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建通村沥青(水泥)路将超3700公里 |
来源:广西日报 发布日期:2011-4-12
|
| 刘子福 群众工作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顺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结合实际创新群众工作,是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需要。玉林市委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以开展“万名干部进农家”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组织各级机关干部下基层、进农家,做好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深受党员干部欢迎、广受农民群众好评、备受新闻媒体关注。实践表明,“万名干部进农家”主题实践活动,不仅取得了加强机关干部党性作风实践锻炼、进一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良好效果,而且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开辟主题与内容融合聚焦的工作路径 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主题和本质,就是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主题的内涵丰富抽象,需要通俗化、具体化、大众化、实效化,这是当前群众工作的一大难题。“万名干部进农家”主题实践活动,把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大主题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切身利益、生产生活内在地联系了起来。2010年下半年全面持续开展“万名干部进农家”主题实践活动以来,先后组织了2800多个机关党组织的3.5万名机关干部,采取“单位联村进农家、领导包村进农家、干部驻村进农家”的“联”、“包”、“驻”多种形式,走出机关、进村入户,联系群众、做好服务。通过机关干部常态化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接触,体验农村生活,关心民间疾苦,倾听农民诉求,理顺群众情绪,破解发展难题,让群众真切感悟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政治本色,真切感受到我们的干部就是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党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通过开展“万名干部进农家”主题实践活动,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一定要牢牢把握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主题,将其融入到关心群众的生活生产、为群众排忧解难之中。绝不能隔靴抓痒、空洞说教,而要全心融入、做实实在在的工作,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信任和拥护支持,群众工作才能收到更大更好的实效。 二、打造主体与客体双向对接的互动平台 群众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在“万名干部进农家”主题实践活动中,广大机关干部切实转变作风、调整心态、放下架子,以“当老百姓、当小学生、当走亲戚、当会老朋友”的胸襟,用最真诚的态度、最宽广的态度对待群众,主动深入群众,虚心求教群众,诚恳倾听呼声,共谋发展良策,与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从走近群众到融入群众。特别是以“群众有驻村干部联系卡、干部有民情日记、机关单位有民情台账”的“卡、记、账”等多种方法,畅通干部进农家联系服务渠道,既使机关干部有了学习群众、接受教育、增长见识的更多机会,也有了了解民意、联系群众、服务发展的更直接平台。同时,机关干部与群众的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实打实服务,让广大群众把机关干部当成信得过的知己和亲人,敢于向干部吐真言讲真话,反映社情民意,使群众解决困难、倾诉心声、疏解情绪有了更便捷的途径、更畅通的渠道,走出了一条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充分信任、良性互动、合力奋进的新路子。活动开展以来,许多群众感慨:“现在好了,可以面对面地与干部谈谈自己的想法。” “万名干部进农家”的实践告诉我们,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必须深刻认识“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的分量,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的分量”的道理,做到充分尊重、双向互动、注重交流,而不能居高临下、一厢情愿、盛气凌人。只有这样,群众工作才会可亲可信、入情入理、深入人心,才能建立起鱼水深情、血肉联系。 三、搭建务虚与务实结合统一的有效载体 群众工作既要务虚,更要务实。党执政赢得民心的一个基本经验,是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就要求我们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竭尽全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在“万名干部进农家”主题实践活动中,全市机关干部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眼于形成长效机制,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当前与长远结合,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能够有一个稳步增长的保障。积极开展惠农政策进农家、涉农法律进农家、助农科技进农家、便民信息进农家、利民实事进农家、婚育新风进农家、医疗卫生进农家、先进文化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平安和谐进农家的“十进农家”活动,充分发挥政策的“宣讲员”、农村的“普法员”、技能的“培训员”、致富的“引路员”、“三农”的“服务员”、计生的“优育员”、群众的“保健员”、文化的“传播员”、美德的“倡导员”、矛盾的“调解员”的“十大员”作用,着力构建定位更高、覆盖更广、内涵更多、惠民更实的大民生工作格局。广大机关干部真心真意、实实在在地解民困、排民忧、助民富,群众切身感受到的是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我们党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本质特征,进一步增强了矢志不渝跟党走、一心一意奔小康的情感共鸣和坚定信心,实现了以真心换取真情、用党心凝聚民心。不少群众说:“现在是干部服务上门、工作到家,我们心暖了、气顺了,投入生产发展的劲更足了。” “万名干部进农家”的实践证明,为群众排忧解难,让百姓得到实惠,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既要抓教育讲道理,又要办实事见实效,在务虚和务实的有机统一中贯穿思想教育、增进党群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作者系中共玉林市委副书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