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当前各国积极干预,原油有望短期内小幅回落 |
来源:文华财经 发布日期:2011-2-28
|
近期原油价格随着中东地缘政治危机的升温而不断飙升,而利比亚的紧张局势更是将原油价格推至两年半以来的新高,因市场担忧利比亚的动荡局势可能蔓延至中东和北非的其他产油国,导致更大规模的石油供应中断。自2月16日至2月25日期间,NYMEX4月原油期货已经暴涨逾11.4%,报收于97.88美元/桶,盘中触及103.41美元/桶的高位。ICE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涨8.0%,报收于112.14美元/桶,盘中触及119.66美元/桶。在全球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的情况下,高油价对全球经济的复苏将产生严重威胁,使得各国不得不出手干预,抑制油价的进一步上涨,使其有望回落至前期震荡区间87-94美元/桶内。 一、回顾历史,每一次中东政局动荡引起的石油危机都给世界经济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1973中东战争引起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了二战以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发达国家的经济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3年间,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降幅则超过20%;1978年底伊朗的政局剧变及两伊战争爆发引起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导致了70年代末发达国家经济的全面衰退;1990年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及美国攻打伊拉克引起的第三次石油危机导致美国和英国加速陷入衰退,次年全球经济增速回落至2%以下。对于原油此次的波动,德意志银行表示,油价升至120美元上方,对全球经济增长来说将是一个转折点,这将是全球经济增长承压的信号。 油价如继续提高,首当其冲的将是用量最大的欧美经济体。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一名基金经理表示,100美元/桶的油价将拖累美国经济增长,持续125-150美元的油价将严重威胁美国经济的复苏,如果中东动乱将油价推升至150美元并持续一段时间,美国可能再次陷入衰退。德英两国通胀抬头,经济形势不容过于乐观。德国2月CPI年率上升2.2%,快于1月份的2%,为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快增长速度;英国1月CPI较去年同期上升4%,高出央行目标一倍,且其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受累于工业与服务业产出遭下修,经济萎缩速度较初值更快。油价攀升将创造更大的通胀压力,并对两国经济复苏带来风险。 高油价对亚洲经济的影响范围可能会超过历届上的任何一次。据巴克莱资本预测,每桶120美元的油价将把韩国和泰国拖入经常账户赤字,使台湾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率降低4.3个百分点,使印度经常账户赤字占GDP的比率再提高1.8个百分点。而汇丰预测,每桶120美元的油价可能会使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加1个百分点,印度增加1.3个百分点,印尼增加1.2个百分点。对于已被高通胀困扰着的三个大型经济体,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积极出面干预油价。2月22日,包括欧佩克石油生产国、经济合作组织(OECD)成员国以及中、印、巴西等重要新兴市场能源消费国在内的9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官齐聚沙特首都利雅得,商讨平抑油价异常波动的举措,这次会议将签署一份油市稳定宣言。同日,沙特石油部长纳伊米(Ali al-Naimi)指出,若市场短缺,OPEC将增产,据IEA统计显示,目前OPEC闲置产能约为500万桶。2月24日美国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在记者会上表示,美国政府很快会针对利比亚作出反制措施,白宫正在考虑出兵利比亚、采取禁运等制裁方式。当日,因美国、沙特阿拉伯和国际能源总署(IEA)担保能替补任何因利比亚动乱所致的石油输出阻碍,Nymex原油价格自29个月高点回落。同时,沙特阿拉伯正询问西班牙及意大利炼油厂需要何种质量及多少数量的原油,其与欧洲企业“积极磋商”,以提高原油产量,填补利比亚生产下降所留下的缺口;2月25日IEA称将继续密切关注局势的发展,并可能在必要时动用战略储备,国际能源机构目前监测的战略石油储备有大约16亿桶,该署先前曾在全球油价上涨时,发放储备以缓和市场。在各国积极配合、快速及强有力的干预下,原油有望保持正常的供应。 二、需求方面,尽管全球经济复苏势头仍在延续,但经济增长的速度将会有所减缓,影响到对原油的消费。美国房地产的低迷状况及就业市场复苏缓慢依然是制约其经济快速发展的两大制约因素,且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的改变;欧元区尚未能完全摆脱欧债危机的影响,又面临日渐抬头的通胀压力,经济仍显疲软;作为全球原油增量需求主要来源的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正面对日趋显著的通胀压力,不断推出的货币紧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从而会对原油需求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全球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决定了近期需求增加速度不会太高,各能源机构也削减了2011年世界原油需求增长的预期。EIA现在预计,2011年全球原油需求将增长144万桶/天,涨幅1.66%,至8,816万桶/天,上年为8,672万桶/天,此前的预估为增加145万桶/天。 三、供应库存方面,油价自09年2月触底反弹后,便保持震荡上涨行情;随着油价的一路走高,欧佩克成员国减产动力不断被削弱,俄罗斯等主要原油出口国也在不断地增产,美、中也基于自身能源安全的考虑相应地提高原油产量,只要今年原油价格不出现大幅的回落,原油产量预计会继续增加。EIA预计,2011年非欧佩克国家的原油及液体燃料的日均产量将增加31万桶,而2012年产量将出现小幅下降;OPEC的原油日均产量将增加40万桶,到了2012年将进一步增加120万桶,日均剩余产能在未来两年内将保持在400万桶以上;在今明两年,非石油液体燃料日均产量将分别增加70万桶和40万桶。美国能源资料协会2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80万桶,说明供应及库存方面仍相对充足。 综上所述,油价今年主要是受地缘政治危机的影响而上涨,并非是实际需求增加的结果。在各国的积极干预下,利比亚局势对原油的影响将减弱。而因前期短时间内涨幅过高,在市场对原油供应中断的担忧情绪缓解后,短期内油价有望回落至前期震荡区间87-94美元/桶内继续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