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11条市政道路工程开工 新道路可用15年

  道路频频“受伤”需升级

  宋先生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每次载客行驶至市区新威附路、花园中路等道路破损路段时,车辆颠簸总会引起乘客的抱怨。针对市民普遍反映的道路破损问题,我市建设部门去年制定了市区三年路网建设及升级改造实施方案。去年,市区新建道路6条、续建道路5条、大修道路15条,今年则有18条道路大修。

  如此大规模的道路整修“手术”,让很多市民产生疑问。对此,市政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早期设计标准偏低,对交通流量和车辆轴载质量等发展估计不足,导致部分城市道路路基和路面结构不适应当前的交通状况;综合管线配套工程设计不规范,道路“开膛破肚”,也造成部分道路路基大面积沉陷破碎,道路使用寿命缩短;我市处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明显海洋性气候特征,四季变化明显,气候条件不利于沥青路面的稳定,尤其是在严寒的冬季,冰雪反复冻融加快路面结构的破坏。在每年冬季清雪作业中,氯盐类融雪剂和大型铲车等重型机械设备的使用,也对道路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为提升市区城市道路档次,为旧村改造新建小区居民提供通畅的出行条件,今年我市将继续按照道路建设及升级改造实施方案进行道路新建、整修工程,进一步完善路网服务水平,打造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网络。

  4条大修道路正封闭施工

  据悉,今年计划大修的18条道路中,已有4条开工。

  市政处工作人员介绍,新威附路(瓷厂路—青岛路)目前已挖除沥青路面,下一步将进行路槽修整、沥青路面铺设、路牙石安装及平交路口改造等,预计6月20日之前全部完工;建设西街(菊花顶路—纪念路)改造工程主要包括挖除原有的沥青路面及片石基层,新做混凝土面层,同时对道路排水系统进行改造、人行道整修等,预计5月下旬工程完工;统一路(文化路—花园南路)行车道将由原先的12米拓宽至17.5米,在统一路与花园南路交界的东侧拐弯处,将增设一条拐弯车道,从而增强该路段车辆的通行能力,缓解交通压力;市区东城路及延安街改造工程预计6月底完工。

  7条新建、续建道路已开工

  4月8日上午,记者在古寨东路北延工程施工现场看到,挖掘机、铲车在“轰隆隆”地来回忙碌作业,几名工人正在挖运路基土石方。市政处路政科工作人员介绍说,古寨东路北延工程于3月9日开工,计划5月底前竣工通车。新修道路全长275米,路宽21米。

  据悉,今年我市计划新建的6条道路中,除古寨东路北延工程外,望海街(青岛路—望岛路)、塔山中路南延(即墨路—望海街)也已经开工。

  对已经开工的4条续建道路,市政处工作人员表示,崂山路(塔山中路—统一南路)计划于7月10日完工,新路行车道宽18米,两侧各有3.5米的人行道;沧口路(塔山中路—统一南路)、统一路南延(四方路—崂山路)将分别于6月30日、7月10日完工通车,路面都是18米宽的行车道,两侧各有3.5米的人行道及3米绿化带;宫松岭路(古陌西路—古寨东路)将于6月10日完工,路面宽24米。这些工程将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

  新建道路“寿命”可达15年

  据悉,在今年进行的道路工程上,市政部门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提高道路质量,确保新建道路使用寿命达到15年。

  为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市政处将在向阳街、古陌路、少年路的大修罩面中,使用沥青大碎石路面基层,提高路面承受重交通荷载的能力,减少反射裂缝的产生。在统一路大修工程、塔山路南延工程中,市政处将在非机动车道采用彩色环氧树脂做面层,通过加入各种颜色,使单一的黑色沥青路面彩化、美化,更好地引导通行。

  此外,在今年所有道路工程中,市政处还将推广使用新型“自调式”检查井盖,将以往传统检查井井框与井座固定连接方式,调整为承插连接方式。采取该工艺后,车辆行驶压过井盖时,其80%的重量将传到路面上,有效减少对井盖的破坏。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