长下降的背景下,消费有望成为下半年总需求保持稳健增长的重要支撑。 面对市场上对于经济是否会出现“硬着陆”的疑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尽管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在二季度出现了一些回调,但这是主动调控的结果,也是部分刺激政策退出以后市场的一种正常反应。对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走势,多数专家的看法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经济增速快速回落的风险较小。 从投资来看,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地方投资积极性很高,各地投资增速在28.1%;同时,民间投资增长速度也高达33.8%,大幅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表明市场内生增长动力仍较强劲。此外,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社会保障以及消费环境不断改善,也有助于提高消费实力和消费倾向。 不过,与内需强劲增长相比,上半年进出口增速呈现较大幅度的回落。1至6月,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37.70%、2.40%、35.76%、29.90%、19.40%、17.89%;进口同比增速分别为51.00%、19.40%、27.41%、21.80%、28.40%、19.03%,上半年累计顺差449.3亿美元,收窄18.2%。进出口增速回落明显,除了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有关以外,也显示当前外贸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正在增大。特别是6月份出口与进口增速进一步放缓,当月贸易顺差规模扩大,表明下半年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国际贸易环境更加复杂。这无疑对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增长提出新的挑战。 事实上,对于出口在今后经济增长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各方存在不同看法。在过去的5年中,前期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进出口急剧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