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国威路新修好成破路 人大代表呼吁彻查

  一条国威路,因施工操作不当,导致沥青路面全部翻修,其造价又被轮番质疑。在施工方向公众道歉后,市人大代表呼吁追责到底。目前,罗湖纪委介入对事件的调查。

  ■ 新闻追踪

  昨日,建设单位罗湖工务局方面证实,罗湖纪委已到该局进行相关调查,要求该局在国威路问题上,就周边群众集体不满、媒体报道的工程造价等作详细的说明汇报。

  负责人:沥青造价400万元

  具体负责该项目的罗湖建设工务局工程项目中心主任郑耀明7日向南都记者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检测和造价数据。他拿着手机,对话筒的那头说,“给(数据)他,有责任我来扛!”在他看来,这些数据都是“拿得上台面讲的”。

  对施工单位操作不当造成严重后果,他亦认为要依规处理,给受影响的当地居民一个说法。但针对有电视媒体主持人所说“不到2公里,造价2000万”的说法极为不认同。

  郑耀明说,国威路沥青造价实际才400多万元,但由于此前局里统一口径,将国威路与畔山路的造价混在一起,造成了其后的是非。

  郑耀明当晚与南都记者通话持续到次日凌晨,他说,外面猜疑,内部批评,压力大到睡不着,最怕的还是区委来问责。

  专家:造价是否合理难判定

  宝安龙华工务中心一江姓工程师以在建的华明路为例,述说造价问题定性的复杂。全长一公里多的华明路,2009年立项开工,除小部分为双向4车道外,大部分路段按6车道建设。这条市政一级主干道,将以水泥路面呈现,合同审计价为2600多万元。“现在沥青的造价要贵一点,对路基要求也高。修路,如果再加上一些迁改、绿化工程,费用看起来会比较高。评述一条路的造价,要看具体的各项数据。”

  年近80岁,深圳市造价工程师协会会长、高级造价工程师陈广言称,从罗湖建设工务局提供给媒体的造价数据上看不出是否合理,因为每条路不光是材料,还有施工环境,而且材料也分很多种,这个必须要看合同。

  江姓工程师不认为造价数据不可公开,而龙华街道工务建设中心负责人亦称,如要详细了解华明路的数据,可到该中心仔细查询。事实上,数据、建设情况透明公开,亦是市人大代表杨剑昌日前到国威路走访时,对罗湖建设工务局提出的建议。

  负责人:群众反映不一定真实

  纪委要求罗湖建设工务局汇报情况,其中一项是为何引发周边居民如此不满。对此,郑耀明称,有时群众所反映的问题不一定真实。他认为,国威路周边居民对待道路整改带有一定的情绪倾向。

  罗湖中医院将迁址于国威路边。郑耀明透露,医院的建设工程亦由其具体负责,周边居民对医院建在家门边颇有不悦,“医院动工时,我们出动了好多特警,还专门请了200名保安,将工地团团围住,让机器进去施工。”

  他还列举了一个发生于去年年底的事例。当时,国威路沥青层施工已完成,其中坳下村路段沥青层比该村牌坊高出约五六厘米,当地居民认为有碍风水而反对,一度引发冲突。最终,该路段沥青层刨低了约5厘米。按照标准,沥青层厚度不得低于15厘米。而南都记者回访时,当地居民称,是因沥青层高于村牌坊,导致雨水倒灌而反对。

  南都记者 李耀海 梁锦弟 何奕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