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强震对亚洲成品油价格影响面面观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日本目前为全球石油第三大消费国,在地震后千叶炼油厂已经停业,位于茨城县和神奈川县的两处炼油厂也已停止作业,总共关闭了每日120万桶原油加工能力的产能,影响全球原油运输量约为1.8%。
 
    目前日本东北部炼油生产全线中断,其原油进口需求锐减。数据显示,2010年的前10个月,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原油进口国,每日消耗原油440万桶。日本部分炼油厂和其他石油行业相关的基础设施被地震和海啸破坏,对于需求预期的下降使得原油价格迅速下滑。但是经验表明,非产油国发生大灾后国际油价必然下跌,但下跌之后又往往很快反弹回到前期高位,截至昨日收盘,国际原油价格已经止跌趋稳。
 
    反映到亚洲汽柴油环节,日本原油进口量占全球的9%左右,由于地震约20%的炼油厂由于损害和电力供应不足的原因关闭。由于炼油产能的减少,日本超低硫柴油的出口量将大幅度下降,同时会进口柴油以满足出口供应和国内供应。由于目前亚洲和中东炼油厂正处于大检修季节,而且来自印度、越南和印尼的需求表现强劲,因此预计后期亚洲成品油价格将出现上涨。
 
    石脑油方面,地震之后日本乙烯产能171万吨的石脑油裂解装置已经关闭,重启时间尚不明确。三菱化学公司位于鹿儿岛两套裂解装置的关闭也削减了需求,这两套装置的乙烯年产能为82.8万吨。丸善石化公司下属的京叶乙烯公司关闭了其年产能48万吨石脑油裂解装置。JX Nippon Oil公司可能也需要关闭位于川崎的年产能40.4万吨的裂解装置进行检查。在亚洲石脑油市场上日本是需求方,炼厂关闭意味着需求出现下滑,因此上周五及本周一亚洲石脑油价格连续出现大幅下滑。
   
    整体来看,日本地震对原油价格的下行压力很可能只有短期的影响。从中长期来看,一旦炼油厂恢复运行,而核电站仍无法恢复运作,原油价格将受到需求增加的支撑而继续上涨,亚洲成品油价格则会伴随日本进口量的增加而继续上扬。
相关新闻
企业新闻专题 - 海川新材
国内沥青动态
厂家分布
icon_top 一周资讯关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