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油市场报告0207-0211 |
来源: 发布日期:2011-2-22
|
2011年02月07日-02月11日当周的原油市场报告 原油期货本周综述: 本周大西洋两岸的原油期货价格依然涨跌互见,在埃及紧张局势有所缓解以及美国燃料库存上升的打压下,美国纽约WTI原油期货价格跌至两个月低点,而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的价格反而上升。与此同时,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与纽约基准WTI轻质原油期货合约之间的价差于周五收市时达到每桶15.85美元的高点。周五纽约基准西德克萨斯(WTI)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的价格较上周下跌3.9%,延续了前一周的跌势;而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的价格较上周上涨1.6%。 纽约基准WTI原油期货合约价格周五收于每桶85.580美元,比上周五的每桶89.030美元下跌3.450美元。而伦敦洲际交易所(ICE:原为IPE)即期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周五收于每桶101.43美元,比上周五的结算价每桶99.830美元上涨1.600美元。 埃及消息缓解了有关埃及持续不断的紧张局势可能导致主要原油输送通道中断的担忧情绪,从而推低纽约基准原油期货合约价格跌至两个月低点。穆巴拉克屈服于示威者的要求,周五辞去了总统职务,结束了他对埃及30年的统治。埃及副总统苏莱曼(Omar Suleiman)在全国电视讲话中称,穆巴拉克将国家事务控制权移交给埃及军方。此前市场曾担忧,埃及连日来的骚乱可能导致苏伊士运河和Sumed输油管道的石油运输中断,而穆巴拉克的辞职则平息了这种担忧情绪。随着市场对供应中断担忧情绪的消失,纽约基准WTI原油期货合约价格回吐了自埃及暴乱以来的涨幅。 美国燃料库存的全面增加也令原油价格承压,尤其是库欣地区的高库存。据美国能源情报署周三公布的最新库存数据显示,截止2月3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比前一周增加189.8万桶为3.45057亿桶,比去年同期高1,363.9万桶即4.1%,过去四周原油库存累积增加了1,194.5万桶。当周汽油库存比前一周增加466.3万桶或2%为2.40891亿桶,为21年来的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高1,044.6万桶即4.5%,过去六周汽油库存累积增加2,603.4万桶或12%。目前汽油库存足够满足28.3天的需求,为12年高点,并比本周的五年平均水平高3天。馏分油库存比前一周增加28.8万桶为1.64366亿桶,比去年同期水平高817.4万桶或5.2%。同一周,炼厂开工率从前一周的84.5%提高至84.7%。另外,虽然纽约商交所原油期货交割地-库欣的原油库存跌落了前一周触及的记录高点3,833万桶,但仍处于高水平。2月3日截止当周的库欣原油库存下降92.70万桶为3,740.70万桶。 在库欣地区原油库存处于高水平和北海油田检修期间原油产量下降的背景下,埃及暴乱事件促使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价格自1月底抗议活动开始以来上涨了4.5%。NYMEX WTI原油期货合约/布伦特的倒挂价差也从前一周的每桶约11美元的水平拉宽至每桶16美元以上的记录高点。一般情况下这两种合约的价差在2美元之内。过去两个多星期布伦特原油与WTI的倒挂价差持续超过每桶10美元,到2月11日收盘时拉宽至每桶15美元以上,其中10美元的贴水是地缘政治局势造成的。1月25日埃及爆发了要求总统穆巴拉克下台的全国示威抗议活动,尽管埃及连日来的骚乱未影响苏伊士运河的正常运转,但埃及国内抗议活动的持久及范围扩大的危险促使这两种合约的价差曾创下16美元的记录高点。周五在埃及总统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下台消息的影响下,这两种合约之间的价差达到每桶15.85美元的高点。 本周总结:WTI原油期货的日均价从前一周的日均价每桶90.678美元跌至86.688美元,平均每桶下跌3.990美元;伦敦洲际交易所(ICE)布伦特原油期货的日均价比前一周的每桶101.336美元下跌0.678美元为100.658美元。 WTI周一开盘89.060美元,本周最高点为周一的89.540美元,本周最低点为周五触及的85.100美元,本周最高结算价是周一的87.480美元,最低结算价是周五的85.580美元。 ICE周一开盘99.830美元,本周最高点为周四的102.880美元,本周最低点为周二的97.510美元,本周最高结算价是周三的101.820美元,最低结算价是周一的99.250美元。 原油现货本周综述: 本周亚洲原油市场交易清淡,因贸易商们静待中东生产商们公布更多的原油官方售价。 官方售价方面,周二也门公布马希拉原油4月合约官方售价较上个月官方售价每桶下调50美分为每桶对即期布伦特-88美分;同时维持其马里布轻质原油的官方售价不变,即与即期布伦特原油价格持平。但卡塔尔国家石油公司上调了其1月合约供应的追溯原油官方售价每桶3.65美元,卡塔尔陆上原油的1月官方售价为每桶94.80美元,使其对基准迪拜原油的价差为每桶+2.28美元;卡塔尔海上原油的1月官方售价为每桶93.05美元,使其对迪拜原油的价差为每桶+53美分。 伊拉克国家石油销售组织(SOMO)周四表示,伊拉克针对欧洲和亚洲客户下调了3月巴士拉轻质原油的官方售价,而对美国买主则维持官方售价不变。伊拉克国家石油销售组织还对美国买主上调了3月基尔库克原油价格,而对欧洲客户则下调了售价。 3月份出口至欧洲的巴士拉轻质原油价格下调1.20美元为每桶对即期布伦特-4.60美元;而3月份出口给美国客户的巴士拉轻质原油价格与上个月保持相同的水平为每桶低于阿格斯高硫原油指数(ASCI)1.35美元。 出口给亚洲买主的巴士拉轻质原油3月官方售价下调0.25美元为每桶对阿曼/迪拜均价-0.35美元,而2月份的价格为每桶低于阿曼/迪拜均价0.10美元。3月份出口至美国市场的基尔库克原油的价格定为每桶高于ASCI 0.40美元。而对于欧洲客户,基尔库克原油的价格为每桶低于即期布伦特3.25美元。 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周五公布供应给亚洲市场3月合约的原油官方售价为每桶对阿曼/迪拜均价-1.35美元,比上个月每桶下调0.10美元。 随着最新一轮原油官方售价的公布,亚洲原油市场行情涨跌互见,中东重质高硫原油的升水缩窄;而亚洲轻质低硫原油的升水较宽。 印度石油公司(IOC)求购4月份西非低硫原油的标书将为市场提供线索。据称该公司周四招标采购了395万桶西非原油。该公司从尼日利亚采购了100万桶Forcados原油和95万桶Yoho原油,同时该公司还采购了100万桶赤道几内亚的Zafiro原油及100万桶安哥拉Girassol原油。贸易商称,Yoho原油和Zafiro原油是从Trafigura Beheer BV公司采购的,而皇家荷兰壳牌公司是Forcados原油和Girassol原油船货的卖主。尽管这份标书是4月份交付期,但标书允许选择在3月末装船,多达四船船货可能将在下月的下半月装船。 道琼斯通讯社估计3月迪拜原油现货价格从周初的每桶96.68-96.73上涨至周末每桶97.65-97.70美元。 迪拜商品交易所(DME)4月阿曼原油期货合约结算价从周初的每桶96.00美元涨至周末每桶96.75美元。 原油现货市场的下周展望: 未来几天亚洲原油升水可能将涨跌互见,关键中东生产商们的较高官方售价抵消了富含燃料油和中质馏分油原油需求旺盛的影响。 在中质馏分油和燃料油利润上升的带动下,2月10日截止当周的新加坡综合产品/迪拜原油的炼制利润上涨1.13美元为每桶9.70美元。 燃料油利润最强劲,因预期中东炼厂检修将进一步令地区供应吃紧。 一位驻韩国的贸易商表示,旺盛的燃料油需求可能支撑中东中质和重质级原油;中质馏分油的走强可能导致俄罗斯级原油如Sokol和东西伯利亚-太平洋海岸原油的升水稳定。 然而,卡塔尔国家石油公司上调了其卡塔尔海上和卡塔尔陆上原油的官方售价;同时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上调了其穆尔班原油的官方售价,均为1月合约供应的追溯官方售价。较高的价格可能阻止买主在现货市场中求购船货。 一位驻新加坡的贸易商表示:"官方售价是关键。"穆尔班原油的升水将受到中质馏分油需求旺盛的支撑,但卡塔尔和和阿布扎比的重质高硫原油可能将由于亚洲炼厂检修季节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较高的产量而受挫。 原油升水可能还会由于大西洋盆地低硫原油套利交易窗口的敞开而疲软,大西洋盆地的低硫原油相对于中东级原油来说比较便宜。 2月11日截止当周,即期布伦特-迪拜期现掉换价(EFS)价差约缩窄1美元为每桶3.84美元。 原油市场的本周重要新闻 埃克森美孚:巴吞鲁日炼油厂的原油加工装置因泄漏而关闭 纽约(道琼斯)--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Co., XOM)周二表示,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炼油厂的原油加工装置周一发生的小规模泄漏已经得到控制,未造成人员伤害和外部环境污染损害。 泄漏发生后,该装置停工维修。 埃克森美孚发言人Kevin Allexon称,公司预计客户需求不会受到影响,能满足全部需求,但他没有就维修持续的时间发表评论。 中国石油集团:拟将第一季度原油加工量提高13%至3,750万吨 上海(道琼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简称:中国石油集团)网站称,公司计划将第一季度原油加工量较上年同期提高13.3%并进口60万吨柴油用于抗旱。 该公司称,计划第一季度加工3,750万吨原油。 该公司上周称,计划今年向旱情严重的六个省区增加24%的天然气供应,总供气量达到223亿立方米。 中国石油集团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 PTR, 简称:中国石油)的母公司。 中国能源观察: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呼声将日渐高涨 新加坡(道琼斯)--对于中国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呼声可能在今年进一步高涨,因为随著原油价格达到100美元/桶,当前定价机制的缺点正日益暴露。 国有炼油商的利润率随著基准原油价格反复刷新两年高点而不断下降,与此同时,对于中国政府将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猜测经常令加油站的成品油出现供应短缺。 其中的许多问题都与中国政府2009年公开成品油定价机制运作细节相关。这一旨在增加定价机制公信力的举措也带来不良副作用,即使得油品零售商和分销商能够预测价格变动。 在目前的定价机制下,当包含北海布伦特、中东迪拜和印度尼西亚辛塔这三种国际基准原油的一篮子移动加权均价在22个工作日内变化超过4%时,中国政府将考虑调整成品油价格。 中国还规定,当原油价格低于80美元/桶时,国内炼油商可按5%的加工利润率确定成品油价格;油价高于80美元时,加工利润率将随之收窄;油价达到130美元左右时,加工利润率将为零。 这一定价机制令炼油企业面临挑战。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 SNP, 简称:中国石化)去年1至6月炼油业务净利润同比下降71%,至人民币56.9亿元。全年净利润将于3月底公布,不过预计不太可能有显著改善。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 PTR, 简称:中国石油)状况也同样不佳,1至6月炼油利润下降68%,至人民币54.6亿元。 虽然当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在不足,但中国政府对于改革这一机制可能较为谨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一名官员此前表示,至少今年年中前不会进行任何调整。 能源信息门户网站息旺能源(C1 Energy)分析师廖凯舜表示,中国政府可能会缩短调整周期,例如,国际原油价格在10个工作日内变动超过3%就调整成品油价格,这将令囤积者来不及作出反应。 廖凯舜称,在多数能源资产由国家控制的情况下,已很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放力度。 扩大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最大障碍是通货膨胀问题,因为放开对价格的管制会推高许多居民的生活成本。利润已经非常微薄的出租车司机和农民将受到严重影响。 虽然中国去年12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升幅降至4.6%,但许多人认为这只是升幅暂时放缓。糟糕的天气以及春节假期带来的强劲需求可能再度推高物价。 中国央行周二将基准存贷款利率上调25个基点,这是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最新举措。 不过,尽管自上次调整以来,一篮子油价已上涨约7%,但中国一直没有上调成品油价格。 中国能源问题方面的顾问Paul Ting表示,如果中国是希望利用成品油定价机制应对通货膨胀等社会问题,则政府定价的做法无可替代。 中国的最佳选择是寻找控制通货膨胀的新方法,同时推行能够令成品油零售价更好地反映国际市场油价变动的定价机制。另外还需要加大对囤油者的处罚力度,并向农民等受柴油和汽油价格冲击严重的人群发放额外补贴。 FACTS Global Energy董事总经理Kang Wu表示,如果政府成功找到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的其他方法,则成品油新定价机制较早推出的可能性将加大。 伊朗驻欧佩克代表:上半年欧佩克原油产量将高于市场需求 伦敦(道琼斯)--伊朗驻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简称:欧佩克)代表Muhammad Ali Khatibi周三表示,欧佩克上半年的原油产量将高于市场需求。伊朗今年担任欧佩克轮值主席国。 Khatibi称,据他所知,没有任何成员国提请欧佩克召开紧急会议,他也认为没有这样的必要。 Khatibi向道琼斯通讯社(Dow Jones Newswires)表示,上半年欧佩克的产油量将高于预估的市场需求量。 根据道琼斯通讯社、普氏能源资讯(Platts)和路透社(Reuters)的调查,欧佩克1月份日原油产量介于2,950万至2,970万桶。而欧佩克预计第一季度市场日需求量为2,852万桶,第二季度为2,842万桶。 有传闻称,在油价升至每桶100美元后,欧佩克成员国将在2月22日沙特召开的一个产销论坛间隙召开会议。 但Khatibi表示,据他得到的最新信息,伊朗没有接到成员国要求召开会议的请求。 石油数据:台湾12月份原油进口量2,513万桶,较上年同期降26% 台湾经济部能源局(Bureau of Energy)周四公布,台湾去年的原油进口量同比减少7.6%,受设备维护和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Formosa Petrochemical Co., 6505.TW, 简称:台塑石化)麦寮冶炼设施的事故影响。 月度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台湾2010年进口原油3.176亿桶,其中去年12月份原油进口量为2,513万桶,较上年同期下降26%,较11月份下降14%。 台湾两大炼油企业──政府所有的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CPC Corporation, Taiwan, 简称:中油)和私营的台塑石化去年的炼油量为5,080万千升,减少8.3%。 能源局称,去年12月份两家公司共炼油411万千升,炼油量较上年同期下降4.3%,但较11月份增长7.6%。 数据显示,台湾2010年成品油出口量减少16%,至1,750万千升;其中汽油出口量为495万千升,减少11%;航空煤油出口量为193万千升,减少40%;柴油出口量为1,030万千升,减少14%。 去年7月末,台塑石化2号渣油脱硫装置因起火而被关闭,直到今年下半年才会恢复运营。 中国石油集团:中石油将于3月启动对新疆风城超稠油油田的开发 北京(道琼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简称:中国石油集团)周四在内部通讯稿上表示,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 PTR, 简称:中国石油)计划3月份开始对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风城的中国最大整装超稠油油田进行大规模开发。 通讯稿称,中国石油计划到今年年底使该油田年产能达到100万吨。 中国石油集团表示,预计该油田将在2015年全面建成,届时年产能将达到400万吨。 风城整装超稠油油田的开发将有助于提高中国石油新疆油田项目的产能。 中国石油集团早些时候曾表示,计划使新疆的油气产能在2020年达到6,000吨油当量。 石油数据:1月份原油供应增长;但石油市场仍然吃紧-IEA 伦敦(道琼斯)--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简称IEA)周四表示,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简称:欧佩克)成员国石油产量增至两年新高,全球1月份石油日供应量增加了50万桶。 尽管石油供应增加,IEA仍将2011年基准西得克萨斯中质油(West Texas Intermediate)油价上调了9美元,至每桶90美元。IEA称,随著发达经济体的石油库存量降至两年低点,加之北美经济前景改善、中国石油消费量增加,预计2011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将增加120,000桶。 IEA在月度报告中称,欧佩克每日280,000桶的石油增量几乎全部由伊拉克增产,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两国每天新生产液化天然气200,000桶。 国际能源署:中国经济数据的不确定性使石油需求预测难度加大 北京(道琼斯)--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简称IEA)周四称,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速将在今年大为放缓,但放缓的程度不得而知,因为中国官方数据的准确度令人怀疑,这其中包括最受关注的经济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 IEA称,中国的石油需求前景已经对全球石油的供需平衡越来越重要;但目前根本不能精确预测中国的需求趋势,主要原因就在于其官方数据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该机构认为,中国2010年的官方GDP数据与其预测的潜在石油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矛盾。中国的官方数据显示,2010年GDP增长了10.3%。 IEA在2月份的《石油市场报告》(Oil Market Report)中指出,相对于其他经济指标,中国的官方GDP数据似乎过低,比如中国工业增加值的平均升幅就超过了15%。 尽管心存质疑,但IEA还是作出了对中国未来石油需求的预测。 IEA预计,中国2011年的石油需求量将较上一年增长6.0%,虽然这一增速依然可观,但相对于2010年12.2%的增幅,已显著放缓。 报告称,中国去年的石油需求量增加,主要是由于实施了经济刺激措施,而且为达到节能减排目标而强制关停了部分火力发电厂。 中国去年石油需求量的增幅占全球需求增幅的三分之一。 报告称,中国经济未来将会降温,去年出现的柴油供应短缺的状况将会缓解,另外,之前的大举投资中就包括对大量新型节能设备的采购。 欧佩克月度报告:将今年市场对其石油日需求预期提高40万桶 迪拜(道琼斯)--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简称:欧佩克)周四表示,2011年市场对其石油日需求量预计为2,980万桶,较2010年预测值高50万桶,较此前预期高40万桶。 据欧佩克2011年2月份报告显示,该组织还将2010年市场对其石油日需求量预测值上调至2,930万桶,较1月份报告中的预测值高20万桶左右。 与上月报告相比,欧佩克还将2010年和2011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预测值分别上调了180万桶和140万桶,至8,630万桶和8,770万桶。 2010年非欧佩克石油日供应量预计增长了110万桶,较上月报告中的预测值小幅提高,主要是因为去年第四季度实际产量数据有所调整。 2011年非欧佩克石油日供应量预计将较2010年增长42万桶,至5,268万桶,该数据也较上月预测值有小幅提高。
|
